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左旋多巴的合成与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左旋多巴 (L DOPA)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药物。L DOPA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从植物中提取和微生酶物转化等 ,其中利用微生物的酪氨酸酚解酶以邻苯二酚、丙酮酸和氨为底物合成L DOPA被证明是一种最经济且最有前途的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效菌株。左旋多巴的提取有多种方法 ,其中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晶种使多巴从反应体系中析出 ,除去菌体和杂质 ,再进行重结晶可得到纯度较高的多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口服水解蛋白是一种口服的混合氨基酸制剂,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应用后不需要消化液的作用便可从肠道吸收,以补充体内缺少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效果显著,是药物也是营养品,可广泛用于医疗、食品、农业、化妆品工业等谐方面。我国某些药厂,在用猫豆[Mucuna cochinchinensis(Lour)A.Cheval]生产左旋多巴过程中,有大量猫豆渣未被综合利用。经过提取左旋多巴后的猫豆渣营养丰富,含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多巴胺是多种天然抗氧化药物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在人体内作为神经递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常用于多种类型休克的临床治疗。目前,通过微生物合成技术已经实现了多巴胺的从头合成,但是合成效率很低。针对该问题,在左旋多巴 (l-DOPA) 大肠杆菌工程菌基础上,利用不同拷贝数质粒表达野猪Sus scrofa来源的多巴脱羧酶基因Ssddc,实现了葡萄糖到多巴胺的生产。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巴胺合成效率,从100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出5个多巴脱羧酶基因进行测试,其中来源于人Homo sapiens多巴脱羧酶基因Hsddc的工程菌摇瓶发酵的多巴胺产量最高,达到3.33 g/L;而来源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多巴脱羧酶基因Dmddc的工程菌摇瓶发酵的左旋多巴残余量最低,仅有0.02 g/L;这两株工程菌分批补料发酵表明,多巴胺的产量可以分别达到13.3 g/L和16.2 g/L,左旋多巴残余量分别是0.45 g/L和0.23 g/L。将多巴脱羧酶基因Dmddc和Ssddc分别整合到基因组上,获得遗传稳定的工程菌,在分批补料发酵条件下,多巴胺产量最高达到17.7 g/L,是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1L-酪氨酸L-酪氨酸主要用作配制氨基酸大输液,同时也是合成L-多巴等药物的原料,在化妆品上用于制作染发剂及生化试剂,在饲料上,用于珍贵动物的饲料添加剂等。现有的生产工艺,在国外,有发酵法,也只是处于小试、中试,由于此法生产成本高,加上技术不成熟,目...  相似文献   

5.
1L-酪氨酸L-酪氨酸主要用作配制氨基酸大输液,同时也是合成L-多巴等药物的原料,在化妆品上用于制作染发剂及生化试剂,在饲料上,用于珍贵动物的饲料添加剂等。现有的生产工艺,在国外,有发酵法,也只是处于小试、中试,由于此法生产成本高,加上技术不成熟,目...  相似文献   

6.
<正> 前言左旋多巴(L-dopa)是一种在医药卫生,保健美容等诸多方面有着显著功效的氨基酸,它的生产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条途径来获得 L-DOPA,二者相比,后者更加简单、方便。国内有人从植物中提取L-DOPA,但由于受到原料来源限制,产量小。与从植物中提取多巴相比,利用微生物来发酵生产 L-DOPA 有着生产周期短、易培养、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利用微生物生产多巴是一种经济且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恩他卡朋(levodopa/carbidopa combined with entacapone,LC+E)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2例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C)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恩他卡朋(LC+E)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的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UPDRS-I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UPDRS-III运动能力评分显著下降,而UPDRS-VI SCHWABENGLAND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变化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PDRS-I精神、行为、情绪和Hoehn与Yahr分级均无显著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恩他卡朋可明显缓解PD症状,疗效优于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治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BL21(pTrc-gsh)与酵母耦联合成谷胱甘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谷胱甘肽 (GSH)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内 ,有参与氨基酸的跨膜运输、维持细胞的还原状态等重要生理功能 ,在临床、保健品、食品等行业有广泛用途 ,如 :重金属解毒、抗氧化延缓衰老等 ,我国基本靠进口。开发高效、低成本的GSH生产工艺势在必行。谷胱甘肽的制备有化学合成法[1 ] 、提取法[2 ] 、微生物发酵法[3] 、酶法[4] 等。由于酶法合成GSH的产率高、后续的分离提取较简单而倍受关注。它是以ATP为能量供体、由γ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GSHI)和谷胱甘肽合成酶 (GSHII)连续催化合成的 :谷氨酸 半胱氨酸 A…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猫豆中左旋多巴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海滨  许学健  奉建芳   《广西植物》1994,14(3):293+394-398+299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猫豆中主旋多巴[Levodopa]的含量。考察了加样回收率为98.70%,变异系数为1.99%。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法还原氯代苯乙酮制备手性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性醇是合成手性药物、农业化学品、香料和液晶等物质的重要中间体[1] 。 2 1世纪是手性药物发展迅速的时代 ,手性醇合成方法的成熟与改进对于手性药物的合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光学活性的苯乙醇及其衍生物可用于合成手性药物 ,如 :L 氯丙那林、R 沙丁胺醇[2 ] 、R 肾上腺素、S 心得安、S 舒喘宁、S 氟西汀和R 托莫西汀[3,4 ] 等。目前 ,生产手性醇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法两种[5] 。利用微生物中酶的立体选择性能够合成一些化学方法难以合成的手性中间体[5] 。化学法中采用的反应体系一般为有机溶剂 ,而微生物法采用水相体系 ,微…  相似文献   

