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锁定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后,随着与土壤接触时间的延长,被锁定在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下降.锁定可能导致过高估计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影响修复技术的实施.锁定发生的内在机制主要源于粘土矿物、有机质及非水相液体的不可逆吸附和微孔束缚,而影响土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锁定的关键因素包括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湿度、温度、pH等).基于此,进一步阐明了目前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锁定机理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氯烃类污染物的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秀梅  周启星  王林山 《生态学杂志》2005,24(10):1204-1210
近年来,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氯烃类有机污染物在数量和种类上迅速增加,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效应日益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有关该类污染物的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环境科学与污染生态学学科等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焦点内容。为了对氯烃类有机污染物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首先对氯脂肪烃、氯苯和氯氟烃等三大类氯烃类污染源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其憎水性、挥发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对这些氯烃类有毒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以及在生物体内的浓缩、积累和放大行为进行了基于理论的探讨;在基于其QSARs分析的基础上,就这些化合物对鱼类的急性毒性、对视黄化合物和α-生育酚含量的影晌、可能的致畸和致突变效应以及对植物毒性效应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为今后氯烃类污染物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DOM)是生物活性和物理化学反应活性都很活跃的有机组分,主要通过疏水吸附、分配、氢键、电荷转移、共价键、范德华力等多种作用与有机污染物结合,提高溶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溶解度,改变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DOM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有双重性:一方面,DOM与有机污染物在土壤表面的共吸附可增加土壤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容量,促进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持;另一方面,DOM对有机污染物的增溶作用,有利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解吸,提高移动性.作为光敏剂,DOM能提高土壤中有机物的光解反应速率.在一定条件下,DOM也可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水解过程.DOM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与DOM和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介质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沈阳西部城市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和有机污染物在土地处理系统土壤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系统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在系统输出水中未被检出,少数重点有机污染物在系统输出水中的浓度也明显降低,其中苯、氯苯、1,2-和1,4-二氯苯、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γ-666等的含量已明显低于地面水水质标准建议值。系统对绝大多数重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95—100%,而不同重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0—3%。  相似文献   

5.
单甲脒等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环境的稳态平衡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单甲脒等20种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物化参数(Dow蒸汽压,水溶度,Doc和BCF)的估计,针对池塘和农田2个生态系统构建了稳态平衡逸度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模型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预测有机污染物在稳平衡条件下多介质环境中深度的分布有一定意义。对于大多数憎水机污染物,砂环境介质中含量水平的大小顺序则是水>土壤或沉积物>空气。上述两类有机染染物在责无旁贷是质听含量水平都具有如下的顺序:叶>根  相似文献   

6.
嗜热菌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污染物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嗜热菌具有高效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潜力.嗜热菌在高温条件下降解有机污染物,代谢速度快,嗜温杂菌的竞争减少,同时高温环境下一些难降解有机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可利用性大大提高,有机污染物可得到快速、彻底降解.因此,嗜热菌对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及有机物污染场地生物修复等意义重大.本文从嗜热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特点、温度的影响、降解途径、降解酶及其编码基因及工程应用等角度,介绍了嗜热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嗜热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菌种资源储备、技术策略及应用研发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有机污染土壤中菌根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土壤有机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修复方法存在局限性。菌根是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形成的共生体,能增强植物的逆境抗胁迫能力,对于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石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农药和酞酸酯等几类典型的有机污染土壤中外生菌根和丛枝菌根的作用;旨在说明利用菌根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是生物修复的一项重要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研究菌根的作用以及更好地运用菌根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城郊土壤有机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沈阳市城郊土壤中35种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土壤有机污染检出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沈阳市城郊土壤共检出了15种有机污染物;苯并(a)芘、六氯苯、滴滴涕和六六六的变异系数均大于l,其污染物浓度局部富集程度高,含量起伏变化大,土壤有机污染呈现“一多三少”的现象,即全区检出有机污染物的采样点多,检出的有机污染物种类较少,有机污染物含量少,且无超标点.受土壤包气带岩性影响,城郊土壤垂向上有机污染规律明显.土壤区域有机污染分布特征与城市土地利用功能一致性较高.分析了各类有机污染物含量和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防治城市土壤污染,进而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和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滩涂底栖动物有机污染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覃光球  严重玲 《生态学报》2006,26(3):914-922
底栖动物由于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再加上其移动能力较差、生活方式比较固定,而被广泛运用于滩涂有机污染的研究.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机污染物在底栖动物体内的分布特征及在底栖食物链中的动力学研究;(2)底栖动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生理响应研究;(3)污染物对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影响研究;(4)底栖动物在滩涂有机污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滩涂底栖动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累积具有选择性和季节波动性;有机污染物可以在底栖食物链中传递;底栖动物体内的有机污染物成分和含量可以有效地指示其生存环境的有机污染状况;底栖动物的混合功能氧化酶和抗氧化酶系统对体内有机污染物的累积产生积极的响应;有机污染物对底栖动物的免疫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并对遗传物质造成破坏;有机污染对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植物根系分泌物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形成是植物体代谢过程中重要的生理现象,为“植物-土壤”体系物质周转的重要环节.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对于了解陆地生态系统质能过程、碳氮收支平衡及提高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植物生理性状、土壤微生物、土壤物质周转及有机污染物降解影响等4个方面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生态效应进行综述,并从重金属含量、营养元素水平、土壤水分和光热条件、物种基因型、土壤微生物状况和外源有机污染物添加的角度综述了影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因素,旨在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生态效应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效应评估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ON THE CAUSES OF THE ZONING OF BROWN SEAWEEDS ON THE SEASHO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ah M.  Baker 《The New phytologist》1909,8(5-6):196-202
  相似文献   

17.
18.
ON THE CAUSES OF THE ZONING OF BROWN SEAWEEDS ON THE SEASHO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ON THE COVER     
正Cover Caption: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Os ZFP Auxi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lateral root development.In this issue,Cui et al.(pp.496–505)report in rice that OsZ FP as a C2HCtype zinc fi nger protein participates in IAA signal pathways to control lateral root development by interacting with cyclophili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