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研究中药芫花(Daphne genkwa)的干燥花蕾化学成分及其抑制皮肤病原真菌活性,采用正相硅胶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芫花花蕾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并通过MS、NMR和ECD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daphgenin A(1)和yuanhuakine B(2),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同时,结合MIC法测定该化合物对皮肤真菌犬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马拉色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对皮肤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组相当(MIC值4.0μg/mL),化合物2对红色毛癣菌显示显著的抑制活性,其MIC值为2.0μg/mL。  相似文献   

2.
【背景】瑞香狼毒是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的标志性植物之一,在入侵的过程中其根内微生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瑞香狼毒根内微生物群落对有益微生物资源的利用及生物防控瑞香狼毒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究甘肃省祁连山东麓不同高寒草原毒性杂草瑞香狼毒根部内生真菌和细菌的组成、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甘肃祁连山东麓不同高寒草原的瑞香狼毒根部内生菌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高寒草原瑞香狼毒根内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真菌中占优势地位;蓝细菌(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根内生细菌中属于优势类群。G4样点的真菌和细菌OTU(OperationalTaxonomic Unit)数量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4个采样点。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PCoA)表明,不同高寒草原瑞香狼毒根内生菌群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One-Way ANOVA分析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样地瑞香狼毒真菌群落结构在属水平上相关性较小,而细菌在属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瑞香狼毒内生真菌和细菌资源、阐明瑞香狼毒内生菌群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紫苏、白苏的抑菌实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用不同溶剂浸泡或处理紫苏后,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10%以上浓度的紫苏水浸液,12.5%水煎液和乙醇提取液对白色念球菌、新型隐球菌以及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紫苏、皱紫共、白苏对真菌均有抑菌作用,但皱紫苏对绿脓杆菌、白苏对克柔氏念球菌、白色念球菌以及绿脓杆菌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霉克舒对致病性浅部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湛江地区 15 4例癣病患者分离真菌 ,评价一种新的抗真菌药—霉克舒对上述真菌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霉克舒对浅部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同时以兰美抒作为对照药物。从 15 4例癣病患者中分离出 14 1株真菌 ,其中以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为主 ,分别占 6 6 .7%和 14 .2 %。霉克舒的抑菌作用与兰美抒相比略强或相当 ;对霉克舒各单一成分的初步抑菌效果进行比较 ,复合物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水杨酸或特比萘芬等单一成分。上述结果显示 ,霉克舒在体外对常见致病性浅部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九江及周边地区近3年来头癣的类型及其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8年5月~201 1年6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83例头癣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83例头癣患者年龄5个月~71岁,其中2 ~13岁患者164例(89.6%).白癣138例(75.4%)、脓癣28例(15.3%)、黑点癣17例(9.3%).镜检阳性144例(78.7%),培养阳性154例(84.2%).致病真菌主要为石膏样小孢子菌41株(26.6%)、须癣毛癣菌36株(23.4%)、红色毛癣菌33株(21.4%)、犬小孢子菌24株(15.6%)、紫色毛癣菌12株(7.8%).结论 九江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以儿童为主,白癣发病率最高,石膏样小孢子菌占头癣病原菌首位,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分列第二、三、四位.  相似文献   

6.
油茶籽饼抗真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油茶籽饼中已经分离得到一种新的抗真菌活性成分油茶皂甙A,被鉴定为齐墩果烷型的五环三萜皂甙,它的mp为258~260℃,[α]_D~(27)=-20°(C=1%,80%EtOH),体外试验研究表明油茶皂甙A有较强的抑制真菌作用,对红包毛癣菌、石膏样癣菌、断发癣菌、黄癣菌、紫色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的MIC为0.125~1.000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0625~0.2500m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灰黄霉素、克霉唑及灰黄霉素、克霉唑与地塞米松组合成的联合药物对红色毛癣菌在体内、外活性影响。方法在体外分别应用灰黄霉素、地塞米松、克霉唑、灰黄霉素:克霉唑:地塞米松=5:5:1联合药物的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红色毛癣菌,确立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和联合药物的分数抑菌浓度(FIC);制作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皮肤癣的豚鼠动物模型,根据豚鼠用药部位分成四组,对豚鼠皮疹进行疗效的评估。结果体外实验联合药物的MIC小于单药的MIC,且联合药物起协同和次协同作用;体内实验中联合用药组对动物受损局部皮肤给药后,对红色毛癣菌所致皮损积分为(1.89±0.68),与对照组(3.33±0.69)比较,可明显减轻局部皮肤损伤病变程度,该药优于克霉唑组(2.33±0.69)、灰黄霉素组(2.11±0.58)。结论短期内灰黄霉素、克霉唑与地塞米松组合成的联合药物有较强的抗红色毛癣菌和抗炎作用,其抗菌活性强于单独药物的灰黄霉素和克霉唑。  相似文献   

