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东山石珊瑚伴生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记录了福建东山锯齿刺星珊瑚(Cyphastrea serrailia)、标准菊花珊瑚(Favia speciosa)和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等6种造礁石珊瑚。石珊瑚的立体生境中,栖息着埋栖、穴栖、缝栖、附着和游动等5种栖息习性的154种伴生物种。埋栖的连贵藤壶和穴栖的羽膜石蛏、珊瑚绒贻贝等是造礁石珊瑚伴生物种的表征。  相似文献   
2.
一头中华白海豚的病理解剖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华白海豚 (Sousachinesis)是生活于河口内湾的小型鲸类 ,我国香港、珠江口和厦门海域是其主要栖息地。根据黄宗国等调查 ,厦门海域约有60头中华白海豚[1] 。该海域 2 0 0 0年被定为海洋珍稀物种国家级保护区 ,其中中华白海豚是主要保护对象。 2 0 0 2年 2月 2日上午 ,在厦门海沧温厝村滩头上发现一具中华白海豚尸体 ,当时是退潮 ,水温14°C ,尸体放入冷库冰冻。 2 0 0 2年 2月 2 1日 ,对尸体进行了详细的解剖 ,随后在实验室进行了年龄鉴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现报道如下。1 病理解剖结果1 1 外部检查测量身体浑圆饱满 ,体长 1 92m ,体重…  相似文献   
3.
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 Utinomi是属甲壳动物蔓足类,系热带、亚热带暖水种,广泛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是船底主要污损生物之一,与国防、航运、水产养殖关系甚大。 国外对藤壶生物学的研究较多,但多偏重于欧美沿岸潮间带的温水种,如欧洲藤壶Balanus balanoides、缺刻藤壶B. crenatus、致密藤壶B. improvisus、B. hameri和小藤壶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物种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国海已记录20 278个物种,它们隶属于5个界、44个门,其中,有12个门是海洋特有的。中国海洋的物种比淡水多,比陆地少。物种数由北往南递增。中国海洋的物种有暖水种、温水种和广分布种。许多热带海洋生物分布的北界和一些温带海洋生物分布的的南缘就在中国海域。  相似文献   
5.
大亚湾珍珠养殖场的污损生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87年9月—1988年8月在大亚湾珍珠养殖场投放两组试板,分表(0m)、中(2.5m)、底(4—5m)3个水层,同时用PVC和混凝土两种月、季和年试板。共回收228片试板,获得3818号标本,150种污损生物。本文报道了该养殖场内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附着季节、数量(厚度、覆盖面积、湿重)及其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6.
大亚湾人土鱼礁附着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7.
旅顺港附着生物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海洋附着生物也称污损生物,是生长在船底和水中设施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在旅顺港进行系统挂板试验,着重研究附着生物的种类、数量和附着季节。 旅顺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38°48′N,121°15E),地处黄渤海要冲,与庙岛列岛和登州头共扼渤海咽喉。港内水质清澈、畅通,盐度较高,透明度较大。月平均最高水温8月(20.9℃),最低2月,(1.8℃);月平均海水盐度都在30.1—31.7‰之间。  相似文献   
8.
白脊藤壶形态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岸白脊藤壸Balanus albicostatus Pilsbry有圆锥形、陡圆锥形和圆柱形。其形态与年龄、浪击、群集度及基底的粗糙度有关。壁板表面的脊和色纹数也与年龄、浪击和基底的粗糙度有关。壳口面积小于40mm~2时,其面积增大缓慢,大于40mm~2时,其面积增大与基底面积增加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基底由椭圆形变为圆形。盖板的形状与年龄和腐蚀度有关。 白脊藤壶广泛分布在我国沿岸,是潮间带隐蔽岩岸的优势种。因其形态变化极大,故分类学家曾把其变异的个体订为不同的亚种。藤壶的形态变异问题,早就引起生态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关注。因水生动物外壳的形态和结构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标,故可为生态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古地理学家提供重要的信息(Rhoads and Lutz,1980)。国外曾对半寒藤壶Semibalanus balanoides、缺刻藤壶B.crenatus、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和C.depressus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本文着重讨论白脊藤壶的形态变异及产生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与传入路径分析   总被引:94,自引:0,他引:94  
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全国陆生,淡水水生生态系统中外来入侵微生物,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杂草,树木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及分类地位,起源,引入路径和环境影响等内容。查明我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外来入侵微生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水生无脊椎动物,陆生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鱼类,哺乳类分别为19种,18种,170种,25种,33种,3种,10种和5种,来源于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外来入侵物种分别占55.1%,21.7%,9.9%.8.1%和0.6%。我国对外来物种的引进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50.%的外来入侵植物是作为牧草或饲料,观赏植物,纤维植物,药用植物,蔬菜,草坪模特而引进的;25%的外来入侵动物是用于养殖,观赏,生物防治的引种,对外来物种只重引进,疏于管理,也可能导致外来物种逃逸到自然环境中,造成潜在的环境意传入的;76.3%的外来入侵动物是由于检查不严,随贸易物品或运输工具传入我国的。因此,我国既要加强检疫工作,又要对外来物种的有意引进进行严格管理,实行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0.
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水域马氏珠母贝的种群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成兴  黄宗国 《动物学报》1997,43(3):271-278
1993年7月-1994年12月,在大亚湾东山珍珠养殖场进行马氏珠母贝的生长和死亡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小贝种群个体大小组成呈正态分布,进入中贝以后,正态分布不明显。小贝生长快,壳高增幅大,死亡率较低,中贝以后,生长较慢,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