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碱性磷酸酶标A蛋白加强的PAP技术。采用PAP技术、碱性磷酸酶标A蛋白(PAAP)技术PAAP和加强的PAP(PAP-PAAP)技术显示下丘脑室旁核催产素(OT)能神经元。结果发现,其中使用PAP-PAAP技术免疫反应产物的显色最深。此技术的原理可能是,由于A蛋白分子至少有四个位点能与IgG分子的Fc段高亲合性地结合,故在该技术中,先经过PAP程序的三步免疫反应并显色后,每个与一抗结合的二抗分子上和每个与二抗结合的PAP复合物分子上各暴露一个能与A蛋白分子结合的Fc段,在随后经过PAAP技术处理时,部分PAAP复合物分子就结合在这些Fc段上,经显色后,PAAP技术显示的浅紫兰色与PAP技术显示的浅棕褐色重叠,变成更深的反差明显的深棕褐色。  相似文献   

2.
细胞色素P450(P450,Ec,1.14.14.1)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催化氧化反应的酶,本文测定了12个对氨基苯甲酸酯用系物与P450相互作用而形成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活性,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MNDO-PM3计算得到了这些同系物的分子轨道指数,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导出了活性与分子轨道指数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之间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结果表明,对苯氨基苯甲酸脂同系物形成P450代谢中  相似文献   

3.
疏水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包括SP-B和SP-C,它们在决定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结构、代谢及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SP-B和SP-C功能的多样性可能与其结构的特殊性有关,在表达及合成的过程中,二的结构均经过了复杂的加工,使之能与脂质系统相互作用以发挥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大鼠上丘到外膝体P—物质投射的机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怀彬  罗Fu荪 《生理学报》1996,48(5):417-423
已知大鼠外膝体内有中脑上丘来的含P-物质的神经末梢,其机能不明,在离体的大鼠外膝体脑片上用单电极电压箝位的方法研究了P-物质对外膝体神经元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表明,P-物质可以使静息膜去极化,并降低膜电导。这提示P-物质抑制了线性钾漏电流。此外,P-物质还抑制去极化激活的慢失活的钾电流。低阈值钙电流和超极化激活的内向整流(H或Q)电流。P-物质还可能抑制早钾(A)电流。因此,P-物质在外  相似文献   

5.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特异性抑制剂。对PAI-1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有助于了解PAI-1作用的机理。本综述了近年来对PAI-1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的进展,介绍了PAI-1分子中一些区域的作用以及影响PAI-1抑制活性的一些因子。  相似文献   

6.
活细胞的分子探针——绿色荧光蛋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来自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在不加外源物质的情况下,紫外光激发后,能在原核和玩具核活细胞中发绿色荧光,荧光性质稳定,突变蛋白发光效率提高,激发和发射光谱明显改变。GFP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活细胞分子探针,在基因表达调控,转基因动物研究,蛋白在细胞中功能定位,迁移变化,病原菌侵入活细胞的分子过程等诸多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7.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纤维蛋白显影方法是经SDS-PAGE将不同分子量的纤溶酶原激活剂(PA)分开,然后再转溶纤维蛋白板使之产生溶带而检测PA物质活性及分子大小的方法。此法与Western印迹方法比具有检测更简便、灵敏、快速的特点,且是活性检测,但其分子量分析精度不如Western印迹法。本研究用SDS-PAGE纤维蛋白自显影方法对本室表达的重组组织型-pA(rt-PA)及突变体Nll7Q/Nl84Q/△(K296——G302)及标准尿激酶(UK)和rt-PA进行了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8.
细胞色素P450(P450,Ec1.14.14.1)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催化氧化反应的酶。本文测定了12个对氨基苯甲酸酯同系物与P450相互作用而形成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活性,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MNDO-PM3计算得到了这些同系物的分子轨道指数,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导出了活性与分子轨道指数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ogP)之间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QSAR)。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甲酸脂同系物形成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活性与原子净电荷的绝对值之和(∑Q)和LogP均具有很好的抛物线型相务性,同时,LogP与∑Q之间也存在相当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已知大鼠外膝体内有中脑上丘来的含P-物质的神经末梢,其机能不明。在离休的大鼠外膝体脑片上用单电极电压箝位的方法研究了P-物质对外膝体神经元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表明,P-物质可以使静息膜去极化,并降低膜电导。这提示P-物质抑制了线性钾漏电流。此外,P-物质还抑制去极化激活的慢失活的钾电流、低阈值钙电流和超极化激活的内向整流(H或Q)电流。P-物质还可能抑制早钾(A)电流。因此,P-物质在外膝体视觉信号传递中的作用是使外膝体神经元从爆发反应方式或振荡状态转化为中继反应方式,易化突触传递,使视网膜的视觉信号忠实地传递到大脑皮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激光与DNA分子相互作用,考虑了随机力作用,建立了DNA分子在激光作用下的Fokker-planck方程(FPE)。分析了DNA分子系统的FPE势函数,对激光育种中的DNA遗传变异的随机不确定性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光动力复合藻胆蛋白及其分子内能量传递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杂双官能团偶联试剂,3-(2-吡啶联疏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SPD),我们合成了R-藻红蛋白(R-PE)与变藻蓝蛋白(APC)的共轭复合物。这种光动力复合藻胆蛋白具有一些特别的光物理性质,如很大的stokes位移(约170um,490nm激发,665nm发出荧光)、高效的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等。复合物中R—PE与APC的摩尔比为14,且R—PE和APC在复合物中保持了它们各自的光谱性质。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我们观察到了这种复合藻胆蛋白的分子内能量传递现象,计算表明从R—PE到APC的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为65%。二硫苏糖醇(DTT)对复合物中联结R—PE与APC间的脂族二硫桥键的还原导致分子内能量传递的阻断这一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复合物中存在分子内能量传递现象。根据Forster能量转移机理,计算得出给体与受体发色团间距离为72A,这一距离与两种蛋白的大小是基本相符的。  相似文献   