8.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试验动物急性毒性及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急性经口、眼刺激、皮肤试验方法,研究了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同时以番茄晚疫病菌为供试菌,研究了瑞香狼毒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表明,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白鼠经口急性毒性为低毒,对白兔的急性皮肤刺激属无刺激性,对白兔的眼刺激属轻度刺激性,对鲫鱼的毒性属于中毒级;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分段物流分B、c、D对番茄晚疫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这为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进一步开发为产品提供了毒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石膏样毛癣菌感染皮损豚鼠动物模型并观察黄连-姜黄复方水煎剂的疗效.方法 于32只豚鼠背部建立石膏样毛癣菌感染皮损128处,分四组:(A)100%浓度复方水煎剂治疗组;(B)200%浓度复方水煎剂治疗组;(C)2%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组;(D)空白对照组.于感染第4天开始用药,分别于用药第0、3、7、10天做真菌镜检、培养并测量皮损直径.结果 A、B、C组治疗效果均明显好于D组(P<0.01),2%硝酸咪康唑软膏及复方水煎剂均对皮肤石膏样毛癣菌有治疗作用;B、C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A组(P<0.01);B组治疗效果好于C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皮肤刺激症状.结论 黄连一姜黄复方水煎剂对皮肤石膏样毛癣菌有明显治疗作用,无刺激性,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面癣的致病菌种、临床特点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面癣患者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面癣见于各年龄段,以11~30岁最多见。患病动物接触史、合并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史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外用史是面癣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分离出皮肤癣菌108株,包括红色毛癣菌63株(58.3%)、犬小孢子菌25株(23.1%)、须癣毛癣菌18株(16.7%)和石膏样小孢子菌2株(1.9%)。结论面癣的发病没有年龄差异,患者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面癣的常见致病真菌绝大多数为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其发病可能与患者自体接种或接触患病动物相关。面癣容易被误诊,及时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是降低面癣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An LC-MS/MS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species of herb used 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du, namely Stellera chamaejasme L., 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 and E. fischeriana Steud. As these herbs contain different mixtures of marker compounds, they could be unambiguously differentiated from each other by comparing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 segmental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profiles. The profiles indicated that S. chamaejasme contained daphnetin, skimmetine, stellerin, chamaechromone and neochamaejasmin, E. fischeriana contained ebracteolata compound B, ingenol, jolkinolide B and fischeriana A, whilst E. ebracteolata contained ebracteolata compounds B and C along with ingenol. These results were confirmed from the respective MS/MS spectra. The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ifferentiate these herbs from the related species 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 and E. kansui Liou.  相似文献   

12.
西藏狼毒凝集素的分离纯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集素是一种能作用于细胞使其凝聚的大分子物质,大多属糖蛋白.本试验通过对西藏药用有毒植物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中的凝集素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狼毒中含有丰富的凝集素,最佳缓冲液浸提的凝集素血凝活性效价高达210.根据凝集素的生物学作用,合理开发其药用及有毒成份,为细胞免疫研究及有毒成份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Extracts of a perennial and poisonous weed, Stellera chamaejasme L. (Thymelaeaceae) were bioassayed to determine their acaricidal activities against 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 (Acari: Tetranychidae) in the laboratory. Extracts had both contact and systemic toxicity to the mite. After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he extract was further concentrated, separated, and bioassayed.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report the acaricidal property of S. chamaejasme and its potential as a botanical pest control agent.  相似文献   

