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广东省60余种典型作物的生长属性、经济效益等基础数据, 借助Visual Studio 2012运行平台, 使用C sharp编程语言结合Access数据库, 开发构建了广东省典型作物轮作优化组配专家系统V1.0(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2018SR1064279)。此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属性, 筛选出某地适宜种植的作物库, 并根据优选的各种作物的生育期进行优化组合, 输出可选的作物轮作组配方案; 在此基础上, 根据作物的经济效益及相关特定判断规则, 输出适宜某地区作物轮作的优化组配方案, 进而为生产者提供作物轮作模式的多元及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2.
格局和尺度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尺度的变化可能导致生态学格局的改变。入侵物种性状的变异会对种群的建立和扩散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入侵物种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表型性状的尺度变异并推测可能的作用机制,在广东省开展了福寿螺的体质量、体高、体宽、壳口宽4个表型性状在城市、乡镇、生境、样方、个体5个空间尺度上变异的研究。通过拟合混合模型,进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个体和样方差异解释了近80%的性状变异,生境的差异解释了除体重外其他性状的剩余变异;除体重外乡镇和城市尺度上性状的变异并不明显。结果进一步表明,区域尺度的过程如气候特征等对福寿螺表型性状变异不起主要作用;福寿螺种群特征的研究及防控的重点应考虑其遗传结构特征及局部尺度环境因素。通过不同尺度下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频度分布曲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果。  相似文献   
3.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我国南方淡水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两种入侵生物, 空心莲子草是福寿螺的植物性食物之一。以福寿螺和空心莲子草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不同福寿螺取食强度对空心莲子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福寿螺取食抑制了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量积累, 但不同取食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每盆1、3 只取食强度下, 空心莲子草鲜重先下降然后上升, 而在每盆5、7 只取食强度下, 其鲜重一直保持下降的趋势。与处理前相比, 福寿螺取食下空心莲子草的节数和分枝数均增加(每盆7 只除外), 而叶片数一直保持下降的趋势。每盆7 只福寿螺的取食强度下, 空心莲子草的花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 为对照的10.5 倍(处理20 天时)。可见, 福寿螺取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空心莲子草的生长, 但空心莲子草对不同的取食强度产生不同的生长响应。低取食强度可能促进了空心莲子草的营养生长, 高取食强度抑制了空心莲子草的营养生长, 却促进了其有性繁殖。同时, 福寿螺对空心莲子草叶片的取食偏好性优于其茎秆。  相似文献   
4.
城区河涌生态堤岸具有防洪、航运、环境保护、生态服务、亲水观水、景观旅游等多功能效用。选取广州部 分典型河涌, 采用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方法, 分析其生态堤岸类型、结构及特点, 并提出相关改进对策。目前广州 典型生态堤岸包括附着式、围栏式、点缀式、一体式、组合式等类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堤岸生物多样性低; 美学体验与休闲服务功能弱; 生态堤岸的培育意识缺乏等方面。可通过提高生态堤岸组份的耦合水平、强化生态堤岸亲水和休闲功能、重视生态堤岸的构建与培育等措施对其进行改进, 以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美学享受价值和生活休闲功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溶磷菌(SWJ1-4 和SWJ3-1)对玉米苗期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溶磷细菌对玉米苗期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各处理的苗期玉米的株高、径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长、根体积、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 且以半量磷加混菌处理与全量磷处理的促生效果最为显著, 但这两种处理之间基本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 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和根系的全磷含量。各菌剂处理中, 以半量磷加混菌的处理效果最好。综合分析认为, 溶磷菌(SWJ1-4和SWJ3-1)在促进玉米苗期生长和磷素吸收方面具有较大潜能, 可用于玉米溶磷菌肥料的研制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在檀香幼苗的野外栽植过程中, 光照和寄主选择是限制其幼苗存活的重要因素。植物护理效应是指护理植物能够在其冠幅下改善微气候, 辅助或保育其他物种生长发育的现象。作为一种新的造林方法, 护理植物技术不仅会产生护理效应, 而且还可减少水土流失, 保持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因此近年来这种技术被应用于植被恢复与造林中。野牡丹、桃金娘和豆科植物金合欢是亚热带地区的常见先锋植物, 但这些物种是否具有作为檀香护理植物的特征, 尚未有这方面研究。以这三种植物为研究对象, 通过野外定位实验测定了三种植物冠幅下的微环境特以及檀香幼苗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桃金娘和野牡丹能通过冠幅有效改善檀香幼苗周围的环境因子, 缓解檀香幼苗叶片光系统II的午间光抑制, 提高檀香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地径和存活率, 因此这两种植物适宜作为檀香的护理植物。金合欢虽然在初期能提高檀香的存活率, 但由于其生长迅速, 冠幅过大, 容易造成过度荫蔽的环境而不利于檀香的生长和存活, 因而光照可能成为其冠幅下檀香幼苗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7.
不同刈割强度对牧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研究了不同刈割强度对牧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刈割可提高牧草地上部植株的再生能力.刈割后牧草再生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变化不大,而叶绿素a/b比值有所增加,轻刈割和重刈割的牧草叶绿素a/b比值分别增至1.59∶1和1.52∶1、不刈割为1.22∶1,有利于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与不刈割处理相比,在刈割初期,重刈割处理下柱花草根系总长、总表面积和平均直径分别下降了54.9%、66.5%和27.2%,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但在中后期,刈割处理的牧草地下部根系形态指标活力可恢复到更高的水平.从一年两次收获的累计生物量来看,以轻刈割最高,为3 179.8 g·m-2,重刈割次之,为3 006.1 g·m-2,不刈割最低,为2 936.98 g·m-2,说明一年两次刈割可以提高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8.
广东大宝山矿区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治理途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根据对广东大宝山矿区的实地调查、测试和所采集土、水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对该区生态环境退化和向下游排放污染物现状进行报道.矿坑似乎是大宝山矿最重要的污染源地,据有限土壤样品分析结果推算,当其所含无机还原态硫彻底氧化后,平均1t矿坑表土可产出207kg浓硫酸.大部分矿坑表土和排土场废土已经历不同程度的酸化.实验室模拟试验显示:5g强烈酸化的矿坑表土在接力水提条件下可产出超过750mL的酸性“矿水”(pH<3.9).实测数据表明:排入翁江支流的矿水,其酸度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的浓度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最高允许值.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对大宝山矿区生态环境退化和向下游排放污染物状况的治理,宜采用环境地球化学工程与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鸭子和水稻可以较好地全天候地同生共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平均每公顷大约300-375只鸭子。利用鸭子的野性和杂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防除病、虫、草害,提高土壤肥力,因而可代替人耕耙田、施肥、施药等,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鸭群的活动可刺激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产出有机食品或绿色稻米,其经济效益比常规稻作高。鸭稻共作系统的每公顷净收入比常规稻作系统要高出808.5元。若按绿色食品价格高出同类商品市场价格的20%计算,则鸭稻共作系统每公顷比常规稻作系统大约多增加2000元左右的收入。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的聚类与排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州天河城市化地区林地、草地和农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6个代表性的样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1623个,共26个类群,其中线虫纲( Nematoda)、蜱螨目(Acarina)和弹尾目(Collembola)为优势类群,共占总捕获量的79.1%.不同样地生境中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以及个体数不同.总体来看,林地、农田、草地土壤动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复杂性指数均依次降低,Pielou均匀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以林地为最高.对土壤动物的聚类和排序结果表明,研究区中小型土壤动物可划分为4大类,其中第1类由3种优势类群组成;第一、二排序轴分别反映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类型(以人类干扰程度不同为主要特征)对土壤动物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