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宜昌市的2999名献血员,594名自然人群的血清进行了抗-HCV、HCVRNA检测,结果表明,献血员中抗-HCV阳性23例,阳性率为0.77%。其中宜昌、巴东分别为0.73%和0.76%,沙市为0.83%。地区、性别、城乡之间抗-HCV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参照以往文献报导,此阳性率比国内报导的低,与国际的相一致。594名自然人群抗-HCV结果均为阴性,献血员与自然人群之间抗-HCV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20例抗-HCV阳性者中检出HCV RNA阳性6例,占30%(6/20),占受检献血员的0.20%(6/2999),比武汉(0.80%)低4倍,地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初步确认:宜昌市献血员中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低于国内某些大中城市、宜昌市(含七县二市)巴东县、沙市市是丙型病毒性肝炎低感染区。但存在无症状病毒血症携带者传染源。  相似文献   

2.
3.
4.
在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HCV的依赖于RNA的RNA多聚酶(RNAdependentRNApolymerase,RdRp,NS5B蛋白)。以HCV正、负链RNA3′末端的序列为模板,体外研究NS5B蛋白催化的RNA合成。结果显示,正链RNA在体外不能指导RNA合成,而负链RNA模板可以产生一条全长的正链RNA产物,表明NS5B对负链RNA具有模板特异性。NS5B对负链RNA的特异性在模板竞争性实验中得到进一步证实,正链RNA的存在和竞争对以负链为模板的RNA合成没有影响。这样,就合理解释了在HCVRNA复制时正链RNA的数量远比负链RNA多这一问题。同时,本实验的结果也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或其它细胞因子参与以正链RNA为模板进行的RNA合成,以及有关负链RNA模板特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HCV NS5B蛋白对HCV RNA的模板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HCV的依赖于RNA的RNA多聚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NS5B蛋白).以HCV正、负链RNA 3′末端的序列为模板,体外研究NS5B蛋白催化的RNA合成.结果显示,正链RNA在体外不能指导RNA合成,而负链RNA模板可以产生一条全长的正链RNA产物,表明NS5B对负链RNA具有模板特异性.NS5B对负链RNA的特异性在模板竞争性实验中得到进一步证实,正链RNA的存在和竞争对以负链为模板的RNA合成没有影响.这样,就合理解释了在HCV RNA复制时正链RNA的数量远比负链RNA多这一问题.同时,本实验的结果也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或其它细胞因子参与以正链RNA为模板进行的RNA合成,以及有关负链RNA模板特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HCV抗原表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查找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用软件Lasergene中的EditSeq将来自中国河北株mRNA序列翻译为氨基酸序列,尔后用程序Protean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对HCV各区段的B细胞抗原指数进行预测。同时又在两个网站对中国汉族人中频率较高的HLA基因型进行CD8和CD4T细胞表位预测。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对于HCV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证实在献血员中筛查献血员HC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必要性,对500名献血员进行血清抗-HCV检测,阳性14例(28%),弱阳性16例(32%),对16例弱阳性供血者加查HCVRNA,7例阳性。提示,对供血者常规筛查HCV血清标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RT套式PCR检测血浆HCV RNA及与抗HCV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微量血清热变性法提取核酸,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 PCR)检测血浆HCV RNA,并与抗HCV ELISA检测结果比较,对HCV RNA阳性标本进行HGV RNA的筛查.结果在32例抗HCV阳性和20例抗HCV阴性血浆中,HCV RNA分别检出18例和2例,总符合率为70%,20例HCV RNA阳性者中有2例合并感染HBV,1例合并感染HGV.证明血浆样本中抗HCV与HCV RNA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对1587名献血员进行了抗-HCV检测,总阳性率5.60%,在不同职业中农民较高,占6.72%,30岁以上为12.76%。我站自改进采浆工艺,严格使用一次性消毒器具后,未发现HCV交叉感染。职业献血者抗-HCV阳性率高达35.48%,易造成输血后HCV感染。