12.
SP—A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是一个约650kD的寡聚体巨分子糖蛋白,人SP-A基因座位由2个功能基因和1个假基因所组成并表现极大的变异性,其表达调控机制极其复杂,它不权对正常肺功能的维持起关键作用,而且在肺部局部防御及免疫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原  袁锋 《昆虫分类学报》1995,17(3):180-184
本文从研究对象、方法、类群、内容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概况。文中首先介绍了RFLPA、探针杂交及DNA指纹、PCR与RAPD-PCR、顺序分析方法及应用情况,列举了在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目昆虫中的研究进展,并从居群遗传结构、分类学研究、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4个方面总结了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最后指出RAPD-PCR与RFLP联合用于测序是近期昆虫分子系统学上最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荆浩  林坤伟 《生理学报》1995,47(3):245-252
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尾核注射P物质能抑制胃肌电快波和胃运动,该效应是通过胆碱能M受体介导的。本文观察到P物质的抑胃效应可分别被尾核注射P物质抗血清、P物质受体拮抗剂[Arg^6,D-Trip^7,MePhe^8]-SP6-11以及多巴胺D2受体了民剂氟哌啶醇所消除;尾核注射多巴胺对胃肌电快波和胃运动也有抑制作用,且能被尾核注射氟哌啶醇以及阿托品所阻断。据此,我们高想尾核P物质可能是通过多巴胺D2受体  相似文献   

15.
磷酸二酯酶及其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克隆技术揭示磷酸二酯酶是一个多基因大家族,本文介绍了PDEs不同亚型的分子结构,功能,组织分布及与其它领事分子的交互联系。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3,4,5抑制剂在心衰,哮喘,阳痿等疾病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它类型PDE抑制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分子生态学初步研究:RAPD证据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是一个杂种带,为了进一步阐明分子变异和基因流与生境或生态过渡带的联系,应用RAPD标记开展了柠条群体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根据RAPD数据利用Shannon信息指数估计了6个柠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大部分的分子变异存在于柠条群体之内(82.4%),只有少部分的分子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17.6%),又利用ei指数统计了RAPD数据,也证实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柠条锦鸡儿群  相似文献   

17.
小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在体外共培养状态P物质神经元的形态在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利用体外培养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P物质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形态做了观察,发现背根神经节中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的胞体为圆形成近似圆形,胞体直径大约为28μm,突起较长,可有多级分枝。脊髓细胞中P物质反应阳性胞体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胞体直径大约为13μm左右,其突起有单极、双极和多极。在这种共培养状态下,P物质阳性反应纤维均比较纤细,但有的少见膨体,有的则膨体多见  相似文献   

18.
质粒标准分子作为阳性标准品已广泛用于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核酸定量检测。但是目前多数质粒标准分子只用于研究,未能成为国家级标准物质。因此,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研制了用于检测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的质粒标准分子,内容包括质粒分子的构建、纯度分析、特异性检测、可替代性研究、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定值与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该质粒分子标准物质半年内稳定,可替代基因组作为华恢1号定量的阳性标准。  相似文献   

19.
纳洛酮在延髓腹外侧加压区加强P物质引起的升压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物质(SP)在延髓腹外侧加压区(VSMp)的升压效应是否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有关。方法:氨基甲酸乙酯麻醉、人工呼吸,暴露延髓腹侧面,VSMp 敷贴SP等药物。结果:VSMp 敷贴SP可使血压呈剂量效应关系的明显增高,但心率无明显变化;在VSMp 给纳洛酮进行预处理,可显著增强SP的升压效应;应用神经元细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到VSMp 可使血压显著升高。结论:SP 在VSMp 具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VSMp 对SP升压效应起拮抗作用,SP的升压效应可能是兴奋VSMp 的神经元细胞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星光  陈晏  卜元卿  戴传超 《生态学报》2014,34(22):6417-6428
酚酸类物质是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组织并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几十年来,人们对酚酸类化合物的认识逐渐加深,但关于其在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农业上的作用机制仍不是很清楚。因此,进一步了解这些生物分子将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维持与保护。重点介绍了酚酸类物质的来源及化感作用,微生物对酚酸类物质的降解机理,代谢途径及相应分子水平的研究,指出了酚酸类物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酚酸类物质的研究方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