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图事关国家安全、主权、民族尊严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和《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中国地图全图中不得缺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自然贮存六个月的秦冠、红富士及新红星苹果果实在生化成分及显微、超微结构上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红富士果实中果胶质、总糖及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其它品种;三种果实表面均有不同形态的蜡质分布;果皮角化层以红富士较厚,新红星次之;不同品种果肉细胞的形态有明显差异。本文对此结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苹果贮存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3.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7):3057-3058
《生物工程学报》:我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您认为有什么意义?对其他作物育种、食品动物(畜禽)育种、微生物育种和疾病生物治疗是否也有促进作用?季维智:中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的颁发,是国家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管理的规范化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这也意味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中国将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介绍了加速贮存实验预测冻干活菌制品存活期的方法,并用此法对冻干青春型双歧杆菌DM8504的存活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非常接近,两者没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笔者认为加速贮存实验法是预测冻干活菌稳定性的一种快速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豆胚胎发生的中熟期(mid-maturation)合成的大量贮存蛋白质为研究高等植物基因表达调节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系统。已对其中两种主要的贮存蛋白质,大豆球蛋白(glycinin)(11s)和conglycinin(7S)作了生物化学定性。  相似文献   
7.
科技进步改进了人类对天然生物危害因子的操控能力,在诱发新的生物安全危害形态的同时,也赋予了生物安全客体的源头难以追溯性、生物安全主体的多元性、生物安全危害演变机理的复杂性等特点。生物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非传统安全的非传统特点。随着生物科技与生物安全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日益显著,21世纪或将成为生物安全的时代。新一轮生物科技变革及其与人类社会互动衍生的生物安全问题,已经逐渐触及人类安全观念和现代文明的内源性危机或挑战。全面提升国家生物安全能力、优化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不仅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也是对人类科技文明与政治文明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以沈抚新城为研究对象, 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 分析得到基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侵蚀敏感性、地质灾害敏感性四种单一生态过程评价的生态用地, 将评价结果叠加重分类为一般重要生态用地、重要生态用地、极重要生态用地, 并以面积>1 km2的极重要生态用地为生态源, 现状土地类型为阻力因子, 基于MCR模型构建了沈抚新城综合安全格局体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高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112.96 km2, 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8.66%; 中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94.43 km2, 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15.60%; 低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176.23 km2, 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29.11%; 生态廊道60条, 总长275.77 km; 生态战略点49个。本研究可以摸清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 同时可以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及生态用地空间的保护提供定量指引。  相似文献   
9.
10.
生态安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河西走廊地区5个地级市为对象,建立基于PSR-EES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计量其2008-2017年期间10年生态安全值,进而采用ARIMA-ANN模型预测未来该区域生态安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生态安全呈波动上升状态,演变特征与区域的生态保护规划与政策措施相吻合;各地级市生态安全等级与理想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张掖、金昌、酒泉三市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采用ARIMA单项模型、ARIMA-ANN组合模型对河西走廊区域生态安全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相关系数分别为2.01%、0.8852(ARIMA)和1.09%、0.9665(ARIMA-ANN);ARIMA-ANN组合模型预测河西走廊地区2020年的生态安全值达0.8107,处于V级。本研究证明,ARIMA-ANN组合模型在区域生态安全演变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中获得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度,对优化区域生态空间布局和安全管理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