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检查细菌呼吸方式和运动性的一管多用鉴定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行研制一种检查细菌呼吸方式和运动性的一管多用鉴定细菌用培养基,可通过穿刺接种,37℃24~48h培养后在同一支高层培养基判定好氧性、厌氧性及运动性,经过接种临床常见40个菌属120个菌株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培养基有很好的实用性。其配方组成合理,材料易得,成本不高,质量稳定,使用简单,判定容易,可以省去厌氧菌培养检查器材和试剂,有助于提高细菌鉴定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鉴定和筛选产纤维素和脂肪酶细菌,通过平板扩散法测定不同氮源培养基对细菌产纤维素酶和不同碳源培养基对细菌产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确定细菌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最佳培养基,利用最佳培养基研究不同琼脂含量、海水和淡水溶剂、菌种的培养时间及接种后的培养时间对细菌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蛋白胨为氮源的A培养基为细菌产纤维素酶最佳培养基,以Tween-20为碳源的培养基为细菌产脂肪酶最佳培养基;培养基中琼脂的最佳用量均为13‰;所有菌株在海水培养基上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比淡水培养基上高,但脂肪酶活性并非如此;鉴定和筛选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细菌接种菌种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18 h和24~32 h,测定细菌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48~72 h和120 h。  相似文献   

3.
明胶碳料的研制及其在明胶液化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研制明胶碳粒用于细菌鉴定中的明胶液化试验。将明胶碳粒加入基质中经37℃ 16 ̄20h培养后,如细菌具有明胶酶,其质即变黑色,反之明胶碳粒在基质中沉淀,基质不变色,经接种标准菌株和临床常见菌203株,试验结果表明,该明胶碳粒使用简便,容易判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质量稳定,可以代替国外同类产品。有助于提高细菌鉴定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检测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细菌素发酵条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从乳酸乳球菌产生的细菌素--Nisin批准作为食品防腐剂以来,细菌素的研究已成为微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活跃领域,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产细菌素菌株的筛选和鉴定,细菌素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发酵条件和应用以及工程菌株的构建等。人们已从不同生态环境中筛选到产细菌素的菌株,如新鲜牛奶、发酵奶制品、豆芽、泡菜、香肠和动物肠道等.细菌素的产量除了与菌株自身性质有关外,发酵条件对细菌素的产量有很大影响,如培养基成分、有机溶剂、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方式、起始pH、接种量和接种种龄等,其中以培养基成分、有机溶剂的添加和培养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主要叙述了细菌的运动性及其在致病(初期)过程中的作用原理。细菌的运动性主要是靠鞭毛的旋转驱动的,可分为游泳运动性和爬行运动性2种方式。编码运动性和趋化性的基因大部分位于染色体上,但也有少数位于Ti质粒上。细菌的运动性、趋化性具有重要的病理学意义,而且主要在侵染初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乳杆菌R260产细菌素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获取植物乳杆菌R260产细菌素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发酵液对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抑菌效价.结果 产细菌素的最佳培养基是MRS培养基,最适起始Ph为6.5,最适接种量和接种种龄分别为3%和12 h,产细菌素最适发酵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0℃和20 h:细菌素在对数期开始产生,稳定期产量达到最大值.结论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了细菌素的产量,达1656 IU/ml.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口臭患者龈下菌斑和舌苔上主要相关厌氧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口腔门诊中口臭患者29例,鼻闻法来确定产臭部位和非产臭部位;分别采集龈下菌斑和舌苔标本接种在非选择性培养基和核梭杆菌选择性培养基,厌氧培养5d后记录非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总数、产黑色素细菌总数及核梭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的目的菌总数。结果29例患者中,15例患者的口臭主要来源于龈缘菌斑,10例主要来源于舌苔,4例患者的口臭由龈缘菌斑和舌苔共同产生;产臭部位和非产臭部位相比,细菌总数、产黑色素菌和具核梭杆菌数都明显上升(P〈0.01)。结论口源性口臭患者口气变化与产黑色素细菌、核梭杆菌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不同培养基对细菌蛋白SELDI-TOF MS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 3株参考菌株分别接种在不同培养基中,利用SELDI-TOF MS检测蛋白指纹图谱,分析其异同。结果在所有培养基中参考菌株ATCC 12600、ATCC 25922和ATCC 27853蛋白质谱图恒定表达的蛋白峰个数为11、11、9个,同时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也表达少量其独特的蛋白峰。结论比较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同株菌蛋白指纹图谱,显示在不同培养基其细菌特征蛋白恒定表达。  相似文献   

