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通过107种植物对家蚕的脱皮活性试验,发现唇形科植物野芝麻(Lamium barbatum S.etZ.)是一种新的含蜕皮激素的植物。蜕皮激素收得率是0.029%,熔点239—242℃,TLC Rf 0.5—0.6(黄绿色),并经光谱分析证明为β-蜕皮激素。 (2)从资源丰富的植物土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中提取了β-蜕皮激素,并进行了蚕用试验与推广应用研究,证明活性及效果稳定,并提出了简易的制作生产方法。 (3)在试验中发现从川牛膝(Cyathula capitata Moquin-Tandon)根提取的Cyasterone给蚕添食大剂量(5微克/头或以上)时蜕变为幼虫-蛹混合型,而添食小剂量(1.5微克/头)蜕变为正常的蛹。  相似文献   

2.
成长的烦恼     
黑脉蛱蝶是北方常见的一种蝴蝶,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几个阶段。在不断的等待之中,黑脉蛱蝶的蜕变,堪称是“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3.
<正> N-保护的L-天门冬氨酸的两个羧基与氨基反应(构成酰胺或肽)时,由于通过生成环状中间体而得到α和β两种异构体。若它与DL-慢心律反应,则α和β异构体中均包含一对非对映异构体。用反相HPLC成功地分离了α和β异构体,其洗脱顺序相似于甜肽(二肽)和δ-睡眠诱导肽(DSIP,九肽)的α和β异构体反相HPLC分离的洗脱次序。α和β异构体中的非对映异构  相似文献   

4.
Tra2β蛋白是与选择性剪接调控有关的核RNA结合蛋白。Tra2β蛋白在不同脊椎动物种属间具有高度保守性,由两端富含精氨酸和丝氨酸的结构域以及中间的RNA结合结构域组成。Tra2β蛋白是小鼠胚胎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必需的分子,它的表达与人类癌症发生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也存在相关性。本文就Tra2β蛋白在哺乳动物中调控选择性剪接的特点及其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更好地了解Tra2β蛋白的功能积累基础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它对心血管的炎症反应有双重调节作用:在损伤初期,TGF-β启动和促进炎症反应,以清除死亡细胞和基质碎片;清除损伤后,TGF-β又能抑制炎症,随后发挥促纤维化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GF-β的促纤维化作用,而忽视了它对炎症反应复杂的调节作用。然而,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对于心脏功能的修复结局至关重要。本文在肯定TGF-β促纤维化作用的同时,更在于强调它对心脏损伤中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一个主要的病理特征表现为神经细胞表面大量地呈现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 A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是与AD病理密切相关的膜蛋白,它经β-裂解途径剪切后生成s APPβ、Aβ和AICD片段。Aβ能引发细胞内质网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等,但s APPβ和AICD片段对细胞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实验采用慢病毒介导质粒转染技术,分别构建了稳定过表达s APPβ、Aβ和AICD片段的SH-SY5Y细胞系,并分析了其细胞活力、细胞膜损伤、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程度。结果表明, Aβ或AICD片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细胞活力下降、细胞膜受损、胞内ROS水平升高和线粒体膜电位发生去极化,从而对细胞产生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转化生长因子β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种高度多效性,多功能性的生长与分化因子,它广泛地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炎症,修复和免疫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白介素(IL)-1β是已知具有胃细胞保护性,抗溃疡,抗分泌和延迟胃排空的最强力因子,它通过刺激胃内前列腺素合成而产生作用。IL-1β通过多种通路抑制培养壁细胞的酸分泌,该抑制发生于后受体水平。IL-1β对分泌酸的壁细胞,和分泌组胺的ECL细胞二者具有阻滞作用。壁细胞表达IL-1受体。IL-1β抑制卡马可和胃泌素刺激的壁细胞酸分泌作用,对组胺刺激也有一定作用。HP感染导致浸润的胃粘膜炎症细胞释放包括IL-1β的细胞因子。IL-1β可通过其对ECL细胞分泌组胺活性的抑制,相应地介导酸分泌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英国科学家Fleming 1929年发现青霉素并于40年代进入临床应用以来,以其为代表的β-内酰胺抗生素药物的发展,在医药工业生产、临床应用和科研方面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又由于它对细菌细胞壁具有特殊的选择性毒性,使得β-内酰胺抗生素在具有副作用的其它药物大量被淘汰的今天,仍然居于领先地位。当前,关于β-内酰胺抗生素作用机理的分子和亚分子水平研究,使我们能深入地了解药物作用的本质,并关系到开发新的更有效的β-内酰胺药物。最新的研究表明,β-内酰胺抗生素的作用是一个多步骤而复杂的抑制机制。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日经生物技术》1999年4月12日第11页报道: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小组成功地克隆了柑橘类具有抗癌作用的β隐黄素合成酶基因。β隐黄素是人们所熟知的植物机能性成分———胡萝卜素的一种。动物试验证明,它的抗癌能力比菌脂色素等其他胡萝卜素类强,抑制癌症效果好。这项技术有可能应用于开发大量蓄积β隐黄素的新植物品种和利用微生物等低成本生物大量生产该物质。成果的详细情况于3月30日在仙台市召开的日本植物生理学会上发表。这次果树试验场小组克隆的是从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β隐黄素的酶———β隐黄素氢氧化酶(Cit…  相似文献   

