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图像分析与多元统计研究伴刀豆蛋白A(ConA)与活巨噬细胞膜受体结合时膜变形性随作用时间和ConA浓度的定量变化。结果表明膜面积增大,增大速率与ConA速度呈正相关。ConA浓度加大,膜园形系数减小,变形性增加,此等变化反应了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2.
边藏丽  熊平源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4):232-236
用抗生素或臭氧的方法诱导出四种细菌和L型后,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L型多形性,表面积、最大直径、周长、等效圆直径和形状因子,并作比较分析。四种细菌L型及L型中的巨形体在上述5项形态学参数指标上除形状因子外均较细菌型明显增大,而形状因子参数明显小于细菌型。细菌L型之间在形态学指标上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形态定量分析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形态定性观察的结果以及细菌L型的形态变异程度,为细菌L型的形态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龄大鼠主动脉壁凝集素组织化学的图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凝集素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应用IBAS图像分析系统对不同年龄(10天,6个月及2年)大鼠主动脉壁的凝集素受体进行研究。在所采用的六种生物素化凝集素中(ConA、RCAI、UEA-I、PNA、SBA及WGA),ConA、RCA-I及WGA在大鼠主动脉壁呈阳性反应,它们在各年龄组大鼠主动脉壁内膜及外膜均表现出强阳性反应,而在中膜反应较弱。UEA-I、PNA和SBA表现出无明显反应。此外,三种阳性反应凝集素在主动脉壁的反应产物随增龄而减少,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其灰度值随增龄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上述结果提示,大鼠主动脉壁含α-D-Mannose、β-DGalactose、sialicacid或N-acetyl-D-Glucosamine残基的糖复合物含量随增龄而减少,可能使LDL易于通透而致脂质在动脉壁沉积,加速脂纹病变的形成,从而易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4.
用抗Ⅳ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病理组织学及图象分析对实验性铬酸钠中毒大鼠肝进行了研究。一次气管内注入0.04 mg/kg Na_2CrO_42天后肝组织即出现病理改变和Ⅳ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产物增加。一次注入0.98 mg/kg Na_2CrO_4后第2~28天Ⅳ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产物均较对照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肝病变程度一致,且随着肝组织的修复而下降。结果说明铬染毒所致的Ⅳ型胶原的改变与肝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体超微弱发光图像中的信号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近期研制的具有单光子探测能力的超高灵敏度成像系统获得了人体体表生物超微弱发光的强度数据。为分析图像中的信号检验,二项分布被用于人手不同时间累积发光图像中的信号显著性检验,证实人手存在超微弱生物发光,手指的发光强度在300~550photons/s范围内,全手的发光强度在850~1200photons/s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应用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技术,对51例角结膜缘上皮良、恶性病变(其中上皮增生19例,不典型增生6例,原位癌14例,鳞状细胞癌12例)进行了DNA原位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原位癌和鳞状细胞癌DNA含量明显增加,多为高倍异倍体细胞,DNA直方圆明显右移,峰值主要位于>5C处,≥5C细胞分别占78.89%和78.31%;上度增生病变DNA含量较低,多为低倍整倍体细胞,DNA直方图峰值位于2C~4C处,2C~4C细胞占88.59%;上皮不典型增生病变DNA含量介于良性病变和癌之间,DNA直方图逐渐右移,2C~4C细胞占58.62%,≥5C细胞占41.38%。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表明DNA倍性程度与肿瘤的增殖程度呈正相关,高倍异倍体细胞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多。作者认为DNA原位图像定量分析可为角结膜缘上皮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分级及早期发现癌变趋势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利用两种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单克隆抗体(Mab)建立了免疫活性糖皮质激素受体(GR1R)的ELlSA检测法。5只大鼠肝胞液GR1R/mg蛋白为1.0875±0.0257(扫描值)。本法特异性好,适用于没有GR纯品,而Mab数量不多条件下GR1R的检测,其原理也适用于其他受体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是一种天然的信息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密度高、存储时间长、损耗率低等特点。在传统存储方式不能满足信息增长的需求时,DNA数据存储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DNA编码是用尽可能少的碱基序列无错的存储数据信息,包括压缩(尽可能少的占用空间)、纠错(无错存储)和转换(数字信息转为碱基序列)3部分。DNA编码是DNA存储中的关键技术,它的结果直接影响存储性能的优劣和数据读写的完整。本文首先介绍DNA存储的发展历史,然后介绍DNA存储的框架,其中重点介绍DNA编码技术,最后对DNA存储中的编解码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具有复杂背景的蝴蝶图像前背景分割难度大。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深度学习显著性目标检测的蝴蝶图像自动分割方法。【方法】应用DUTS-TR数据集训练F3Net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构建前背景预测模型,然后将模型用于具有复杂背景的蝴蝶图像数据集实现蝴蝶前背景自动分割。在此基础上,采用迁移学习方法,保持ResNet骨架不变,利用蝴蝶图像及其前景蒙板数据,使用交叉特征模块、级联反馈解码器和像素感知损失方法重新训练优化模型参数,得到更优的自动分割模型。同时,将其他5种基于深度学习显著性检测算法也用于自动分割,并比较了这些算法和F3Net算法的性能。【结果】所有算法均获得了很好的蝴蝶图像前背景分割效果,其中,F3Net是更优的算法,其7个指标S测度、E测度、F测度、平均绝对误差(MAE)、精度、召回率和平均IoU值分别为0.940, 0.945, 0.938, 0.024, 0.929,0.978和0.909。迁移学习则进一步提升了F3Net的上述指标值,分别为0.961, 0.964, 0.963, 0.013, 0.965, 0.967和0.938。【结论】研究结果证明结合迁移学习的F3Net算法是其中最优的分割方法。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用于野外调查中拍摄的昆虫图像的自动分割,并拓展了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吸收强度涨落调制成像(AIFM)方法是基于血红细胞和背景组织对低相干光照明的吸收差异,通过在频域分离动态的血红细胞信号和静态的背景信号,实现对近透明活体生物样本全场无标记的光学血管造影成像. 但此成像方法需采集较长的原始图像序列,系统漂移或生物抖动会造成图像模糊,难以实现对某些特定区域的血管造影成像.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AIFM成像和归一化互相关算法的新方法来提升血管造影图像的质量:原始的图像序列被分成若干短时序列,每个短时序列先利用AIFM成像算法重构得到全场的血管造影图像;再利用归一化的互相关算法将所有的短时重构图像与第一帧重构图像相匹配,并融合得到最终的血管造影片. 我们以活体鸡蛋胚胎为样品,通过实验验证了利用短时归一化互相关AIFM成像方法,能够消除鸡胚胎心跳引起的图像模糊,从而获得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心血管造影片,对研究活体动物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