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研究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正常人极低密度脂蛋白(N-VLDL)两种亚组分VLDL_1和VLDL_3的代谢。两种亚组分都能以受体方式和非特异性方式被巨噬细胞摄取和降解。在受体途径中以VLDL_1的摄入量居多。对胞内甘油三酯(TG)的堆积作用以VLDL_1较强,对胆固醇酶(CE)的堆积则以VLDL_3较强。表明两者在促进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变中的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脂蛋白(a)简称 apo(a),是脂蛋白(a)(Lp(a))中特征性蛋白成分,分子量在400—700kD,apo(a)以二硫键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载脂蛋白 B100相连构成 Lp(a),分子量在1 200—1 500kD。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 Lp(a)和 apo(a)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重要指标。我们为了探索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进行了apo(a)的单克隆抗体研究。apo(a)提取的脂蛋白 Lp(a)经密度为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卒中患者血清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以及微栓子信号(ME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LAA型脑卒中患者,根据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6例),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单独治疗,和观察组(64例),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脑卒中量表(NIHSS)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状态、炎症因子[血清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脑血流微栓子信号(MES)阳性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8.57%(χ2=7.653 ,P=0.00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S-100β及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X3、Lp-PLA2水平及MES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6.25 % vs 5.36 %)(Fisher=1.000)。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老年LAA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PTX3、lp-PLA2水平及MES阳性率,控制病情发展,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6.
磷脂组成对脱脂蛋白模型多肽与脂质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脱脂蛋白的脂结合序列合成了两个两亲性多肽Amp1和Amp2,在Amp2在缬氨酸残基取代了Amp1第4位的赖氨酸残基。用内源荧光谱发射峰的蓝移,包埋的钙氯黄素在脂质体中的渗漏,丙烯酰胺对多肽色氨酸残基的淬灭等手段比较了Amp1与Amp2与具有不同磷脂组成的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并研究了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降血胆固醇药物,我们对十余种雌酮衍生物在大鼠中进行了筛选。初筛中发现16,17-吡唑雌酮(16,17-PES)降血胆固醇作用比较明显,而对动物体重影响不大。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16,17-PES 无论经口服或注射给药都能显著降低膳食性高血脂症大鼠的血胆固醇,β-脂蛋白及β-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雄鼠中,16,17-PES 皮下给药的降血脂作用与同等剂量雌酮的作用相当;而在雌鼠中,16-17-PES 皮下注射的效果却比雌酮强。在控制大鼠每日摄入等量饲料的情况下,16,17-PES 仍可显著降低血液和肝脏总胆固醇含量。16,17-PES 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的雌激素活性分别约相当于雌酮的1/3或1/15。长期注射小剂量的16,17-PES,对大鼠及犬的一般活动、食量、体重、血相,肝及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总的说来,16,17-PES 是一种对大鼠有明显降高血脂作用而雌激素活性和毒性均较微弱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植物转脂蛋白 (plant lipid transfer proteins, LTPs) 是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多基因编码的小分子碱性蛋白. 本研究室已经证明白菜和豌豆LTPs可分别被内源胞浆可溶性和膜结合钙依赖性蛋白激酶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DPK) 磷酸化. 为深入研究CDPK对白菜钙调素结合蛋白10 (calmodulin-binding protein-10, CaMBP10) 的磷酸化性质及特征, 本文从拟南芥可溶性蛋白粗提物中检测到1个分子量约为54 kD的CDPK对CaMBP10有磷酸化作用. 研究表明, 组蛋白可增强 CDPK对CaMBP10的磷酸化活性, 促进磷酸化进程. 而且组蛋白和Ca2+对CDPK具有协同调节效应, 二者共同作用时比Ca2+单独作用时, 激酶的活力增强约12倍. 此外, 不同组蛋白对CDPK的激活能力不同, 组蛋白1对该激酶活性的激活能力要比组蛋白3高约8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及脂蛋白(a)(LP(a))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年龄≥60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根据病灶直径及Adama分型法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小梗死和大梗死,另外选择90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中的CRP、FG及LP(a)的水平,并比较它们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病变类型的患者中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血清CRP、FG和LP(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者血清CRP、FG和LP(a)水平明显高于中型患者,中型患者显著高于轻型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患者血清CRP、FG和LP(a)水平明显高于小梗死患者,小梗死患者显著高于腔隙性梗死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FG和LP(a)水平异常升高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脂类转移家族蛋白基因编码一类参与脂类转运及代谢的蛋白。本研究旨在构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3个脂质转运家族蛋白基因的突变株,检测及分析突变体与紫云英共生条件下的表型及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预测转脂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功能,采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目标基因在自生和共生条件下的表达特性,通过插入突变技术构建目标基因突变株,并进行植物盆栽实验考察其共生表型。【结果】MCHK-5577、MCHK-2172和MCHK-2779基因编码蛋白属于START/RHO alpha_C/PITP/Bet_v1/Cox G/Cal C(SRPBCC)超家族,包含脂类转移结构域,参与脂类转运或代谢,与百脉根等中慢生根瘤菌相应基因的序列相似性达95%以上。这3个基因在共生条件下的表达水平都增高。分别构建了MCHK-5577、MCHK-2172和MCHK-2779基因突变菌株,与野生型菌株7653R相比,接种突变株MCHK-2172mut、MCHK-2779mut和MCHK-5577mut后的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脂质转移家族蛋白基因在共生互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突变后明显影响共生固氮表型。本文的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脂类转移蛋白在共生固氮作用中的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