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酚棉植株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力比有酚棉中的低。在营养生长期,低酚棉叶片含氮量基本保持恒定,有酚棉则呈下降趋势。低酚棉棉籽中的粗蛋白含量随生育期的延续呈上升趋势,而有酚棉中的则基本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棉属 D 组的瑟伯氏棉(Gossypium thurberi)、戴维逊氏棉(C.davidsonii)、雷蒙德氏棉(G.raimondii)、A 组的草棉(G.herbaceum)、中棉(G.arboreum)、AD 组的陆地棉(G.htrsutum)和海岛棉(C.barbadense)等7个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各个种的核型可简式为:瑟伯氏棉2n=2x=26=24m 2Sm(2SAT);戴维逊氏棉20=2x=26=20m 6Sm(4SAT);雷蒙德氏棉2n=2x=26=20m 6Sm(2SAT);草棉2n=2x=26=18m 4Sm 4St(4SAT);中棉2n=2x=26=18m 6Sm(2SAT) 2St(2SAT);陆地棉2n=4x=52=32m 18Sm(4SAT) 2St(2SAT);海岛棉20=4x=52=38m 12Sm(2SAT) 2St(2SAT)。此外,作者对四倍体种的 A 组和 D 组的供体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棉株根系伤流中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株根系伤流有明显昼夜节奏,白天多,夜晚较少。白天中又以上午9~12时的伤流量为最高。伤流中CTK量及其浓度也以白天为高。在切除地上部4天以后,从蕾期和铃期棉株已不再能收集到伤流液,但盛花期棉株在切除地上部6天以后,仍产生了相当多的伤流,其中仍含有丰富的CTK类物质。盛花期棉株根系伤流量及其中CTK水平高于铃期棉株,提示铃期棉株根系活力已开始趋向衰老。根据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高效液相层析鉴定出棉株根系伤流中的CTK类物质有Z,ZR,和IPA。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连续饲喂棉酚达6周的大鼠和小鼠的生精细胞的LDH-X活性。结果表明,棉酚能够明显地抑制大鼠成熟精子的LDH-X活性;而对睾丸LDH-X活性的抑制,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小鼠中,未发现棉酚对成熟精子及睾丸生精细胞中的LDH-X活性产生具统计学意义的抑制作用。本文结合精子发生过程及LDH-X的特殊功能,对棉酚抗生育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亚洲棉与比克氏棉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观察分析了亚洲棉×比克氏棉杂种后代的形态表现及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野生比克氏棉的形态性状遗传传递力较强,F_1在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为15.14Ⅰ+5.29Ⅱ,二价体的平均交叉数为1.07;F_2的染色体构型为2.55Ⅰ+24.5Ⅱ+0.15 Ⅲ,二价体交叉数为1.83。F_2的开花习性表现异常,完全自花受精将有利于后代性状的快速稳定。F_2中分离出无腺体的植株,为将“油腺延缓形成”特性转育到栽培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将双相电泳(等电聚焦和SDS电泳)技术应用于对棉酚作用机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棉酚能够改变大鼠成熟精子的蛋白质组成;同时也证明,双相电泳这一技术对棉酚的研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以棉花栽培种中棉作母本,野生种戴维逊氏棉作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并用中棉自交作对照,比较研究了杂交情况下花粉粒的萌发、花粉管的生长、受精作用及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1)中棉×戴维逊氏棉花粉粒的萌发及花粉管在异己花柱中的生长基本正常,有花粉管胚珠的频率约20%,为中棉自交的1/4左右;(2)在杂交情况下,有花粉管进入的胚珠基本上能实现受精;(3)杂种胚乳在授粉后7天发育异常,11天开始解体,16天才有部分胚珠的胚乳开始形成细胞壁;(4)杂种胚不分化或畸形分化,在授粉后11—22天坏死。  相似文献   
8.
9.
棉属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的不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鉴星  梁正兰 《遗传学报》1991,18(2):140-148
本文研究了棉属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的不亲和性,试验材料涉及5个染色体组,包括2个栽培种(陆地棉和中棉)和5个野生种(戴维逊氏棉、瑟伯氏棉、三裂棉、阿拉伯棉和比克氏棉)。以陆地棉作母本,异己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缓慢,有花粉管胚珠低于10%,陆地棉×戴维逊氏棉杂种胚在子叶期坏死。以中棉作母本,不亲和性主要表现在受精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