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urpos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ynomorium total flavone on the depression model of perimenopausal rat and to analyze the 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ynomorium total flavone on depression of rat with perimenopausal syndrome.MethodDuplicate the model of rat with 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based on the combined method of incomplete castration and chronic stimulation, and keep drug administration for 35d. And then measure related behavior indicators and the change of biochemical index level in serum and brains; measure the estrogen/androgen receptor (ER/AR) in related tissues and the ERmRNA expression in hypothalamus.ResultIt can be seen that cynomorium total flavo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ehavior indicators of rat with 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obviously or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level of related biomedical indexes in serum and brains of perimenopausal depressed rat; obviously or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ER/AR in related tissues of perimenopausal depressed rat; obviously or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ERmRNA expression in hypothalamus.ConclusionCynomorium total flavone can adjust 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 by increasing E2, and make related biomedical indexes and hormone receptors tend to be normal, so as to relieve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and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with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2.
An examination of four species of Cirsium disclosed the presence of two new flavonoids in C. lineare. The structure of one was 5,4′-dihydroxy-6,7,3′-trimethoxyflavone (cirsilineol) 4′-monoglucoside and the other 5,3′,4′-tri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 (cirsiliol) 4′-monoglucoside. Luteolin 7-glucoside was found in C. suffultum, and pectolinarin and linarin in C. kamtschaticum and C. pectinellum.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HPLC法对不同生长周期的罗汉果鲜果中罗汉果甜甙V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总结出罗汉果中罗汉果甜甙V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坐果50d后,罗汉果甜甙Ⅴ的增加比较快,80d后,罗汉果甜甙Ⅴ的含量趋于稳定;随着生长周期的增加,罗汉果总黄酮的含量增加,40~50d中增长最快,坐果约50d后达到最高值,从60d开始总黄酮的含量迅速下降到20d水平,然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5.
香水莲花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L-酪氨酸为底物,从马铃薯中提取酪氨酸酶,以熊果苷为阳性对照,采用比色法测定了香水莲花醇提物、水提物及总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以探讨香水莲花醇提物、水提物及总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总黄酮提取物、醇提物、水提物,说明其有效成分为醇溶性物质;总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源美白剂,应用于化妆品行业。  相似文献   
6.
从玉米须60%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1)、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7-O-β-葡萄糖苷(2)、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苷(3)、L-鼠李糖(4)、豆甾-4-烯-3β,6β-二醇(5)、7α-羟基谷甾醇(6)、7β-羟基谷甾醇(7)、胡萝卜苷棕榈酸酯(8)、大豆脑苷I(9)、7α-羟基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10)、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1)、棕榈酸(12)、胡萝卜苷(13)和β-谷甾醇(14),其中化合物1、4和7~12为首次从玉米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藏东瑞香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对藏东瑞香(Daphne bholua)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并与已知化合物数据作比较,它们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芫花素(2)、芫花素5-O-β-D-葡萄糖苷(3)、3'-羟基-芫花素(4)、3'-甲氧基.芫花素(5)、异新狼毒素(6)、Genkwanol B(7)、Oleo-daphnone(8)、阿魏醛(9)、香草醛(10)、对羟基苯甲酸乙酯(n)移谷甾醇(12)。所有这些化合物都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8.
烈香杜鹃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烈香杜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五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其中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烈香杜鹃素I和烈香杜鹃素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药物成分的数量遗传分析及多性状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收集国内银杏优良无性第87个,探讨叶内黄酮及内酯的遗传规律并筛选高药物成分的叶用品种。结果表明,银杏叶黄酮的遗传力(h^2),遗传变异系数(GCV)等遗传参数都是无性系>性别>种源。雄株叶内黄酮σg^2,h^2,GCV和△G‘大于雌株。雄株内有黄酮含量最高的无性系,而雌株内有内酯含量最高的无性系。含有结果性状的多性状选择指数,指数遗传力Hi^2,选择数与性状基因型值的相关riY^2,选择指数的效率E1及相关遗传进度的比较效率CGS‘均较单性状选择和不含结果性状的多性状选择高。银杏叶用品种更适于直接或指数选择。采用Wricke等方法对基因稳定性进行评价,筛选出4个高黄酮和高内酯无性系,黄酮含量大于2%,内酯大于0.3%。  相似文献   
10.
荆芥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药荆芥原名假苏 ,始载于《本经》,列入下品 ,为唇形科植物裂叶荆芥 (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Briq)和多裂叶荆芥的茎叶和花穗。民间用于治疗祛风、解表、透疹和止血。近年研究表明荆芥具有解热降温、镇静、镇痛、抗炎、止血、抑制心肌收缩、祛痰平喘、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目前从荆芥中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酚类、酸类、黄酮类化合物 ,穗状花序含有单萜类化合物 ,荆芥挥发油主要含有胡薄荷酮和薄荷酮等化合物 ,具有特殊的香气[1] 。微波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微波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效率高等特点。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