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分子生态学 初步研究:RAPD证据   总被引:46,自引:12,他引:34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是一个杂种带。为了进一步阐明分子变异和基因流与生境或生态过渡带的联系,应用RAPD标记开展了柠条群体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根据RAPD数据利用Shannon信息指数估计了6个柠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大部分的分子变异存在于柠条群体之内(82.4%),只有少部分的分子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17.6%)。又利用Nei指数统计了RAPD数据,也证实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之内。柠条锦鸡儿群体与中间锦鸡儿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都很小。以上结果都肯定了柠条群体间和种间的基因流动。无论是从多态位点比率还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来看,硬梁和硬梁覆沙群体是最小的,滩地覆沙群体则具有较高的水平。某些RAPD扩增片段的频率在柠条群体间有规律的变化也许具有着特殊的生态学意义,更可能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根据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下列结论:①通过比较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的统计结果,可以认为,对于异交植物来讲,Shannon指数在统计RAPD数据方面有用。②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之间存在着强大的基因流,物种的杂交性与生态过渡性一致  相似文献   
2.
北京东灵山辽东栎种群DNA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在同工酶研究基础上,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DNA扩增指纹(DAF)方法,从生态学观点分析了北京东灵山区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对12个引物扩增产生的205个产物(部分),经Shannon信息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栎种群内部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中央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边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总遗传多样性的95%发生在种群内,只有5%发生在种群间。两种群在个别位点上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组辽东栎的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辽东栎的遗传结构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分子生态学初步研究:RAPD证据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是一个杂种带,为了进一步阐明分子变异和基因流与生境或生态过渡带的联系,应用RAPD标记开展了柠条群体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根据RAPD数据利用Shannon信息指数估计了6个柠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大部分的分子变异存在于柠条群体之内(82.4%),只有少部分的分子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17.6%),又利用ei指数统计了RAPD数据,也证实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柠条锦鸡儿群  相似文献   
4.
北京东灵山辽东栎群落DNA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同工酶研究基础上,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DNA扩增指纹(DAF)方法,从生态学观点分析了北京东灵山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ddz.)种群的遗传和多样性。对12个引物扩增产生的205个产物(部分)经,Shannon信息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栎群群内部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中央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边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总遗传多样性的95%发生在种群内  相似文献   
5.
恽锐  王洪新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11):1040-1046
通过植物群落结构、壳斗、叶脉形态特征、同工酶及DNA等多方面调查与测定,分析了帽儿山的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Fisch.)和东灵山、关帝山的辽东栎(Q.liaotungensisKoidz.)的遗传分化及多样性。各种水平的研究一致说明:两种植物的遗传分化较小,东灵山种群是典型蒙古栎、辽东栎种群的中间类型。确切地说,从东北到山西组成一个地理渐变群,存在大范围、强大的双向基因流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松嫩平原羊草(Leymuschinensis)群落和虎尾草(Chlorisvirgata)群落钙元素在土壤中和植物体中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以及土壤中钠钙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群落的土壤水溶性和交换性钙含量均为春秋两季较高,夏季较低,优势种植物体中钙的含量为羊草明显高于虎尾草,根部均高于其它部位。两种群落土壤中交换性钙的垂直分布均以表层最低,并随着土层深度而逐渐增加,其中羊草群落各土层的含量均高于虎尾草群落。  相似文献   
7.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獐毛耐盐碱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猿毛耐盐碱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学、生理学方面探讨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和獐毛耐盐碱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生长在含盐、潮湿而贫瘠的土壤上,朝鲜碱茅分布地段的土壤多含碱性盐(Na2CO3),而獐毛所在地的土壤则多含中性盐(NaCl).这些体现出它们对盐碱适应性的差异.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胁迫对这两种植物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均以logistic曲线y=k/(1+e(a-bx))或直线方程:y=a+bx形式较好地表达出来。说叫朝鲜碱茅对NaCl的胁迫敏感,獐毛则对Na2CO3的胁迫敏感。两种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适应与实验条件下的生理适应相近。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学、生理学方面探讨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和獐毛耐盐碱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生长在含盐、潮湿而贫瘠的土壤上,朝鲜碱茅分布地段的土壤多含碱性盐(Na2CO3)。而獐毛所在地的土壤则多含中性盐(NaCl),这些体现出它们对盐碱适应性的差异。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胁迫对这两种植物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均以logistic曲线y=k/(1+ea-bx)或直线方程:y=a+bx形式较好地表达出来。说明朝鲜碱茅对NaCl的胁迫敏感,獐毛则对Na2CO3的胁迫敏感。两种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适应与实验条件下的生理适应相近。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盐渍群体的耐盐性高于附近的正常群体。群体内个体间耐盐能力差别很大。盐渍群体有比最耐盐的栽培大豆(G.max (L.)Merr.)品种耐盐能力高得多的个体,也有对盐相当敏感的植株。同工酶分析表明群体内高水半多态性,但酶谱与抗性没有相关性。盐渍与正常群体间的遗传一致性高达0.96。用改良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10个引物扩增得出群体内多态位点百分数为68/188=0.36。看来,绝大多数位点与耐盐能力无关。上述资料说明,盐渍条件下野大豆自然群体的高度遗传多样性和发育变通性,可能足对盐胁迫强度随时随地变化的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