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很多上市新药因肝毒性问题被警告、撤市或限用。因此,对药物肝毒性进行评估,确保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安全成为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方面。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技术(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在体外对药物毒性进行多参数、多靶点、高通量的检测和分析,也被称为高内涵筛选。基于毒性通路的HCS是目前药物肝毒性预测的重要思路,该文主要介绍基于毒性通路的HCS在药物引起的本质性肝损伤和特异性肝损伤(包括脂肪变性、磷脂质病、胆汁淤积和遗传物质损伤等)这两大类药物肝毒性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28日,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决定向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暨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捐赠小分子化合物库,以支持中国开展传染性热带疾病候选新药的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2006,18(2):109-109
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和丹麦H.Lundbeck A/S(中文名:灵北医药公司)最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将瞄准全球市场共同研究开发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的治疗新药。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2006,18(2):122-122
2006年3月10日,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技术部宣布与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开展一项重要的药物发现合作研究——抗疟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珀金埃尔默公司与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目前就个性化医疗项目达成了合作,双方将共建个性化药物研究平台。此次合作,双方将通过对患者样品基因组的测序,从而建立药物分析用的基因组信息,包括验证用于个性化疾病治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2006,18(1):66-66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于2005年10月26日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精神,近日,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所属技术开发部(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Technology)达成框架协议,合作开展高通量药物筛选。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是英国最大的国立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拥有近50个研究中心或单元,年度经费接近15亿美元,在其93年的历史中产生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造就了2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7.
动态     
我国利用虚拟筛选技术研究抗 2型糖尿病新药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国家“973”新药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凯先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上介绍说 ,我国的科研人员利用虚拟筛选技术在抗 2型糖尿病新药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基于国产  相似文献   

8.
新药研发过程中.通过筛选而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关键.目前药物筛选模型已经从传统的整体动物、器官和组织水平发展到细胞和分子水平。创新药物的发现都离不开采用适当的药物作用靶点对大量化合物样品进行筛选.而且筛选规模越大,发现新药的机会就越多。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芯片、蛋白质组学、组合化学等的发展.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应运而生。高通量筛选体系在创新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是新药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9):100-10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国家“973”新药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凯先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上介绍说,我国的科研人员利用虚拟筛选技术在抗2型糖尿病新药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基于国产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虚拟筛选新药系统,目前已捕获数个具有显著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先导化合物,为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展示了诱人前景。  相似文献   

10.
科研快讯     
<正>《自然》:科学家揭开B型G蛋白偶联受体真面目来自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和中国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胰高血糖素受体7次跨膜区域的三维分子结构,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在B型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研究方面所遭遇的困境。这是我国科学家作为主体研究者之一在阐明重大疾病药物作用靶点的分子结构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利用该成果,研究人员有望设计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20年里,斑马鱼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脊椎动物,在发育、遗传、免疫、肿瘤和毒理等诸多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斑马鱼作为活体模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某些生物学过程的药物筛选。通过斑马鱼初步筛选,在药物研发初期可确定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毒性以及副作用等。最近的研究还发现,斑马鱼不仅用于新药筛选,还可用于药物结构的优化。本文重点介绍斑马鱼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丁宏  沈旭 《微生物与感染》2007,2(2):F0003-F0004
随着新药筛选研究的深入,在活细胞水平上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变化或化合物作用于细胞的活性和毒性成为药物筛选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生命科学》2008,20(3):441-441
2008年5月7日,依托于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王明伟课题组和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合作的研究论文“Discovery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series of and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Zhou,C.et al.,Bri.J.Pharmcol.,doi:10.1038/bjp.2008.107)被《自然中国》列为“研究亮点”:一类新型雄激素受体调节剂或能更好地治疗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和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将于 2 0 0 4年 10月 12 - 16日在深圳共同主办“全国新药药代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从事新药研究的科研院所有关人员 ,制药企业新药研发部门有关人员 ,临床药理基地从事Ⅰ期临床试验的研究者、临床药学工作者。二、研讨内容1 新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背景知识介绍 ;2 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测定的现代仪器特点及其选择 ;3 新药药代动力学申报资料中的问题 ;4 新药临床药代动力学设计和实施要求 ;5 新药非临床药代动力学设计和实施要求 ;6 …  相似文献   

15.
产业动态     
我国多家知名医药企业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的部署,国务院组织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将在2008年和2009年分两批启动,具体项目包括: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到某些损伤而发生的代谢紊乱、异常等现象,引起人类疾病的原因各异,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为了减轻人类的病痛,有针对性治疗疾病,需要研发出专一、有效的药物。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最重要一步就是药物的筛选,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是基因工程筛选技术,可以实现药物专一性选择,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利用受体进行药物的筛选,本文将简要介绍受体药物筛选技术的研究进展,希望对以受体为靶标的新药筛选技术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新药筛选,就是用动物实验来筛选、淘汰某种研制药物中药性评价结果不佳的候选成分。一般每10万个候选成分中只有2到3个可以成为最终成功上市的药物。以往新药筛选动物实验用得最多的是小白鼠,现在斑马鱼进入研究人员的视线,它是一种易于饲养的淡水热带鱼,是继老鼠、人类之后第三大脊椎类模式生物,其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达85%。传化集团孵化的环特生物公司专门研究斑马鱼药物筛选。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环特生物总裁李春启博士说,斑马鱼实验一周内就可完成,其成本只有老鼠实验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研发时间短、成本低使得斑马鱼被应用于抗癌类、心血管类和抗癫痫类等新药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内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同时也引起了新药开发人员的兴趣.本文概述了量子点在新药开发中所具有的优势,分析了量子点在药物传输、药物筛选和药靶确证方面的潜在应用,进一步讨论了当前量子点应用于新药开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药物都有一个从被发现、研究、开发、上市到最后被淘汰的周期。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各国对新药的评审越来越严格的同时,已上市新药的更新周期缩短了。在发达国家,新药研制的不同阶段都须按照相应的诸如非临床实验室工作质量规范(GLP)、临床试验工作质量规范(GCP)和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GMP)等带有法律性的条例进行工作,以保证新药的质量。上述情况使近年来新药研究开发所需的时间和费用大大增加。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新药从筛选  相似文献   

20.
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毒理学研究3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药物毒理学研究源远流长、与时俱进,经过近30年的积累与发展,已建立一整套服务于新药发现、临床前开发、临床实验及上市后监督再评价等完整研发链条的药物毒理学研究体系和学科群,涵盖新药早期发现毒理学、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以及药物毒性作用机制研究等内容,通过与新药研发体系中其他学科互动与协作,为军事医学科学院乃至全国的新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技术平台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