9.
南方红豆杉根际溶无机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en J  Liu H  Wu X  Wang Q  Ren Y  Liu Y  Feng Y 《微生物学报》2012,52(3):295-303
【目的】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根际溶无机磷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与鉴定,并对获得的高效溶磷菌株进行了温室盆栽试验。本研究为通过生物途径改善南方红豆杉磷素供应,促进其生长提供了优良的菌株资源。【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从南方红豆杉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具溶磷能力的细菌;采用NBRI-BPB培养基进行复筛获得溶磷能力较强的溶无机磷细菌;并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量其在NBRIP培养基中经4d发酵后的可溶性磷含量;通过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测定、Biolog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细菌种类;并进行了溶磷菌株的室内盆栽实生苗接种试验。【结论】从南方红豆杉根际共分离出4株高效溶磷细菌,分别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草木樨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4株细菌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根际溶无机磷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与鉴定,并对获得的高效溶磷菌株进行了温室盆栽试验。本研究为通过生物途径改善南方红豆杉磷素供应,促进其生长提供了优良的菌株资源。【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从南方红豆杉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具溶磷能力的细菌;采用NBRI-BPB 培养基进行复筛获得溶磷能力较强的溶无机磷细菌;并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量其在NBRIP 培养基中经4d 发酵后的可溶性磷含量;通过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测定、Biolog 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细菌种类;并进行了溶磷菌株的室内盆栽实生苗接种试验。【结论】从南方红豆杉根际共分离出4 株高效溶磷细菌,分别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草木樨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4株细菌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光合细菌最佳生长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光合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通过绘制不同的生长曲线研究不同培养基及不同培养条件等理化因素对2株光合细菌(类球红细菌1.2174、沼泽红假单胞菌1.2180)生长的影响。结果:①1.2174最佳条件:培养基(蒸馏水配制的液体富集培养基和固体ATYP);温度(35℃);pH值(8.0和9.0);接种量(培养基/种子液5:1和4:1)。②1.2180最佳条件:培养基(海水配制的ATYP和蒸馏水配制的液体富集培养基);温度(25℃和35℃);pH值(7.0和8.0);接种量(培养基/种子液2∶1和4∶1)③两株菌的光照、氧需求程度、菌群协同和振荡条件相同。结论:通过筛选,蒸馏水配制的液体富集培养基和固体ATYP培养基、35℃、1000lx、pH值8.0、培养基/种子液4∶1、微氧、有菌群协同、振荡可作为二者的通用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2.
绿脓杆菌定值,定位,定性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建立组织内细菌的定植、定位及定性检测方法,实验专用对绿脓杆菌定性、定量培养的DPA培养基,解决了同时定性、定量培养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标本有多个同种细菌生长可判定细菌定植。方法简单、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口腔的不同部位进行细菌分离,扩展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以期为后续的口腔菌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培养组学方法分离口腔不同部位的细菌,采集2个健康人扁桃体、唾液、牙菌斑3个部位的样本,使用13种培养基并于需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16S rRNA基因全长测序分析。结果 总计获得144株菌,分属36个种,10个科,3个门。其中,链球菌属细菌种类最多。基于16S rRNA基因全长相似度98.65%的阈值判定,获得5种潜在全新细菌。3个部位中,扁桃体分离的细菌种类多样性最丰富。结论 13种培养基中,BHI培养基获得的口腔细菌多样性最好;BAB培养基与TSA培养基更适合口腔链球菌生长,链球菌的比例更高;LBB培养基上只有较单一的口腔细菌生长,不适于广谱分离口腔细菌。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组织内细菌的定植、定位及定性检测方法,实验专用对绿脓杆菌定性、定量培养的DPA培养基,解决了同时定性、定量培养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标本有多个同种细菌生长可判定细菌定植。方法简单、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中接种液的替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市售试剂自行配制Biolog菌种鉴定接种液,代替Biolog公司的原装接种液,用以降低菌种鉴定成本。方法:用实验室自行配制的接种液和Biolog公司的接种液,对120株细菌和50株丝状真菌进行Biolog微生物系统鉴定,对比鉴定结果。结果:用2种接种液进行菌种鉴定时,鉴定板上部分孔的颜色反应不同,但鉴定结果一致。结论:自行配制的接种液可以满足菌株鉴定的要求,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行研制明胶碳粒用于细菌鉴定中的明胶液化试验。将明胶碳粒加入基质中,经37℃16~20h培养后,如细菌具有明胶酶,基质即变黑色,反之明胶碳粒在基质中沉淀,基质不变色。经接种标准菌株和临床常见菌203株,试验结果表明,该明胶碳粒使用简便,容易判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质量稳定,可以代替国外同类产品。有助于提高细菌鉴定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检测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红景天根部筛选并鉴定一株产酪醇的细菌,初步研究其产酪醇特性,为寻找红景天替代资源提供新途径。【方法】用NA培养基从大花红景天根部中分离内生细菌,通过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筛选出产量最大的菌株,经菌落形态分析、革兰氏染色分析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学地位。单因素实验确定初始pH、培养温度、发酵时间及接种量对菌株产酪醇活力的影响。【结果】从大花红景天根部分离出14株内生细菌,其中8株能产酪醇,筛选出酪醇产量最大的菌株B3,经菌落形态分析、革兰氏染色分析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研究其发酵条件,其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2 °C,最佳发酵时间为42 h,最佳接种量为15%。在最适发酵条件下,用改良NA培养基发酵,B3菌株酪醇的产量为15.68 mg/L。【结论】B3菌株是一株具有产酪醇能力的细菌,在最适发酵条件下酪醇产量达到15.68 mg/L,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具有抑菌活性的海洋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并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海洋细菌对于开发和利用海洋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6份海泥样品中共分离到78株海洋细菌,以6种细菌作为敏感指示菌,采用覆盖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拮抗试验,17株海洋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对其中2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海洋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耐盐试验,运动性观察,过氧化氢酶测定,明胶液化试验,硫化氢产生试验,石蕊牛奶试验,糖类发酵,硝酸盐还原等特性分析,依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进行分类鉴定,它们分别应归属为气单孢菌属(Aeromonas sp.)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19.
刘忠霞  陈文峰 《生物学通报》2007,42(6):48-50,F0003
对自环境中分离的生有鞭毛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属于类芽孢杆菌属,与已知种一灿烂类芽孢杆菌的各项性状极为相似,最终将此菌鉴定为灿烂类芽孢杆菌。研究中还发现该菌可作为良好的鞭毛染色的示范菌,可替代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用于鞭毛染色和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相似文献   

20.
李明 《生物学通报》2002,37(1):14-15
作者分离到一细菌,该菌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上形成圆形、中间凸起、透明、光滑有光泽的大型菌落,在亚历山鲍罗夫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分解磷酸盐的能力,为发酵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发酵肌醇产酸阳性,经鉴定为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通过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中学生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