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5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植物名称 大野芋(Colocasia gigantea). 2材料类别 叶片、叶柄和嫩茎(带腋芽更好). 3培养条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1)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 NAA 0.1 mg·L-1(单位下同) 6-BA1.0;(2)壮苗培养基:MS NAA 0.1 6-BA 0.1;(3)生根培养基:MS NAA 1.0.上述培养基均加0.75%琼脂和3%葡萄糖,pH为6.0.培养温度(25 2)℃,光照度2 500~4000lx,光照时间12~14h·d-1,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  相似文献   
3.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当前,针对藤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力的研究较少。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1个种群的15个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并结合气候、土壤因子来解释叶性状变异。比较叶片性状在局域和区域尺度上的种内变异程度,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环境因子对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局域尺度上,永瓣藤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0%-22.5%,其中,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叶片碳含量变异最小。永瓣藤叶片形状随纬度上升而变得宽且圆。叶片磷含量相对较低,永瓣藤的生长可能受到了磷限制。土壤与气候因子是叶片性状的重要驱动因素,解释了25%-97%的叶片性状变异。在温度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永瓣藤叶片趋向于的慢速生长的保守策略。总体来说,永瓣藤叶片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的种内变异和性状组合,并与气候、土壤因子相互作用,适应当前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5.
海仙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仙花开花初期,花内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增高,而pH值较高,花青素含量却很低,从淡红花开始,PH值开始降低,而花青素含量急剧增加,还原糖与蛋白质含量亦降低,花萎蔫时达最低,而氨基酸含量却一直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开始时缓慢增国,花萎蔫时迅速升高。花相对透性值的变化与此类似。  相似文献   
6.
Effects of leaf shape plasticity on leaf surface tempera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2):202
干旱区植物叶片形态可塑性是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的重要生存策略, 但目前仍缺乏直观的数据予以证明。该研究应用热成像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 同步测定真实叶片与模拟叶片的叶温、形态及风速、辐射和温度等环境参数。研究结果显示: 在干旱、高温环境下, 除了蒸腾, 叶片形态变化也是调控叶温的重要因子。干旱区植物叶片变小, 有利于加速叶片与环境的物质及热量交换, 从而达到降低叶温的目的。样地数据显示, 在高温、低风速环境下, 叶片宽度每减少1 cm, 叶片表面温度降低约2.1 ℃, 而模拟叶片叶宽度每减少1 cm, 叶片表面温度降低0.60-0.86 ℃。该研究对深入理解植物生存策略与环境适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高怡  施联蓉 《动物学报》1990,36(3):310-314
本实验结果表明:衰老大鼠(26—27月龄)尾壳核多巴胺(DA)神经末梢膨体较成年组(3—4月龄)明显减少,而单个膨体内DA含量较成年组显著增多,提示纹状体DA系统在衰老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代偿机制。本文对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研究强抗逆植物沙冬青Am NAC3转录因子基因在抗旱性和抗寒性中的功能,首先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该基因进行了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室内培养的沙冬青幼苗中,Am NAC3有一定量的基础表达,在干旱胁迫下其转录水平明显上调,而在低温胁迫下其表达上调较弱。然后利用5'RACE技术获得该基因的5'端序列及全长cDNA序列,并利用RT-PCR方法克隆到其全长编码区(846bp)。将编码区片段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上,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基因拟南芥。进一步分析表明,转基因拟南芥对于干旱和低温胁迫的抗性表型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但其离体叶片的失水率和气孔开度均大于野生型。此外,转基因幼苗中气孔开闭相关基因ABI1和ABI2的表达量降低。这些结果表明,Am NAC3可能主要在响应干旱胁迫和调节气孔开闭及叶片保水性中发挥功能,而在抵抗低温胁迫中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