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D-L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突触素(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7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检测NSCLC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PD-L1、TTF-1、SYN表达。分析PD-L1、TTF-1、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PD-L1、TTF-1、SYN表达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PD-L1、TTF-1阳性表达升高,SYN阴性表达升高(P<0.05)。PD-L1、TTF-1、SYN表达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D-L1、TTF-1阴性患者的生存率分别高于PD-L1、TTF-1阳性患者,SYN阴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SYN阳性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D-L1阳性表达、TTF-1阳性表达、SYN阴性表达、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SCLC组织中PD-L1、TTF-1阳性表达升高,SYN阴性表达升高,并且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其在NSCLC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105(sCD105)、骨膜蛋白(Periostin)、胸苷激酶1(TK1)对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7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ⅢA-N2期NSCLC患者,根据术后3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4例和无复发组6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D105、Periostin、TK1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ⅢA-N2期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CD105、Periostin、TK1水平对ⅢA-N2期NSCL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血清sCD105、Periostin、TK1水平高于无复发组(P<0.05)。复发组纵膈淋巴结转移数、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数、N2多站转移、N2多区域转移、N2跨区域转移比例高于无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纵膈淋巴结转移数增加、N2跨区域转移和sCD105升高、Periostin升高、TK1升高为ⅢA-N2期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CD105、Periostin、TK1单独与联合预测ⅢA-N2期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771、0.787、0.917,三项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血清sCD105、Periostin、TK1水平升高为ⅢA-N2期NSCL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sCD105、Periostin、TK1对ⅢA-N2期NSCL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前列腺癌基因表达标记1(PCGEM1)、微小核糖核酸(miR)-129-5p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125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同期选取体检的7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采集两组静脉血,提取血清外泌体;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miR-129-5p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ncRNA PCGEM1与miR-129-5p的关系。并分析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miR-129-5p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NSCLC患者行5年随访,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预后情况,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PCGEM1、miR-129-5p对NSCLC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NSCLC组lncRNA PCGEM1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组,miR-129-5p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相对表达量与miR-129-5p表达呈负相关(r= -0.420,P<0.05)。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miR-129-5p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ncRNA PCGEM1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69.05%高于lncRNA PCGEM1高表达组35.53%,miR-129-5p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68.09%高于miR-129-5p低表达组33.8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TNM分期III期、有淋巴结转移、lncRNA PCGEM1高表达、miR-129-5p低表达为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lncRNA PCGEM1、miR-129-5p联合检测对NSCLC预后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预测价值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lncRNA PCGEM1表达上调、miR-129-5p表达下调,二者表达与NSCLC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NSCLC预后不良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究lncRNA DGCR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86例,在手术期间从患者获得肿瘤和非肿瘤的肺癌旁组织样本。采用qRT-PCR测定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DGCR5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DGCR5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lncRNA DGCR5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lncRNA DGCR5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ncRNA DGCR5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体积、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发现lncRNA DGCR5高表达组中位OS及中位DFS分别显著高于lncRNA DGCR5低表达组(P<0.05)。低分化程度、II+ IIIa临床分期、N1-N3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及lncRNA DGCR5 低表达均与NSCLC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相关。结论:LncRNA DGCR5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降低,NSCLC患者血LncRNA DGCR5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及预后具有相关性。LncRNA DGCR5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NSCLC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叉头框蛋白P3(FOXP3)、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大鼠肉瘤蛋白活化因子2(RASAL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乳腺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FOXP3、HMGA2、RASAL2表达,分析FOXP3、HMGA2、RASAL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FOXP3、HMGA2、RASAL2表达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FOXP3、HMGA2阳性表达率升高,而RASAL2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FOXP3、HMGA2、RASAL2表达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FOXP3、HMGA2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FOXP3、HMGA2阴性患者,RASAL2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RASAL2阴性患者(P<0.05)。