11.
汪小东  林浩然 《动物学报》1999,45(3):317-322
研究了鳗鲡卵泡17α,20β-双羟孕酮的民它对卵母细胞胚泡破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锂鱼脑垂体奖浆液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诱导性腺发育成熟鳗鲡17α,20β-地酮的生成并导致排卵,但两者单独或结合使用对鳗鲡700-900μm离体卵泡17α,20β-双羟孕酮的生成没有作用,鳗鲡脑垂体匀浆液则能显著刺激700-900μm离体卵泡生成17α,20β-双羟孕酮。17α-羟孕酮能显著增加鳗鲡700-900-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认为,蛋白质片段β淀粉样斑块塞满脑子,损害了脑细胞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最近美国有3家公司宣布他们各自独立地鉴定了一种酶,称为βsecretase,它可切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帮助形成β淀粉样斑块。科学家预言,阻断该酶的药物必将减少脑中的β淀粉样斑块,从而减慢该病的进程。加州Amegen的科学家在1999年10月22日的Science上描述了他们的研究:他们从人的基因文库中抽取出基因,每次将100个基因加入到细胞中去,直到他们鉴定了一个增加β淀粉样斑块合成的基因库,通过该基因库的筛选,他们精确无误地找…  相似文献   

13.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成功了人,大鼠和小鼠的β3-肾上素能受体。β3AR属于βAR的亚型之一;但它的分布和药理学作用与已知的两种βAR有所不同。该受体的一个错义突变可能与肥胖病和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β-葡萄糖苷酶能够水解多种β-葡萄糖苷。它与其他纤维素酶共同作用,可以将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纤维素水解成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葡萄糖;β-葡萄糖苷酶在医学上也有重要的应用,它可用于一些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人缺乏β-葡萄糖苷酶,可以引起葡萄糖苷-N-脂酰鞘氨醇在巨噬细胞溶酶体内积累,引发戈谢病(Gaucherdisease)。  相似文献   

15.
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是转化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特别是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参与细胞外基质合成,创伤愈合和胚胎形态发生等生物学过程。近年来,发展了一些抗TGF-β_1多克隆抗体和个别重组人TGF-β_1的单克隆抗体,对研究各种细胞的TGF-β_1的合成,定位和其它生物学效应发挥了作用。本文报道了抗人血小板TGF-β_1单克隆抗体TB 21的制备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它对TGF-β_1免疫识别的专一性,以及调变对TGF-β_1敏感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抑制的活性。结果表明,TB_(21)单克隆抗体为IgG_1亚型;对TGF-β_1有较高亲和力,亲和常数(Kaff)为1.47×10~8M~(-1);Westernblot 显示TB_(21)抗体能专一地结合25 Kd 成熟型分子和其12.5 Kd 的单体分子,对CCL/64细胞生长抑制和对NRK-49 F 成纤维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的鉴定都证明TB21单抗对TGF-β_1的生物学效应有专一性的中和作用,可用于TGF-β_1的有关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用离散量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基于蛋白质的结构类型决定了它的二级结构序列的概念,用二级结构序列参数Nα,Nβ,Nβaβ,N(βαβ)构成离散源,并计算离散量D(Xα),D(Xβ),D(Xα+β),利用离散增量预测蛋白质的结构类型,它是由这个蛋白质的离散量D(Xn)与四个标准离散D(Xα),D(Xβ),D(Xα/β),D(Xα+β)之间离散增量的最小值所决定的,预测结果表明,准确率分别达到84.8%(标准集)和83.3%(检验集)。  相似文献   

17.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受体Ⅲ,又称为β蛋白聚糖(betaglycan),是一种膜锚定蛋白。TGF-β受体Ⅲ是表达最为丰富的TGF-β受体,曾被认为是TGF-β超家族(包括TGF-β、激活素和抑制素等)的辅助受体。后来研究表明,它在介导和调节TGF-β的信号转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与TGF-β形成复合体来介导对靶细胞的作用。在没有TGF配体的情况下,TGF-β受体Ⅲ可以激活p38信号,表明这一受体可能与不依赖TGF-β的信号通路相互作用。TGFβ受体Ⅲ还可以结合并调节抑制素的信号转导。TGFβ受体Ⅲ与抑制素A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高亲和复合物。体外研究表明,TGFβ受体III还结合抑制素B和强化抑制素与Ⅱ型激活素受体的关系。有关报道显示TGFβ受体Ⅲ在卵巢癌中具有肿瘤抑制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上皮源性卵巢癌中,TGFβ受体Ⅲ mRNA和蛋白质表达降低或丢失,丢失的程度与肿瘤分级相关。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并调节该受体的表达,如雌激素、卵泡刺激素(FSH)、TGF-β1等,深入开展相关机制的研究,对于癌症的治疗和预防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β-葡萄糖苷酶能够水解多种β-葡萄糖苷.它与其他纤维素酶共同作用,可以将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纤维素水解成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葡萄糖;β-葡萄糖苷酶在医学上也有重要的应用,它可用于一些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人缺乏β-葡萄糖苷酶,可以引起葡萄糖苷-N-脂酰鞘氨醇在巨噬细胞溶酶体内积累,引发戈谢病(Gaucher disease).  相似文献   

19.
β—连环素与肿瘤发生、浸润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连环素(β-catenin,β-cat)具有双重功能,它是wnt信号转导通路的下游元件,β-cat介导的wnt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激活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同时,β-cat也是上皮钙粘附素-连环素复合体(E-cadherin/catenin complex,E-cd/cat复合体)的重要组分,该复合体中β-cat结构和功能异常在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蚕只爱吃桑叶,别的叶子它就不爱吃。日本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近来已得出初步的结果,认为桑叶(尤其是幼嫩的叶子)上具有一些香气,如柠檬醛等萜烯类(terpene)物质、己烯醇(hexenol)等可引诱家蚕来吃,叶中还有一些美味的物质如β-叶甾醇(β-sitostrerol)和异櫟素(iso-quercutrin)等黄酮色素、蔗糖、肌醇(inositol)等,可以促使它来咀嚼叶子。他们正在进一步地对家蚕饲以人工饲料加施以上的物质来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