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大鼠自然诱发的肉瘤细胞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四倍体细胞系(4n=84),命名为RC(ratcell)。它具有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外形,能在玻璃表面贴壁生长,但不能生长在琼脂半固体培养基中。该细胞在含15%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至今已连续繁殖112世代,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约为15小时。染色体G-带分析表明,RC为整四倍体细胞,它的1条X染色体在第32至34区为均染区。RC细胞核仁组织者(NORs)活性显然比大鼠二倍体细胞NORs活性的加倍还高(P<0.001)。这个具有非常高NORs活性的RC细胞系对于研究细胞18S+28S rRNA基因转录活性的调控、基因表达与基因剂量关系有一定的意义。RC细胞还有异常高的磷酸酯酶活性,而且它的同工酶谱也与大鼠肌肉细胞明显不同。体内接种实验和扫描电镜的观察表明,RC是非致瘤细胞。RC细胞各号染色体的C-带图样与大鼠二倍体细胞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3.
遗传标记与数量性状基因间连锁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标记基因与数量性状主基因连锁关系的一般分析方法,包括重组值的估计和有关遗传假设的测验。并以我们水稻遗传试验中两个具有互补和重叠作用的卷叶基因和一个矮秆基因试验结果的分析为例作了较详细的示范。  相似文献   
4.
以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DuthieexBurkill)无菌苗幼嫩茎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及体细胞胚。本文比较了秦荒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几种酶的活性及同工酶变化。过氧化物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均在球形胚阶段出现一活性高峰;酯酶同工酶在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伴有特征带E_2、E_6的出现;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与体细胞胚发育程度呈正相关。所以认为只要综合运用这几种同工酶的实验数据,就可以灵敏检测体细胞胚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5.
采后GA_3诱导菠萝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酚氧化酶(PPO)提取过程中,直接加入GA3溶液,不能使PPO活性增加。采后GA3诱导菠萝(Ananascomosus(L.)Mer.)PPO活性升高的同时,显著提高了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这是果实组织的Pi浓度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果实的后熟,磷脂酶D活性不断下降,GA3处理显著延缓了该酶的下降速度。虽然采后ABA处理使果实PPO活性有小幅度增加,但ABA处理能使GA3对PPO活性的诱导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6.
耐热碱性磷酸酯酶的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袁有忠  盛小禹 《遗传学报》1998,25(4):375-380
以pUC118质粒为载体,以E.coil TGl为受体,构建了产耐热碱性磷酸酯酶(FD-TAP)的菌株Thermus sp.FD3041的染色体基因文库。在包含1.2万个转化子的文库中,90%的转化子插入有3~10kb的外源DNA片段。用菌落原位碱性磷酸酯酶显色法从文库中筛选到5个阳性克隆。对其中的1个克隆(pTAP362)所产的TAP进行了研究,发现克隆的TAP与出发菌株所产的TAP的热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等性质都相同。通过做物理图谱和测定部分缺失的质粒的TAP活性,将TAP基因定位于2kb的BamHⅠ-HindⅢ DNA片段上。模拟PCR实验表明该酶可用于PCR扩增产物的检出。  相似文献   
7.
微管相关蛋白MAP1b的生物学活性受其磷酸化修饰的调节,后者则受相应的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酯酶(PP)调控.为研究蛋白磷酸酯酶在脑内对MAP1b磷酸化的调控作用,采用有代谢活性的大鼠脑片作为模型,分别应用冈田酸(okadaic acid)和cyclosporin A选择性地抑制PP2A 和PP2B活性,来研究其对脑内蛋白磷酸酯酶MAP1b磷酸化的调控.采用特异性的MAP1bⅠ型磷酸化依赖性抗体522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MAP1bⅠ型磷酸化.结果表明,当PP2A被okadaic acid选择性抑制后,MAP1bⅠ型磷酸化明显增加.而PP2B被选择性地抑制后,MAP1b磷酸化的变化不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AP1b广泛分布于鼠大脑神经元和突起中,与对照组相比,在PP2A抑制的脑片中抗体522的免疫活性在神经元中明显升高.上述结果表明,PP2A是脑中调控MAP1bⅠ型磷酸化的主要蛋白磷酸酯酶.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工选育的方法 ,获得了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药性品系和相对敏感品系 ,其对辛硫磷的LD50分别为 1 1 .0 574μg/虫和 0 .9790 μg/虫。以生物测定与生化测定的方法 ,比较了两品系的差异。增效剂活体试验测定结果表明 ,磷酸三苯酯、增效磷对棉铃虫三龄幼虫均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 ,但在两品系间的增效作用存在差异 ,对相对敏感品系的增效倍数分别为 2 .2 7倍、2 .1 3倍 ,对抗性品系的增效倍数分别为 6.93倍和 6.43倍。磷酸酯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抗性品系的酶活力分别是相对敏感品系的1 6.67倍 (碱性 )和 1 .89倍 (酸性 ) ,Km 和Vmax则分别为 0 .76倍、2 .64倍 (碱性 )和 1 .38倍、1 .78倍 (酸性 ) ;而羧酸酯酶的活性则差异不大。对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测定表明 ,与相对敏感品系相比 ,抗性品系酶活性显著增强 ,并且对杀虫剂的亲和力降低 ,说明乙酰胆碱酯酶在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药性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在植物—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中,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对植物抗病防卫反应,系统获得抗性(SAR)及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蛋白激酶的靶标分子及其功能,受体蛋白激酶在植物抗病性中的意义,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蛋白磷酸酯酶对Alzheimer神经原纤维缠结的松解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原纤维缠结是Alzheimer患者的特征性脑病理损伤,其形成机制至今不明.根据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基本组分是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聚集形式双螺旋丝(pairedhelicalfilaments,PHF)的研究结果,推测蛋白磷酸酯酶与蛋白激酶的失衡可能与PHF的形成有关.将蛋白磷酸酯酶PP-2A和PP-2B与PHF一起在37℃保温30min可使PHF缠结结构松解,成为单个PHF原纤维,延长去磷酸化反应时间至3h可使PHF结构进一步松解,释放一些游离PHF原纤维片段.放免印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P-2A处理的PHF样品比对照者释放游离tau蛋白的量增加25%.此外,PP-2A和PP-2B去磷酸化的PHF对脑中钙激活的中性蛋白水解酶的抗性降低.这些研究资料从结构上显示了Alzheimer病脑病理损伤的可逆性,为Alzheimer病治疗的可能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