TNM分期Ⅲ期、FOXP3阳性表达、HMGA2阳性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RASAL2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FOXP3和HMGA2阳性表达率升高,而RASAL2阳性表达率降低,FOXP3和HMGA2阳性表达以及RASAL2阴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并且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配对相关同源框蛋白1(PRRX1)、血管抑制蛋白1(VASH-1)与微血管密度(MVD)、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辽宁省金秋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56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RRX1、VASH-1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MVD计数。比较PRRX1阳性表达组/阴性表达组、VASH-1阳性表达组/阴性表达组MVD计数。分析PRRX1、VASH-1与NSCLC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RRX1、VASH-1阳性/阴性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患者癌组织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与PRRX1阴性NSCLC患者相比,PRRX1阳性NSCLC患者癌组织MVD降低,与VASH-1阴性NSCLC患者相比,VASH-1阳性NSCLC患者癌组织MVD升高(P<0.05)。与TNM I~II期、无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的癌组织相比,TNM Ⅲ A期、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PRRX1阳性组3年总体生存率(OS)、3年无病生存率(DFS)高于PRRX1阴性组(P<0.05),VASH-1阴性组3年OS、3年DFS高于VASH-1阳性组(P<0.05)。结论: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lncRNA SLC2A1反义RNA 1(SLC2A1 antisense RNA 1,SLC2A1-AS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卵巢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卵巢癌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多个数据库中的卵巢癌样本信息及其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分别探究SLC2A1-AS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和划痕实验探究SLC2A1-AS1的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寻找SLC2A1-AS1影响卵巢癌恶性进程的可能机制。结果:基于多个数据库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RT-qPCR验证发现SLC2A1-AS1在卵巢癌中异常低表达,且SLC2A1-AS1低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SLC2A1-AS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基于GO和KEGG分析,发现SLC2A1-AS1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组分以及ECM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路抑制卵巢癌的恶性进程。结论:SLC2A1-AS1可能作为一种关键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抑制着卵巢癌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periostin蛋白、肌钙蛋白(troponin I,cTnI)、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pe ptide,BNP)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室壁应力(mean wall stress,MWS)的相关性及其对扩张性心肌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89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和同期体检79例健康者作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均检测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水平以及MWS变化。随访患者出院一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以及MW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水平与MWS均为正相关(r=0.619,0.428,0.665;P<0.05);预后良好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以及MWS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分别用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MWS评估患者预后AUC相应值为0.973、0.702、0.803、0.802,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分别联合MWS评估患者预后相应的AUC值为0.984、0.810、0.857。结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及BNP水平与MWS及疾病预后相关,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及BNP分别联合MWS对疾病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00例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Framingham评分将研究组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的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β2-MG、Scr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相关性。结果: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心血管病风险组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较低风险组明显升高(P<0.05);预后情况不同,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预后良好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者,预后情况越好,β2-MG、Scr表达水平越低;高危组较低危组代谢综合征比例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表达水平高(P<0.05);Framingham评分、β2-MG、Scr是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正相关。结论: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A(KIF2A)、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C(KIF2C)、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0A(KIF20A)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106例,取其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NSCLC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间的关系。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NSCLC癌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 A 期NSCLC癌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I、II期NSCLC癌组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SCLC癌组织中KIF2A mRNA表达与KIF2CmRNA、KIF20A mRNA表达呈正相关,KIF2C mRNA表达与KIF20A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KIF2A mRNA低表达组、KIF2C mRNA低表达组、KIF20A mRNA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4.78%,86.27%,81.48%)显著高于KIF2A mRNA高表达组、KIF2C mRNA高表达组、KIF20A mRNA高表达组(59.62%,55.32%,59.09%)(P<0.05)。结论:KIF2A、KIF2C、KIF20A mRNA在NSCLC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与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2例NSCLC患者(NSCLC组)、5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50例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MIC-1、chemerin水平,分析血清MIC-1、chemerin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血清MIC-1、chemerin水平N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血清MIC-1、chemerin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患者血清MIC-1、chemerin水平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MIC-1水平与NSCLC患者年龄、目前吸烟、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复发或转移、生存状态有关(P0.05),chemerin水平与NSCLC患者目前吸烟、TNM分期、复发或转移、生存状态有关(P0.05)。高MIC-1水平患者生存率低于低MIC-1水平患者(P0.05),高chemerin水平患者生存率低于低chemerin水平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C-1、chemerin、TNM分期与NSCLC不良预后独立相关。