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凡信  祝茜  郭建东 《四川动物》2005,24(4):613-616
本文对中国中华白海豚的形态、分类、种群数量及分布、濒危状况及原因和保护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中国境内的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仍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新星  陈涛  李敏  王跃中 《生态学报》2022,42(7):2962-2973
沿岸鲸豚类栖息地易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其分布和核心栖息地发生变化。珠江口-漠阳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是目前所知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种群,其中伶仃洋水域是其重要的栖息地。近年来,珠江口伶仃洋周边城市发展带来的人类活动增加,白海豚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分析伶仃洋中华白海豚对栖息地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对应的保护策略显得非常迫切。以多源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为数据源,通过影像分析近43年珠江口伶仃洋围填海造成的海域流失,结合近20年来采用截线抽样法收集的海豚观测数据,运用含障碍核插值(Kernel interpolation with barriers)方法,分析白海豚的分布及核心栖息地的变化。结果显示:1986-2015年期间,研究区域内流失的海域面积为344.08km2;目击分布离人工海岸线的平均距离大于自然海岸线的平均距离,目击分布到自然海岸线和人工海岸线的平均距离均在减小,表明过去20年白海豚的栖息地使用选择发生了一些变化,被迫适应人类活动的干扰;1997-2016年白海豚的分布范围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白海豚栖息地使用的重心偏向伶仃洋东部水域,核心栖息地趋向主航道和无人海岛附近水域萎缩,可能是海豚因海域食物资源减少而迫不得已的选择。不同时期,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覆盖的核心栖息地比例呈递减趋势,占比由79.9%下降到49.4%,当前有必要对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作出一些优化调整,以适应栖息地使用的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是中华白海豚和江豚的重要分布区,但是对该水域两物种的分布格局及时空变化的研究却比较少,也不清楚这两个物种分布区是否有重叠。2003 ~ 2004 年与2011 ~2012 年期间,我们在北部湾沙田水域进行了船只调查,总计航程4 876.8 km,收集了两个物种空间分布的数据。结果表明,2003 ~ 2004 年仅发现中华白海豚,2011 ~2012 年则同时发现了中华白海豚和江豚。与2003 ~ 2004 年4 ~ 5 月相比,中华白海豚在2011 年4 ~ 5 月份的遇见率明显增加(0.152 vs 0. 028 头次/km)。中华白海豚的MCP、95% FK 家域和50% FK 核心域面积分别为162. 6 km2 、271. 35 km2 和56.78 km2 ,2011 ~ 2012 年50% FK 核心家域有所扩大且东移。江豚的MCP、95% FK家域和50% FK 核心域面积分别为97.21 km2 、318.72 km2 和38.18 km2 。江豚主要分布于中华白海豚的外围远岸水域,同时两个物种的分布区有小部分重叠。基于多种因素的分析,我们推测,江豚可能存在季节性迁移以及中华白海豚对河口区有明显的偏好,可能是造成它们分布格局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海洋噪声     
<正>在海洋里生活的鲸类动物拥有极为精密复杂的发声系统和声音处理系统,它们能利用声音来实现个体间通讯、导航、定位、寻找食物以及逃避天敌的目的。严重的噪声污染,会损伤鲸类的听觉系统,甚至导致生命体死亡。科学家发现,大型船只的低频声会覆盖鲸类的通讯发声,进而影响它们的活动如迁移行为。低频噪声会使得北大西洋露脊鲸的糖皮质激素降低,导致生命体的代谢紊乱。军舰使用的中频声呐会引起鲸类听觉器官受损,引发大规模搁浅。海上爆破产生的噪声会导致附近海域的中华白海豚脑部充血等等。  相似文献   
5.
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是一个受威胁的种群。以往有关该种群的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厦门以及邻近的南部漳州海域。为了获得厦门岛东部海域(包括晋江围头湾、小嶝岛以及大嶝岛部分水域)白海豚的分布和数量等信息,本文于2013年6—8月对该水域进行了船基样线法调查和照相识别研究。调查期间共目击到白海豚26群,照相识别白海豚个体27头。所有照相识别的白海豚个体均与厦门中华白海豚个体识别数据库中的个体匹配,表明厦门中华白海豚的分布区至少向东延伸至围头湾。本文白海豚遇见率为5.8群/100km和24.8头/100km,均要高于以往在厦门水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嶝岛—围头湾水域是厦门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值得优先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中华白海豚气管和肺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中华白海豚的气管和肺的组织结构表现出了对海洋生活的适应,包括气道加强、丰富的弹性纤维组织、括约肌系统及肺泡隔两侧的双毛细血管床等,探讨了中华白海豚肺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机制,同时与鲸目其他物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厦门中华白海豚体内微量元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头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9种器官组织中的Cu、Zn、Cd、Pb、Hg、Ni、Se、As、Mg、Mn、Al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少年个体中,Cu(P<0·05)和Mn(P<0·01)在肝中的含量及Zn在肝(P<0·01)、肠(P<0·05)、胃(P<0·05)和心(P<0·05)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肌肉中相应微量元素的含量,其余微量元素在各种组织中变化不大;在成年个体中,Pb在肺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肝(P<0·001)、肌肉(P<0·01)、胃(P<0·01)和心(P<0·05)中的含量,Hg在肝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胰(P<0·05)。整体上来说,大多数微量元素在成体中的含量高于少年个体,表明微量元素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累积的。有毒重金属如Hg、Cd和Pb在肾、肝以及卵巢中累积较多,提示这些器官承受了较大的毒性压力。  相似文献   
8.
这是我参与中华白海豚考察工作的第13个年头。海上调查并不是什么浪漫的工作。严谨的考察,不是只有拍照和看海豚;所谓的中华白海豚考察,针对的不只是动物本身,还包含它们所生活的海域。除了拍照,还必须测量海洋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9.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基因是由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组成,是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选择3 个MHC 基因座位的第二外元,即:MHC-I 类基因和II 类基因的DRA 和DQB 座位,初步调查濒危物种中华白海豚的遗传变异。共鉴定了2 个DRA、2 个DQB 和7 MHC-I等位基因。DRA 座位遗传变异非常低,而DQB 和MHC-I 座位具有相对较高水平的遗传变异。并且,在DQB 和MHC-I 基因座位的假定的抗原结合位点(Antigen binding sites,ABS),非同义替代明显大于同义替代,提示平衡选择(Balancing selection)维持这两个座位的多态性,而在DRA 座位上,并没有检测到平衡选择。系统发生分析表明中华白海豚的MHC 等位基因没有聚在一起,而是和其他的物种聚在一起,符合MHC 跨种进化(Transspecies evolution)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头中华白海豚的病理解剖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华白海豚 (Sousachinesis)是生活于河口内湾的小型鲸类 ,我国香港、珠江口和厦门海域是其主要栖息地。根据黄宗国等调查 ,厦门海域约有60头中华白海豚[1] 。该海域 2 0 0 0年被定为海洋珍稀物种国家级保护区 ,其中中华白海豚是主要保护对象。 2 0 0 2年 2月 2日上午 ,在厦门海沧温厝村滩头上发现一具中华白海豚尸体 ,当时是退潮 ,水温14°C ,尸体放入冷库冰冻。 2 0 0 2年 2月 2 1日 ,对尸体进行了详细的解剖 ,随后在实验室进行了年龄鉴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现报道如下。1 病理解剖结果1 1 外部检查测量身体浑圆饱满 ,体长 1 92m ,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