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种间竞争对四种储粮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 ℃、75 %相对湿度条件下研究种间竞争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4种主要储粮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并对种群动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与谷蠹、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混合饲养种群增长均受到显著抑制,玉米象和谷蠹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对玉米象和谷蠹的种群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种群最大增长潜能最大,锈赤扁谷盗最小,种群增长率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玉米面的水分含量(21.33%、19.35%、18.67%、13.64%、10.98%)对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生长发育及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面的水分含量对谷蠹幼虫的发育历期影响显著,对卵和蛹的发育历期影响不显著;谷蠹卵的孵化率、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在玉米面水分10.98%~19.35%的条件下增大,在玉米面水分21.33%条件下下降;谷蠹幼虫龄数也受到玉米面水分含量的影响,玉米面水分19.35%条件下幼虫龄数在3~5间变化,10.98%条件下幼虫龄数在3~8间变化;在试验的5种玉米面水分中,谷蠹只在19.35%和18.67%条件下才产卵,19.35%条件下日均产卵量和产卵期均大于18.67%条件下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3.
在30 ℃、75%相对湿度条件下研究种间竞争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4种主要储粮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并对种群动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与谷蠹、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混合饲养种群增长均受到显著抑制,玉米象和谷蠹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对玉米象和谷蠹的种群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种群最大增长潜能最大,锈赤扁谷盗最小,种群增长率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毛竹害螨优势种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bambusae Reck自然种群在主要发生季节的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竹裂爪螨在林间发生的高峰期为5—6月份。发生的严重度与林份条件有密切关系,在土壤瘠薄、林相较差的林区发生重;海拔较高、人为干扰度大的林区的发生重且高峰有所延后。竹裂爪螨在林间不同年龄竹株上存在转移危害,即4—5月,3年生竹上(当年不换叶)的有螨叶率与平均每叶螨量大于2年生竹;5月下旬以后,2年生竹换叶完成、新竹开始上林,竹裂爪螨逐渐转移到新叶上为害,使得在1年生竹、2年生竹上的发生量逐渐超过3年生竹上的发生量。通过对5、6月发生高峰期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竹裂爪螨在毛竹林间呈聚集分布,且密度越高,聚集度越大。利用Iwao的m-m回归分析表明,竹裂爪螨是以个体群的方式存在。从空间格局的动态规律上看,5月份的聚集度大于6月份的聚集度,其中5、6月份的m'-m回归式分别为:m=2.265 2.342m(R=0.853,5月份)、m=1.612 2.171m(R=0.952,6月份)。  相似文献   
5.
在 2 0℃、2 5℃、2 8℃、30℃、32℃、35℃及 75 %rh下 ,采用绿豆作饲料 ,研究比较重庆绿豆象及西昌绿豆象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对两地绿豆象发育历期、存活率及繁殖力影响显著 (ANOVA ,P <0 0 5 )。t测验表明两地理种的整个未成熟期在 2 5℃、32℃下差异显著 (P <0 0 5 )。在 30℃、75 %rh条件下 ,研究绿豆、饭豆、蚕豆、爬山豆及大豆对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对产卵量的影响显著 (P <0 0 5 ) ,同一食物两地理种群产卵量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本研究还测定了新羽化成虫体重及危害豆类后造成的羽化孔内径。由于地理隔离和豆类栽培制度的不同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生长发育、繁殖及危害特性上已明显达到分化程度 ,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地理种群。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竹盲走螨实验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6、20、24、28和32℃5种恒温条件下以竹裂爪螨为食料对竹讯走螨(Typhlodromus bambusae E-hara)进行饲养,观察其生长发育各螨期的存活及成螨繁殖情况,进而组建竹盲走螨在5种恒温条件下实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并用Morris模型和Weibull频数分布函数探讨了温度对竹盲走螨实验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雌平均产卵量在24℃时最大,为32.26粒,低于或高于24℃平均每雌产卵量均呈下降趋势。种群趋势指数(I)温度(T)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I=-98.7747 9.6914T-0.2033T^2),理论上当温度为23.83℃时,种群趋势指数最大,繁殖一代后种群数量为上一代数量的16.74倍。通过Morris模型分析,表明每雌产卵量是影响该实验种群趋势指数的最重要因子。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竹盲走螨实验种群存活曲线均属Deevey Ⅰ型。  相似文献   
7.
对危害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和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的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bambusae)两个种群进行相互间的食性选择和生殖隔离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两种竹子叶片在物理结构上差异较大。尤其是慈竹叶片背面具有成排细茸毛,导致竹裂爪螨毛竹种群不能在慈竹叶上完成世代发育;竹裂爪螨慈竹种群能取食,危害毛竹叶片,但由于寄主转换后,对其生长发育不利,导致存活率低,繁殖力弱.两种群取食各自嗜食的寄主植物时,基本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27℃条件下,当毛竹种群以毛竹为食时,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o)分别为0.1415、1.1520和15.6298;慈竹种群以慈竹为食时,rm、λ、Ro分别为0.0993、1.1044、10.0622;慈竹种群取食毛竹叶片时,rm、λ、Ro分别为0.0391、1.0399和2.5542.生殖隔离试验表明,两种群间能互相正常交配,且互相交配的时间与两种群自交时的交配时间(1次)差异不明显.同一种群交配产生的后代,其性比均在2:1左右,而不同种群杂交产生的后代全部为雄性(竹裂爪螨为孤雌产雄),这表明两种群在长期的寄主植物选择压力下已形成一定的生殖隔现象.  相似文献   
8.
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maculatus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害虫,危害多种豆类因而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为准确掌握四纹豆象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绿豆为食料,在20,25,28,32,35和37℃等6个温度和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通过逐日观察法对四纹豆象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纹豆象卵期、豆内幼虫及蛹期、未成熟期发育点温度分别为12.67,13.86和13.53℃;温度与世代存活率及周限增长率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根据相应抛物线方程可知,四纹豆象理论最适生存温度和最适种群增长温度分别为30.2℃和33.7℃,其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区为30~3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