结论:血清MIC-1、chemerin水平与NSCLC患者部分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相关,可作为早期NSCLC患者预后预测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微小核糖核酸(miRNA)-1179、miR-1182表达与缺口(Notch)信号通路、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8例NSCLC患者,收集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1179、miR-1182和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分析miR-1179、miR-1182表达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NSCLC组织中miR-1179、miR-1182表达均值分为高、低表达组,采用K-M法绘制不同miR-1179、miR-1182表达NSCLC患者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组织中miR-1179、miR-1182表达降低,Notch受体1(Notch1) 信使核糖核酸(mRNA)、Notch2 mRNA、Notch3 mRNA、Notch4 mRNA表达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组织中miR-1179、miR-1182表达与Notch1 mRNA、Notch2 mRNA、Notch3 mRNA、Notch4 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miR-1179、miR-1182表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18例NSCLC患者随访3年,失访5例,3年总生存率为55.75%。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1179、miR-1182高表达组总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为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179、miR-1182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NSCLC组织中miR-1179、miR-1182低表达,与Notch信号通路、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miR-1179、miR-1182表达可能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生成素养蛋白2(Angptl-2)表达水平及其与骨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包括Luminal A型50例、42例Luminal B型(HER-2阴性)42例、HER-2过表达型16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20例,并分析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IGFBP-3、Angptl-2表达水平;随访24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血清IGFBP-3、Angptl-2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TNBC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TNBC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相比,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IGFBP-3表达水平较低,Angptl-2表达水平较高(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TNBC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3.46%、38.46%、23.08%、25.00%。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清IGFBP-3、Angptl-2均是影响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IGFBP-3异常高表达提示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不良预后,而Angptl-2表达水平与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呈正相关性(P<0.05)。针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预测中,血清IGFBP-3、Angptl-2、IGFBP-3+Angptl-2均呈现AUC>0.75。结论:血清IGFBP-3、Angptl-2可作为HER-2过表达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还可根据血清IGFBP-3、Angptl-2表达水平预测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NSCLC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良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的表达,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CE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YFRA21-1、VEGF及CEA水平均高于良性对照组(P0.05)。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高于腺癌患者,CEA水平低于腺癌患者(P0.05),鳞状细胞癌患者和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NM分期为III-IV期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水平均明显高于I-II期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与VEGF、CEA呈正相关(r=0.512,0.423,P=0.000,0.000),VEGF与CEA呈正相关(r=0.452,P=0.000)。结论:NSCLC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呈高表达,且CYFRA21-1、CEA与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有关,VEGF与TNM分期有关,且三种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p21激活激酶(PAK)4、PAK5蛋白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收集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AK4、PAK5和EMT相关蛋白[E-钙粘蛋白(E-Cad)、N-钙粘蛋白(N-Cad)和波形蛋白(VIM)]表达。分析PAK4、PAK5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与EMT相关蛋白的相关性。根据NSCLC组织中PAK4、PAK5表达分为阳性/阴性表达组,采用K-M法绘制PAK4、PAK5阳性/阴性表达NSCLC患者的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PAK4、PAK5、N-Cad、VIM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组织PAK4、PAK5与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与N-Cad、VIM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均<0.001)。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PAK4、PAK5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NSCLC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56.00%(56/100)。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AK4、PAK5阳性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A期、淋巴结转移和PAK4、PAK5蛋白阳性表达为NSCL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组织PAK4、PAK5蛋白表达升高,与EMT、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可能成为NSCLC诊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miR-17和miR-204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NSCLC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7例NSCLC患者(观察组)和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血浆中miR-17和miR-204表达,分析血浆miR-17、 miR-204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miR-17、 miR-204对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miR-17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miR-204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miR-1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miR-204表达与TNM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7、 miR-204预测 NSCLC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0.836。miR-17、miR-204两指标的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36%(42/47)、92.86%(65/70)。结论:NSCLC患者血浆miR-17、miR-204均存在异常表达,且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有关,可能作为NSCLC患者预后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