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家津  陈蕾 《动物学报》1994,40(3):281-286
大鼠下丘脑前部一侧减压区,采用直流方波或化学刺激、注射微量神经降压素及其抗血清和放射免疫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神经降压素对刺激该减压区所致减压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或化学刺激该减压区,可出现同其它哺乳动物相似的减压反应;(2)该减压区注射微量神经降压素,可使电刺激该减压区所致的减压反应明显增强;反之,注射抗神经降压素血清,该减压反应明显抑制;(3)电刺激该减压区,可使下丘脑和血浆中的神经降压素免疫活性物含量明显增高。结果提示,神经降压素可能参与电刺激该减压区所致的减压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家兔膈神经中枢端(SCPN)可引起动脉血压下降,此降压反应不能被剪断双侧颈迷走神经或静脉注射阿托品1mg/kg所阻断;但可以被静脉注射酚妥拉明2.0mg/kg或静脉注射心得安1.5mg/kg部分阻断。去除缓冲神经后,其降压反应更明显。降压反应后1mi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降低(P<0.005),肾神经传出放电(RND)减少(P<0.01),上述结果表明,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参与血压调节。  相似文献   

3.
电刺激家兔膈神经中枢端(SCPN)可引起动脉血压下降,此降压反应不能被剪断双侧颈迷走神经或静脉注射阿托品1mg/kg所阻断;但可以被静脉注射酚妥拉明2.0mg/kg或静脉注射心得安1.5mg/kg部分阻断。去除缓冲神经后,其降压反应更明显。降压反应后lmi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降低(P<0.05),肾神经传出放电(RND)减少(P<0.01),上述结果表明,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参与血压调节。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头痛病人脑脊液神经降压素含量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是由13个氨基酸组成的脑肠肽。它广泛分布于哺乳类动物及人的脑内、胃肠道及其它组织中。NT不仅对心血管、消化道及内分泌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是,功能性头痛病人NT含量有否改变,两者是否相关,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测定了功能性头痛病人脑脊液NT含量的改变,为进一步探讨NT与该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某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降压素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痛阈,观察到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注入神经降压素(NT)后,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明显升高;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明显降低。注入纳洛酮后,可明显减弱NT镇痛和电针镇痛的效应。提示,PAG内NT参与电针镇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且至少部分效应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中介的  相似文献   

6.
Bai B  Wang H  Liu WY  Song CY 《生理学报》1999,51(2):224-228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作为痛反应指标,观察纳洛酮(NX)和抗阿片肽血清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微量注射神经降压素(NT)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鼠孤束核神经降压素在迷走—加压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珞  陈家津 《动物学报》1996,42(3):281-286
采放放射免疫、核团微量注射及组织荧光分光测定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大量孤束核神经降压素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走神经向中端,孤束核神经降压素免疫活性物的含量明显增高;2.孤束核内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迷走-加压反应明显;3.孤束核内注入神经降压素后,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迷走-加压反应明显减弱,4.孤束核注入神经降压素后,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孤束核去甲腺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大鼠蓝斑核区神经降压素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珞  陈家津 《生理学报》1991,43(1):84-88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核团微量注射及组织荧光分光测定等实验方法,研究大鼠蓝斑核区神经降压素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孤束核、蓝斑核区和下丘脑中神经降压素免疫活性物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2.蓝斑核区注入神经降压素后,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迷走-加压反应明显减弱(P<0.01),并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3.蓝斑核区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迷走-加压反应明显加强(p<0.01)。4.蓝斑核区注入神经降压素后,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该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增高(p<0.05)。以上结果提示:内源与外源性神经降压素参与迷走-加压反应的调节过程,并可能与神经降压素引起蓝斑核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主要分布于脑组织(以丘脑和垂体最多)和胃肠道粘膜的特异性内分泌细胞内。 1980年Lundberg等报道,在猫的胃肠道中含有神经降压素免疫反应性神经。最近,他们又报道,在猫的外周神经系统和肾上腺髓质内,同样有神经降压素样免疫反应性分布。  相似文献   

10.
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素能神经元对C纤维进行突触前抑制的形态学证据*——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电镜研究李和张敏海杨世明(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武汉430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9370250)脊髓后角浅层内...  相似文献   

11.
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主要分布于脑组织(以丘脑和垂体最多)和胃肠道粘膜的特异性内分泌细胞内。 1980年Lundberg等报道,在猫的胃肠道中含有神经降压素免疫反应性神经。最近,他们又报道,在猫的外周神经系统和肾上腺髓质内,同样有神经降压素样免疫反应性分布。作者先用10%福尔马林对猫进行灌注,然后取出各内脏组织及外周神经;并对部分动物于灌注前24小  相似文献   

