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生态学报》2021,44(11):1164
植物资源分配是目前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主要集中在性分配和繁殖分配两个方面。该研究以分布在青藏高原的牙草状风毛菊(Saussurea leontodontoides)作为研究材料, 研究了6个海拔高度上果期植株的繁殖特征及资源分配的差异, 并用异速模型分析了繁殖性状及资源分配与个体大小的关系。结果显示: 1)牙草状风毛菊的个体大小、繁殖器官生物量、营养器官生物量、种子数和营养分配均与海拔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百粒质量和繁殖分配与海拔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在不同海拔高度下, 百粒质量、种子数、繁殖器官生物量及营养分配与植株个体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繁殖分配与植株个体大小呈负相关关系; 而营养器官生物量与植株个体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海拔和个体大小对牙草状风毛菊的繁殖对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牙草状风毛菊通过增加繁殖部分的生物量和百粒质量来适应高海拔的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2.
粤北蚁狮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多年来对粤北蚁的调查和试验,研究了粤北自然界穴蚁蛉的生活史,蚁4种生境类型,5目数十种昆虫食物分布和坐等式的捕食方式.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饲食量一定时,饲食频率增大1倍,蚁个体发育历期缩短20%,35天内幼虫结茧化蛹率提高41.7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蚁多糖对小鼠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抑制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蚁多糖高、中、低剂量组(500 mg·kg~(-1)、250 mg·kg~(-1)、125 mg·kg~(-1)),建造不同类型的小鼠炎症模型,各种炎症模型均设5组试药组灌胃给药,实验结束后考察小鼠耳廓肿胀度、毛细血管通透性、肉芽肿湿重、足跖肿胀度等不同炎症模型的检验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蚁多糖对小鼠耳廓肿胀、琼脂性肉芽组织增生、足跖肿胀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实验性腹膜炎的抑制作用显著,显著降低小鼠的扭体反应。结论蚁多糖具有显著的抗肿胀性炎症、抗渗出性炎症、抗增生性炎症以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蚁蛉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蚁蛉科Myrmeleontidae昆虫的幼虫俗称蚁,我国古人很早就将其入药,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利用前景的药用昆虫。文章对蚁蛉分类学、生物学、人工饲养、药用价值和杀虫活性物质分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较全面了解蚁蛉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蚁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穴蚁蛉的自然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报道了穴蚁蛉 Myrmeleon(Morter) sagax(Walker)幼虫的野外自然种群数量动态。穴蚁蛉 1年发生 1代 ,在自然界其幼虫 3~ 5月份数量平稳略有下降 ,5、6月间数量迅速下降 ,6月初数量最少 ;7~ 9月份数量迅速上升 ,而后下降 ;新一代穴蚁蛉幼虫 (蚁 )在 6月份出现。其种群 ,秋季以 1龄幼虫数量为多 ,冬季主要以 2龄幼虫为主越冬 ,春季以 3龄蚁占优势。春季野外采集来的蚁 ,在每日光照 14小时、每周两饲 (每次饲 1头米蛾 Corcyra cephalonica成虫 )的条件下饲养 ,结果发现 ,采集回时处于 3龄期的蚁比自然界大约提前 1个月结茧化蛹和羽化 ;而采集回时处于 2龄期的蚁则和自然界中的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华惠伦 《化石》1992,(2):6-7
早在十九世纪末期,北美洲就以其独特的绝灭古代猛犸象和剑齿虎而久负盛名。但是,史前的澳大利亚也曾经有一些巨大动物聚居过,其名种之多、动物之大,丝毫不比北美洲或其他大陆的逊色。最近,澳大利亚的古生物学家们已经从化石中探明了曾经占据本土的庞然大物。在一次发掘中,仅花了一个小时,竞发现了30种新哺乳动物遗骸,不仅有蝙蝠,也有大型有袋动物。2000万年以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还是一片浓密的雨林,生活在这一区域内的史前巨蛇,身体可长达  相似文献   
7.
黄红英  秦钟  徐剑  章家恩 《昆虫知识》2010,47(2):401-403
2009年2月对广东韶关丹霞山风景区巴寨景点蚁Myrmeleon(Morter)sagax(Walker)种群进行了调查,采用了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Taylor的幂法则与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蚁种群空间格局在局域斑块尺度属于均匀分布,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蚁种群的生境特点、捕食行为、种内竞争等可能对其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植物资源分配是目前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主要集中在性分配和繁殖分配两个方面。该研究以分布在青藏高原的牙草状风毛菊(Saussurea leontodontoides)作为研究材料, 研究了6个海拔高度上果期植株的繁殖特征及资源分配的差异, 并用异速模型分析了繁殖性状及资源分配与个体大小的关系。结果显示: 1)牙草状风毛菊的个体大小、繁殖器官生物量、营养器官生物量、种子数和营养分配均与海拔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百粒质量和繁殖分配与海拔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在不同海拔高度下, 百粒质量、种子数、繁殖器官生物量及营养分配与植株个体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繁殖分配与植株个体大小呈负相关关系; 而营养器官生物量与植株个体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海拔和个体大小对牙草状风毛菊的繁殖对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牙草状风毛菊通过增加繁殖部分的生物量和百粒质量来适应高海拔的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穴蚁蛉幼虫(俗称蚁)全长均一化cDNA文库,以期了解蚁的抗菌肽、毒素蛋白以及其它药用蛋白种类,为日后筛选、克隆表达和分离纯化这些药用蛋白奠定基础.用针刺诱导蚁产生抗茵物质后,分离纯化总RNA,结合SMART全长文库与DSN(duplex-specific nuclease)均一化技术,构建全长均一化cDNA文库,并通过平板计数和菌落PCR方法鉴定文库.随机挑选192个单克隆进行5′端测序,并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构建出的文库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1 200bp,原始文库的滴度达到7.5×105 CFU/mL,而扩增文库则为1.95×1011CFU/mL.在所挑选的单克隆中,共获得190条有效序列,平均读长1 340 bp,文库重组率达到98.96%.与NCBI数据库比对后发现,这些序列可能是一些编码蚁免疫、消化及毒性蛋白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弓蛔虫(T.L.)是对人工饲养种群东北虎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寄生虫。为保护极危级的东北虎(P.T.)免受该寄生虫的危害,对约300只P.T.进行6年多的防治研究实践,并总结制定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M是T.L虫卵检测3种方法中最好的一种;T.L感染率高达80□,相对感染强度群平均epg为874;环境土壤污染严重,是反复感染和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驱虫和杀死环境中的虫卵是防止再感染的关键。选出的驱虫药物和药量(体重质量)为兽用盐酸左旋咪唑3—8mg/kg、肠虫清(或兽用丙硫咪唑)6—8mg/kg、丙氧咪唑10mg/kg;防治措施包括定期驱虫和随时驱虫相结合;药物交替选用,药量逐次增多;粪便集中无害化处理;2□百毒杀、煮沸的4—5□NaOH溶液消毒;笼舍喷灯火焰烧灼法、春季烧荒法、秋季半烧荒法、翻土法、砂土覆盖法等结合应用。综合防治效果:基本消除虎吐虫和便虫现象;T.L.感染率由65□以上降至16%左右,降低了71%;阳性虎的相对感染强度平均epg由原来874左右降到100—200之间,降低了近90□;综合防治后期药物驱出虫体数量由三百多条/只/次降到十几条/群/次;虎群体况亦有很大改善。故综合防治措施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