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进行临床和实验室分析。采集380例男女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多形核白细胞数检测和荧光PCR。结果显示,216例男性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5个者占92.59%,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62例,阳性率为28.70%;沙眼衣原体合并淋病奈瑟菌感染30例,合并感染率为13.89%。164例女性患者中,87例宫颈管内多形核白细胞数≥10个(占53.05%),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33例(占20.12%)。结果提示,性病门诊开展实时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可提高检测阳性率和控制沙眼衣原体传播。  相似文献   

2.
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genistein对IFN γ诱导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影响。以IFN γ作用于沙眼衣原体 (K血清型 )感染的McCoy细胞 ,用 genistein阻断IFN γ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的作用。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存活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及JAK1/STAT1活化的改变。结果显示 :genistein可拮抗IFN γ降低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存活率的作用 ,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genistein可抑制IFN γ诱导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及JAK1/STAT1活化 ,此作用且与genistein作用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沙眼衣原体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本文拟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标准化的感染动物组织衣原体载量检测体系。方法体外扩增感染用沙眼衣原体血清E型,克隆衣原体特异基因OMP1基因片段作为标准品,用Real time PCR法测定衣原体基因组拷贝数进行衣原体定量。结果 Real time PCR在OMP1基因片段200至2×108拷贝检测结果成线性,在模板中加入小鼠基因组未出现非特异扩增,同时未影响扩增效率。结论针对衣原体特异基因OMP1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可以较为灵敏的特异的定量检测感染动物样本中的衣原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活性与MAPK/ER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利用化学抑制剂U0126阻断MAPK/ERK信号通路,然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在凋亡诱导剂Etoposide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变化,以及PARP是否发生裂解。结果:当MAPK/ERK信号通路被阻断时,在Etoposide的作用下,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同时Caspase-3被活化和PARP发生裂解。结论: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活性与MAPK/ER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扩增培养和纯化沙眼衣原体的简化方法.方法采用HeLa细胞培养扩增衣原体,并应用一步法将沙眼衣原体纯化回收.结果获得了具有高感染活性的沙眼衣原体.结论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更简便、快速,同时减少污染机会、不需要超声和超速离心机等设备.  相似文献   

6.
7.
新型MGB探针在沙眼衣原体实时PCR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基于TaqMan-MGB探针的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用 PCR法扩增沙眼衣原体隐蔽质粒pLVG440 2 464~2 980 nt段,并克隆入pMD18-T载体用作参比模板,设计一对引物和一个TaqMan-MGB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并运用该系统同时应用连接酶链式反应(LCR)法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最低检测限度为1 DNA拷贝每反应;在100~109 DNA拷贝每反应范围内,Ct值(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和DNA拷贝数呈线性关系(r>0.990);对临床标本检测结果同LCR分析结果吻合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TaqMan-MGB探针的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线性检测范围广等特点,适用于对沙眼衣原体进行大规模筛选.  相似文献   

8.
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沙眼、性传播性疾病、不孕症等疾病,主要病理表现是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瘢痕.因此,沙眼衣原体诱导产生的炎症因子是导致疾病的关键,沙眼衣原体可直接感染内皮细胞产生各种前炎因子,但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通过ELISA和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到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可产生IL-8,IL-1α,IL-1β,IL-6等前炎因子,并且沙眼衣原体感染可以主要激活宿主细胞MAPK/ERK和MAPK/P38信号通路.抑制MAPK/ERK和MAPK/P38信号通路显示,两条通路在沙眼衣原体感染过程中参与调节不同的炎症因子产生.MAPK/P38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调控IL-1α,IL-6的产生,而IL-8则同时受MAPK/ERK和MAPK/P38两条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慢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用以指导临床正确治疗。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380例慢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PCR检测。结果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2.9%,其阳性标本的平均拷贝数为3.4×105copies/ml,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16.6%,其阳性标本的平均拷贝数为5.8×104copies/ml,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合并感染的阳性率为12.6%。结论PCR技术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的优点,是目前快速诊断慢性阴道炎患者Uu、Ct感染状况的可靠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衣原体感染可激活宿主细胞的MEK/ERK信号通路,但该信号通路对表原体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分别检测MEK/ERK信号通路阻断后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主要外膜蛋白(MOMP)表达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滴度的变化.研究MEK/ERK信号通路对沙眼衣原体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MEK/ERK信号通路阻断后MOMP表达减少,同时衣原体感染滴度也明显降低.结果表明沙眼衣原体的生长依赖ME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状况并对支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80例,无菌采集宫颈分泌物,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共检出解脲支原体(Uu)290例(42.6%),人型支原体(Mh)53例(7.8%),两者混合感染(Uu+Mh)76例(11.2%),沙眼衣原体(Ct)感染58例(8.5%)。Uu感染在20~40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P〈0.05),Mh、Uu+Mh和Ct在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敏感染性结果显示,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为慢性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应重视宫颈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防治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有益于预防慢性盆腔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Jia XH  Yang XL  Jia TJ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6):467-470
沙眼衣原体分泌性蛋白在沙眼衣原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质粒编码的蛋白pgp3(即pORF5)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由沙眼衣原体质粒编码的分泌性蛋白。pgp3在沙眼衣原体感染早期即可表达,在感染人群中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且人抗体对pgp3的识别具有高度的结构依赖性,对该蛋白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的作用及衣原体致病机制,以寻找更好的衣原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本文就沙眼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pgp3的生物学性质及其致病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沙眼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亿沙眼衣原体感染新发病例。研究表明CD4^+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在抵抗沙眼衣原体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者依照抗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特点,构建出许多候选疫苗,但都没有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近年研究发现,生殖道黏膜组织不仅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驻留着一些引人注目的免疫细胞,提示增强黏膜免疫可作为预防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潜在途径,是抵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免疫新策略。本文全面概述了黏膜免疫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并为今后研制沙眼衣原体疫苗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肺炎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30年代发现衣原体后,在很长时间内,人们认识到的衣原体只有两类:沙眼衣原体(ChlaopdiatTachomarts,CT)和鹦鹉热衣原体(Chlaapdiapsittaci,CP),并对它们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随着对衣原体认识的深人,新发现一种衣原体——肺炎衣原体(Chlaapdiapneumon。ae,Cwn).回生物学特性1.1发现与命名:1956年我国台湾小学生进行沙眼的疫苗检测时,从沙眼患者的结膜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衣原体,分离出的头两株分别命名为TW--183和AR--39,最初认为它是CT的一个株,并将此株统称为TWAR.进一步对衣原体的原体超微结构及DN…  相似文献   