12.
外周伤害性刺激对大鼠脊髓后角内脑啡肽和神经降压素mRNA表达的影响李和,张敏海,张亦农,王小丽,李肇春(同济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武汉430030)本研究选用纯系SD大鼠50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有),随机配成25对,其中11对用...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和cGMP参与神经降压素的肝细胞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继尧  王玲 《生理学报》1997,49(4):459-462
本工作在原代培养的小鼠肝细胞上观察了一氧化氮,cGMP和cAMP的变化与神经降压素肝细胞保护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向培养液中加入醋氨酚12h后,GOT和GPT漏出明显增加;在加醋酚之前给予神经降压素则使液氨酶漏出明显减轻。给予NO合成酶阻断剂L-NAME可完全阻断神经降压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梅毒患者男17例(73.9%),女6例(26.1%),男女比约为2.8∶1;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3.1岁。本组首发症状:麻痹性痴呆(7例)、精神异常(3例)、急性脑梗死(3例)、癫痫(2例)、脊髓病变(2例)、颅高压(2例)、周围神经损害(2例)、脑神经损害(1例)、无症状性神经梅毒(1例)。23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均呈阳性反应。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多表现为额叶、顶叶、颞叶、基底节等多发病变。本组患者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病情有显著改善2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神经系统各部位均可受累,诊断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实验室血清及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测,误诊率高,应早期诊断,诊断后应进行规范治疗,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潘敬运  潘文溪 《生理学报》1989,41(4):367-374
本文目的在于用小脑延髓池注射(Ict)受体阻断剂的方法,观察低位脑干阿片样受体与α肾上腺素受体对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和主动脉神经降压效应的影响。实验在戊巴比妥钠麻醉兔中进行。Ict人工脑脊液(CSF)对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和主动脉神经的降压反应均无明显影响。Ict 550nmol纳洛酮可显著抑制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的降压效应,但能明显增强刺激主动脉神经的降压效应。Ict酚妥拉明可显著抑制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和主动脉神经的降压效应。Ict纳洛酮可逆转酚妥拉明对刺激主动脉神经的降压效应的抑制,但不影响酚妥拉明对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的降压效应的抑制。Ict纳洛酮和酚妥拉明都不影响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降压反应与主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抑制性相互作用。Ict酚妥拉明使MAP显著下降;纳洛酮不影响MAP,但可逆转酚妥拉明降低MAP的作用。上述结果提示,激动低位脑干的阿片样受体可增强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的降压作用,减弱刺激主动脉神经的降压作用,激动α肾上腺素受体可增强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和主动脉神经的降压反应  相似文献   

16.
神经降压素的放射免疫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工作通过戊二醛将神经降压素(NT)连接到甲状腺球蛋白(TG)分子上,免疫家兔,获得了具有较高滴度,良好亲和力和较好特异性的抗神经降压素血清。使用此抗血清建立放射免疫测定,检测大鼠垂体和部分脑区NT免疫活性物质含量,结果与国外文献相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方法:3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病人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轻型组(rTMS3)、中型组(rTMS2)、重型组(rTMS1),每组10例,各组病人分别随机分为rTMS对照亚组(A组)及治疗亚组(B组),每亚组5例。于TBI后第15天行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酸(ASP)及门冬氨酸(GLU)含量。结果:脑脊液ASP和GLU水平随着脑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各rTMS治疗组与相应各对照组的EAA相比,rTMS治疗组EAA的水平均低于相应对照组。结论:rTMS可通过降低TBI后脑脊液EAA水平发挥脑保护作用。脑脊液EAA的含量变化可作为TBI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大鼠侧脑室注射神经降压素对血压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XH  Yin GX  Ni H 《生理学报》1999,(2):140-146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用乌拉坦腹腔麻醉,在侧脑室注射神经降压素(NT)(10,20μg)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减慢,预先icv a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可阻断NT的中枢升压反应,预先icv M受体阻断剂硫酸阿托品,可阻断NT的中枢降压反应,预先icv H1受体阻断剂扑尔敏或H2受体阻断剂甲氰咪胍,对NT的中枢心血管效应均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脑中NT升高可使血压升高或降低;在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法(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VDRL)对于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三年内123例疑似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脊液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三种方法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共诊断25例神经梅毒患者,其中1例抗-HIV阳性,24例抗-HIV阴性;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8例,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17例;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平均白细胞计数>5×106/L,异常率为62.50%;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平均白细胞计数<5×106/L,异常率为58.82%。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平均脑脊液蛋白>0.5 g/L,异常率为75.00%;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平均脑脊液蛋白<0.5 g/L,异常率为64.71%。TP-ELISA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 和43.88%,TRUST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94%和100%,VDRL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和100%。结论 脑脊液TP-ELISA不可作为神经梅毒的确诊病例标准,脑脊液TRUST可以代替 VDRL用于神经梅毒的诊断,亦可作为其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魏勇  董金波  李长俊  张振东 《生物磁学》2011,(19):3683-3686
目的:通过检测脑外伤患者、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骨折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NG3F,neuritin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根据其含量的变化,判断与骨折愈合速度的相关性,寻找骨折愈合的关键因子。方法:收集单纯脑外伤、单纯骨折患者各80例、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60例、健康体检人群20例。选取外伤后3天、10天、2周抽取所有实验对象的静脉血,应用ELISA技术测定标本中NGF与Neuritin的含量。结果:损伤后每个时间段里,患者血清中NGF、neuritin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又以脑外伤合并骨折组最高。血清NGF在骨折合并脑外伤组伤后第3天含量明显升高,为(0.86±0.21),伤后10天为(1.47±0.29)。14天为(2.07±0.21),脑外伤合并四肢骨折组neuritin血清含量在伤后第3天略有升高为(83.47±18.85),10天(108.50±31.65),2周(91.86±21.12).脑外伤合并骨折病人血清NGF、neuritin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病人血清NGF、neuritin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说明与骨折愈合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两种因子可能在骨折愈合修复过程中共同起作用,从而,推测可能是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