14.
有机物料厌氧发酵液(AFOF)能显著改善苹果再植障碍.本研究对AFOF中能拮抗苹果再植障碍主要病原菌(腐皮镰刀菌、层出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的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并对其作用效果进行了盆栽验证.结果表明: AFOF能显著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对峙试验共得到4株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L11、L12、L13、L14),最高抑菌率达到57.3%,鉴定发现这4株细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在盆栽条件下,与连作土相比,溴甲烷熏蒸处理和拮抗菌菌液处理对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幼苗的长势上,溴甲烷熏蒸处理效果要好于拮抗菌菌液处理;在根系活力上,拮抗菌菌液处理效果要好于溴甲烷熏蒸处理,根系长度、根尖数分别增加了25.1%、70.9%.与连作土处理相比,拮抗菌菌液和溴甲烷熏蒸均能显著降低土壤中的真菌数量,分别降低了71.2%和64.2%,拮抗菌菌液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48.0%和140.2%,使土壤微生物结构向“细菌型”转化;而溴甲烷熏蒸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说明拮抗菌的确能够抑制土壤中病原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退化草原狼毒种子的种群分布格局与散布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邢福  王艳红  郭继勋 《生态学报》2004,24(1):143-148
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为瑞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主要的草地有毒植物种类之一。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和分布指数 (DI)以及平均拥挤度 (m* )指标 ,研究了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北部典型草原区内的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种子种群分布格局强度、类型与规模 ;根据顺序远离母株的取样调查 ,定量地分析了狼毒种子在 8个方向上的散布格局。结果表明 ,狼毒种子在落种期之前为随机分布 ,而在落种期结束后为聚集分布 ,种子种群斑块大小平均为 0 .0 8m2 。狼毒种子在 8个方向上的散布表现为不同的散布格局模式。在不同方向随着累积面积增加狼毒种子散布数量变化符合 L ogistic曲线增长。各方向种子散布数量与顺风风向频率显著正相关。狼毒种群具有“近母株散布”的种子散布机制 ,基本散布半径为 0~ 5 0 cm。狼毒种群通过种子散布扩展其分布空间的能力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氮添加掩盖了狼毒凋落物对羊草生长及其菌根真菌的影响 退化草地上迅速蔓延、生长的有毒植物能产生大量的凋落物,而氮输入能促进有毒植物的生长, 并改变其根际微生物特别是丛枝菌根真菌(AMF)的特征。然而,有毒植物的凋落物如何影响可食牧草的生长及其根际AMF,N沉降是否以及如何介导这些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文在中国东北的草甸草原上进行了温室实验以检验添加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凋落物和氮素对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 的生长、AMF和土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凋落物显著增加了羊草分株数、地上生物量和土壤速效磷(AP)浓度,并降低了AMF孢子密度。然而,凋落物与氮素的交互作用并未显著影响羊草和AMF。狼毒凋落物通过提高AP对羊草产生正效应,并结合土壤养分平衡与凋落物诱导的化感成分的变化对AMF产生负效应。另外,高氮添加能缓解土壤的氮限制并抑制凋落物分解,从而减缓凋落物对羊草和AMF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除了关注有毒植物对家畜的有害作用外,还应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有毒植物的生态功能;同时,氮沉降应作为预测退化草地有毒植物与可食植物的种间关系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为瑞香科狼毒属(Stellera)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草地退化的标志性植物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甘肃高寒草原主要毒草瑞香狼毒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和酶活性之间关系,为治理因瑞香狼毒入侵引起的草地退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甘肃不同地区高寒草原的瑞香狼毒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地区瑞香狼毒根际土壤pH随海拔升高呈现上升趋势,土壤中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各异。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根际土壤真菌中占优势地位;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在根际土壤细菌中属于优势类群。海拔2964 m样地的真菌和细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数量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4个采样点(海拔2373、2608、2733、3280 m)。RDA(redundancy analysis)分析结果显示,瑞香狼毒根际土壤微生物不同,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不同;相关系数表明,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钾、磷、铁、钙、钼、海拔、土壤水分、过氧化物酶呈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多酚氧化酶、脱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呈负相关;土壤细菌与土壤pH、钾、磷、镁、钙、土壤水分呈负相关,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脱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结论] 甘肃省不同地区高寒草原瑞香狼毒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明显,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真菌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酶则更多地影响着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以从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中提取获得天然活性物质1,5-二苯基-1-戊酮、1,5-二苯基-2-烯-1-戊酮为主体成分,研制成生物灭蚜剂(LX-1),对农业上几类重要蚜虫进行了防治应用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对棉蚜和烟蚜的触杀作用24 h 的LC50分别为81.73 mg/L和83.32 mg/L;并利用该制剂对棉蚜、烟蚜和麦蚜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施药后3~5天防效达到峰值,2400倍稀释度下,防效达93%~99%,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孙庚  罗鹏  吴宁 《生态学报》2010,30(16):4369-4375
花粉化感是一类特殊的化感作用,能够抑制其它物种的花粉萌发和种子结实。研究了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花粉水浸提液对其它物种花粉萌发和种子结实的潜在化感抑制作用,包括:在实验室中,用一系列浓度的狼毒花粉水浸提液对与它同花期的其它6个物种(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var.fetissowii),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Hook.f.)Ma var.paludosa),鳞叶龙胆(Gentiana squarrosa Ledeb.),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 var.elliptica),高原毛茛(Ranunculustanguticus(Maxim.)Ovcz.var.tanguticus)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var.anserina))以及自身花粉进行测试,测定花粉萌发率;在野外,在其它4个物种(秦艽,湿生扁蕾,鳞叶龙胆和椭圆叶花锚)的柱头上施用上述浓度的狼毒花粉水浸提液,观察种子结实率。实验室的花粉萌发试验证明,狼毒花粉对自身花粉萌发没有自毒作用,而其它受试的所有物种的花粉萌发率随着狼毒花粉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呈显著地非线性降低。大约3个狼毒花粉的浸提液就可以抑制受试的多数物种的50%的花粉萌发。在野外试验中,发现受试的4个物种种子结实率随狼毒花粉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呈显著地非线性降低。狼毒可能通过花粉化感对其周围其它物种的有性繁殖存在抑制作用,但其它物种可能通过花期在季节或昼夜上的分异避免受到狼毒花粉化感作用的影响,或者通过无性繁殖来维持种群繁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