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5754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沙漠是指沙质荒漠,有时也广义地包括沙地。在中国“雄鸡”状版图的颈背处,是我国广袤的西北干旱区。在那里至西向东串珠状地横亘着温带沙漠和草原沙地。沙漠日照强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里泥土稀薄,基质疏松,土壤贫瘠!沙漠里多大风,风运沙移,沙暴肆虐!沙漠历来被人类视为生存的艰难之处,甚至禁区!  相似文献   
2.
马勇  凌旋  童昀 《生态学报》2021,41(19):7542-7554
以典型旅游城市三亚市为案例地,利用2006-2018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借助ENVI、ArcGIS平台定量识别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在1km×1km格网尺度下估算旅游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结合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与旅游地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2006-2018年间,三亚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由6.73×109元降至5.76×109元,累计减少9.78×108元;(2)空间格局上,三亚市呈"南低北高"空间分异格局,2006-2018年增值区域连片分布于崖州区、天涯区、吉阳区南部区域,且呈逐年减少趋势,减值区域集聚于天涯区东北部、海棠区;(3)空间集聚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截面各年份均呈显著空间正相关且相关性先降后增。高高集聚区位于天涯区北部区域,低低集聚区分布于沿海、海湾地区;(4)旅游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关联性较强。三亚市天涯区北部林地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略有下降但绝对数值稳定,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来源;旅游发展较为迅速的三亚湾、崖州湾以及海棠湾,相对增值区域较多,但绝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显著,严重滞后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3.
胡云锋  高戈 《生态学报》2020,40(21):7805-7815
当前,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研究缺少科学合理、方便实用的评估框架。作者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估基本范式,明确了城市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分析了引起生态损害的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形成了城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估的技术框架和参数体系;继而以北京天坛地区为研究区,开展了典型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天坛地区景观生态价值总量约为2.41亿元。区域的历史文化价值最高,教育和美学景观价值紧随其后。(2)城市景观生态受损概率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受损概率的高值区面积占整个区域总面积的22.2%,主要分布在珠市口、磁器口和崇文门附近区域。(3)城市景观生态风险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天坛公园内的文物建筑周边。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城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估应用框架,对生态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研究针对天坛案例区的具体结论有助于城市管理者避免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基于价值评估的黄山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建  吴见  徐飞雄  吕俭 《生态学报》2021,41(2):665-679
评价与分析特定区域的生境质量及其时空变化对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典型旅游城市黄山市为研究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基于NPP与NDVI的生境质量指数评价、InVEST生境质量评价模型、空间分析等模型与方法对黄山市1987-2017年生境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87-2007年,黄山市生境质量总值持续下降,2017出现回升,但生境受到的威胁仍增加,生境最优区为北部太平湖区域,生境质量低值主要分布在各县区主城区;生境质量栅格等级变化以4等级转变为3等级为主。(2)1987-2017年,黄山市105个乡镇(街道)中有84个乡镇(街道)生境质量有所下降,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北部环太平湖区域的乡镇为生境质量"高高"型聚集区及热点区域,屯溪区、徽州区南部、歙县、休宁县主城区的各镇为生境质量"低低"型聚集区及冷点区域。(3)黄山市城市发展对生境质量影响较大,大体上距离城市中心点越近的圈层,生境质量越差;距离黄山市旅游中心点10-20、30-40、40-50 km的3个圈层形成生境质量低值点,为旅游与城区互助发展的结果;黄山市旅游与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相关性较强,旅游设施、景区核密度越高,低等级生境质量占比越高。  相似文献   
5.
按照十二五规划,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凝练出5个特色(优势)学科,分述如下:湿地生态学2005年,学院生态学科部分教师参与杭州西溪湿地一期工程规划设计等工作;2008年,匡廷云院士加盟杭州师大,明确学院研究工作重心向湿地倾斜;2009年,  相似文献   
6.
常海涛  刘任涛  陈蔚  张安宁 《生态学报》2020,40(12):4198-4206
在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灌丛作为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其独特的形态和生理适应特性能够有效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土壤动物是荒漠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灌丛"肥岛"演变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有利于灌丛生态功能的发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荒漠灌丛微生境土壤动物的研究逐步深入,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首先综述荒漠灌丛微生境土壤动物群落分布和生态功能,总结灌丛与土壤动物分布间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针对荒漠灌丛土壤动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献溥   《广西植物》1987,(1):53-60
<正> 南宁是我国南方的重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有我国南大门之称。目前,已经列为开放城市,可供参观旅游和召开国际会议之用。因此,对于南宁及其邻近地区风景资源如何开发和建设、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是怎样的,就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过去,南宁被认为是风景资源贫乏的区域,虽然对外开放的时间已不短,但旅游事业发展不快,国际性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铁的根际效应及其吸收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近10年来土壤中铁的根际效应及其吸收机理,以及近几年来该领域的热点——植物铁载体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评述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英国城市自然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D.A.Goode 《生态学报》1990,10(1):96-108
  相似文献   
10.
紫茎泽兰的光合作用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研究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比较了它与某些农作物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得到如下结果: 1.紫茎泽兰是一种阳性偏阴的C_3类草本植物,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约为40000 lx,光补偿点约为700 lx,且具有80 ppm左右的CO_2补偿点。 2.紫茎泽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能达到23毫克CO_2/平方分米·时左右,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呈双峰曲线型(主峰在10时左右,次峰在16时左右)。在一年中有较长的时间,它的光合速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3.生长在一般菜园土上的紫茎泽兰,当土壤含水量降至17%左右时,叶片光合速率接近0:而且,受过干旱处理的紫茎泽兰植株,在恢复供水后的第三天,其光合速率只达到原来的53%。 根据以上结果,结合受紫茎泽兰危害地区干湿季分明的特点,提出干季是防除紫茎泽兰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