15.
张瑾  杨正时 《微生物与感染》2002,25(3):30-31,35
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不断增加,其危害也越来越大。在欧、美等国和地区,由沙眼衣原体所致性传播疾病已超过淋病奈瑟菌而居首位。当前对沙眼衣原体的研究较多,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对沙眼衣原体抗原成分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分型、诊断、致病性、疫苗研究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满霉素在临床妇科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1 521例患者进行宫颈分泌物的培养检查.方法:共有80名患者被诊断出宫颈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并参与接受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治疗.结果:在接受美满霉素或强力霉素治疗的10 d后,所有沙眼衣原体的患者培养均为阴性,80%以上的支原体培养为阴性.即在治疗后的第11天到12周之间进行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培养.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在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中,在治疗结果上基本相同.美满霉素在妇科症状缓解方面较强力霉素略显优势.在观察中,有妇科症状的妇女几乎50%都与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有关.结论:对于一些具有一个以上性伴侣的患者,在没有妇科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建议进行常规的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沙眼衣原体是发展中国家致盲的主要病因和发达国家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沙眼衣原体分型研究,在血清学诊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沙眼衣原体分型技术的进展作了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中IFN—γ信号通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IFN γ诱导激活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中信号转导。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IFN γ作用于沙眼衣原体K型株感染的McCoy细胞引起蛋白激酶磷酸化及其对Jak1,Stat1p91诱导活化的浓度效应和时相特点。IFN γ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蛋白激酶的瞬时磷酸化 ;并在短时间内激活Jak1,Stat1p91,不同浓度作用下 ,5 μg/L时达最大活化 ;10min时活化程度最高。IFN γ可诱导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蛋白激酶磷酸化 ;并激活Jak1,Stat1p9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青海藏区沙眼患者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分别采集患者的单眼结膜和结膜囊拭子标本至1 mL样本保护培养基中。取50μL样本采用离心法感染BGM细胞,37°C培养72 h,连续传代3次,相差显微镜观察衣原体包涵体。对临床样本和分离株分别进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A序列分析。【结果】共采集了45例活动性沙眼患者的115份临床样本,其中54份样本为ompA PCR阳性,15份样本为沙眼衣原体培养阳性。ompA分析发现,青海藏区沙眼衣原体有3个不同的同源ompA变异株,均为基因B型,都包含有一个泌尿生殖道型沙眼衣原体特有密码子。分离株QH111L和QH111R分别来自编号111患者的左眼和右眼样本,它们ompA基因的可变区有一个非同义碱基差异。该碱基变异仅存在于111号患者的左眼样本中,说明QH111L可能是新出现的ompA突变体。【结论】青海藏区的眼型沙眼衣原体流行株为基因B型,至少存在3个不同的ompA变异株。从青海藏区分离培养了15株眼型沙眼衣原体,发现同一患者的左右眼样本中的沙眼衣原体有不同ompA。本研究为研制沙眼疫苗和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也将有助于理解沙眼的进化和传播。  相似文献   

20.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女性生殖道炎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在女性生殖道炎症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致病作用和临床特征,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诊治的目的。方法:对妇科门诊683例初诊为女性急性或慢性生殖道炎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M)培养和鉴定,及其所致生殖道炎症患者的临床特性、表现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683例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检测结果,确诊由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M)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症共计249例,占36.5%(249/683),沙眼衣原体感染者87例(12.7%),解脲支原体感染者205例(30.0%),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合并感染者43例(6.3%),淋球菌感染31例(4.5%),其中沙眼衣原体合并淋球菌感染者22例,解脲支原体合并淋球菌感染者5例。结论:在诊断女性生殖道炎症时,由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症不容忽视,尽管由这两种病原体所致炎症在临床表现上不具有明显的特征,但特定的病原学检查能非常有效地做出早期诊断,结合特异的防治能使本病彻底治愈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