11.
陈桂初   《广西植物》1988,(4):359-362
川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猫豆中主旋多巴的含量,可以排除无关杂质吸收的干扰,省去复杂的分离提取步骤。试验结果表明:相关系数达0.9999,平均回收率101.5%,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信息库     
1.由光滑球拟酵母从葡萄糖发酵生产丙酮酸 丙酮酸是代谢途径巾重要的有机酸。它是许多药物合成的原料和动物细胞培养的重要成分,它还是酶法合成L-色氨酸,L-酪氨酸,L-二羟苯丙氨酸等氨基酸的底物。许多酵母,如酵母属,球拟酵母属,毕赤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和丝孢酵母属中,用羟基硫胺素(硫胺素类似物)的休眠细胞法都可以筛选到产丙酮酸的菌株。在初筛中,酵母属菌株产丙  相似文献   

13.
L-高苯丙氨酸(L-homophenylalanine,L-HPA)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天然氨基酸,是合成治疗高血压的普利类药物等的关键中间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L-高苯丙氨酸的合成主要依赖于化学法,但化学合成L-高苯丙氨酸具有原料昂贵、步骤繁琐和污染严重等缺点,限制了广泛应用。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对L-高苯丙氨酸的酶法生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酶法合成L-高苯丙氨酸的工艺,包括脱氢酶法、转氨酶法、海因酶法和脱羧酶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酶法合成L-高苯丙氨酸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最终实现L-高苯丙氨酸的酶法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 前文[1]对嗜麦芽假单胞菌生产左旋多巴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为了从发酵液中获得纯净产品,本文对左旋多巴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我们采取乙酸乙酯去杂质法、粉末状活性炭脱色法、颗粒状活性炭柱法、HD—I型树脂脱色法来提取左旋多巴,经过比较,认为活性炭脱色法效果较好,采用该法提取左旋多巴,回收率达64%,并获得针形及块状结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由于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其药物浓度波动刺激易引起异动症,本实验旨在制备突释小,药物释放浓度稳定的左旋多巴甲酯微球制剂。方法:将左旋多巴甲酯用复乳法包裹于PLGA微球内,采用C18反相色谱研究药物包封率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通过调节药物浓度和不同高分子组合筛选出突释小,包封率高且缓慢释放的处方。结论:左旋多巴甲酯包裹于PLGA能实现理想的缓释效果,降低药物浓度波动,为后期药效学实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由于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其药物浓度波动刺激易引起异动症,本实验旨在制备突释小,药物释放浓度稳定的左旋多巴甲酯微球制剂。方法:将左旋多巴甲酯用复乳法包裹于PLGA微球内,采用C18反相色谱研究药物包封率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通过调节药物浓度和不同高分子组合筛选出突释小,包封率高且缓慢释放的处方。结论:左旋多巴甲酯包裹于PLGA能实现理想的缓释效果,降低药物浓度波动,为后期药效学实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发酵法生产D-核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D-核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物质,可用于合成维生素B2,风味提高剂以及多种核酸药物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化学合成法存在污染公害,故近年来各国相继研究微生物发酵法生产D-核糖,并致力于工业化生产。本文对国内外D-核糖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对D-核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青海蚕豆中左旋多巴和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测量22批样品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原花青素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54nm。采用HPLC法检测蚕豆中L-多巴含量:色谱柱:汉邦ODS-2(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mol/L冰醋酸溶液(5∶95);流速:0-8 mL/min;测定波长:280 nm;柱温:25/3℃;进样量:20μL。结果:原花青素在75~37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L-多巴在75~37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青海蚕豆中左旋多巴和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RNA相关研究发展迅速,从质和量两方面对RNA合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NA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和酶法合成两种。目前已商业化的RNA化学合成法能够实现长度小于90个碱基的RNA合成,但合成费用相对较高,使许多研究难以展开。相对于化学合成,酶法合成具有效率高、条件温和的特性,能够合成长序列,是一种高效、低耗的RNA合成方案。酶法合成的技术流程包括转录和加工两步,其中转录的模型主要分为线性转录和滚环转录两种,不同的模型产生的初始转录产物特性不同,需要采用相应的加工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才能获得准确的目的 RNA产物。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地研究探索RNA的酶法合成,发现并构建了多种转录模型和初始转录物的加工方案,将从酶法合成RNA的转录模型和加工技术的原理、特点和问题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后续酶法合成RNA的进一步研究和选择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白化病(albinism)是一种遗传性皮肤及其附属器色素缺乏的疾患,是由于黑色素的代谢障碍或缺陷所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它使皮肤、毛发、眼的色素减少或消失,呈现出白化性状。正常时,体内黑色素由黑素细胞合成,黑素细胞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器,称为黑素小体(melansome),它且有含铜的酚氧化酶(即酪氨酸酶)。这种酶能催化酪氨酸羟化为多巴。多巴脱氢变成多巴醌。经一系列非酶促反应,最终生成吲哚醌。细胞内的多巴醌、吲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