对HCV感染OD值阳性30人又进行4-6个月的观察复测,其中16人OD值下降,6人上升,认为OD值的变化与自限性HC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抗原捕捉ELISA方法检测了HCV感染者血清中抗-HCVIgG抗体轻链Κ和λ的比值,发现所检测的抗HCV-NS4、抗HCV-CP1和抗HCV-CP2抗体轻链的表达呈现明显的偏斜,65例抗HCV阳性者中63例(占96.9%),至少一种抗HCV抗体К/λ偏离了正常1∶1的比值,尤以λ链较多,分别占65.6%、89.9%和70.2%,但任何一个HCV感染者血清抗-HCV抗体既可能是Κ链占优势,也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所导致的传染性肝病,呈现世界性流行态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于病毒自身高度突变,以及广泛高效的细胞培养体系和合适的小动物模型缺乏,目前尚无可有效预防的疫苗。自1989年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首次被确定以来,Con1(1b)亚基因组复制子和JFH1(2a)毒株细胞培养体系相继建立。以此为工具,HCV生活周期多个关键环节得以阐明。近年来,研究者在Con1亚基因组复制子、JFH1和J6/JFH1细胞培养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出多个基因型和亚型的复制子和细胞培养体系。不同的体系在HCV复制与致病机制研究、抗病毒药物筛选方面,具有不同的用途及优缺点。针对HCV复制子与细胞培养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为HCV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HBV和HCV的合并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是病毒性肝炎的常见形式。本文就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病毒间相互作用、临床致病、治疗预防等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也是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诱因。在HCV感染过程中,伴随着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激活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ISG)的持续表达,且有HCV独特的免疫逃逸和免疫细胞的功能损伤。现就HCV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持久性引发慢性肝病疾病,并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对HCV的治疗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所以开发新型抗HCV药物迫在眉睫。抗HCV药物筛选的细胞模型,如复制子系统、假病毒系统、细胞培养系统,动物模型,如黑猩猩、uPA-SCID小鼠等,取得了快速的进展,并推动丙型肝炎的研究和抗HCV药物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的样本来源和处理,引物的设计,合成和选择等问题;重点介绍了蛋白酶K消化法,聚乙二醇沉淀法,异硫氰酸胍一步法,硅凝胶提取法和直接捕获法提取HCV RNA的5种方法,以及一步PCR法,常规RT-巢式PCR,直接RT-巢式PCR,化学修饰的RT-巢式PCR,联合PCR,双温PCR和定量竞争性PCR等7种PCR方法检测HCV RNA,用PCR检测HCV RNA方法的标准化以及检测HCVRNA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定量方法-bDNA信号放大技术检测HcVRNA。  相似文献   

17.
对1587名献血员进行了抗-HCV检测,总阳性率5.60%,在不同职业中农民较高,占6.72%,30岁以上为12.76%。我站自改进采浆工艺,严格使用一次性消毒器具后,未发现HCV交叉感染。职业献血者抗-HCV阳性率高达35.48%,易造成输血后HCV感染。对HCV感染OD值阳性30人又进行4-6个月的观察复测,其中16人OD值下降,6人上升,认为OD值的变化与自限性HC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系统研究了通过霍乱毒素B亚基与HCV的4个抗原决定簇进行基因融合所表达的12种融合蛋白中HCV抗原决定簇的反应原性,探索了以融合蛋白为抗原,进行抗-HCV检测的途径。结果表明,多数融合蛋白中HCV抗原决定簇均能与对应的HCV抗体结合。以融合蛋白95082为抗原研制的抗-HCV ELISA试剂检测122名献血员血清,结果与美国雅培公司抗-HCV ELISA试剂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经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其特异性、灵敏度、精密性及稳定性均达到国家卫生部抗-HCV ELISA试剂的暂行检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全世界有估计约为1 7亿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至少有三家药物公司现在用细胞培养和动物试验方法鉴定了一些化合物,它们能使关键的HCV蛋白酶失活.正如即将出版的Nature所报道的,有一种HCV蛋白酶抑制剂在人体内可减缓HCV的复制而无任何明显的副作用.这种特殊的蛋白酶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只用了少数几天,问题在于如果病人长期使用是否是安全的.这种有效的抗HCV新药完全与HCV蛋白酶相结合,这种HCV蛋白酶称为非结构性蛋白3(NS3) .为了使HCV得以复制,NS3必须由较大的病毒蛋白分裂为小的、功能性的片段.该蛋白酶也干扰人体与干扰素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