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温度对菜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温度下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状况。【方法】在20,23,26,29和32℃下,测定了菜豆象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用线性回归、Logistic模型以及"王-兰-丁"模型对温度与菜豆象各虫态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组建了菜豆象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殖力生命表。【结果】菜豆象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而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呈正相关,Logistic和"王-兰-丁"模型比一般线性模型更能拟合菜豆象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菜豆象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6.44℃和858.22 d·℃;菜豆象产卵量、孵化率和存活率在26℃下最高,分别为52.71粒、82.67%和75.67%;在32℃下最低,分别为33.20粒、69.33%和41.67%。在20,23,26,29和32℃下内禀增长率rm值分别为0.05,0.07,0.08,0.09和0.08;净增殖率R0值分别为25.54,33.80,39.87,34.52和13.86。【结论】温度对菜豆象种群发育和繁殖具有显著影响,表明20~29℃是菜豆象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7个恒温(16、19、22、25、28、31和34℃)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Chu生长发育、存活、成虫寿命及繁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其有显著的影响,金银花尺蠖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明显缩短,当温度继续升高到34℃,发育历期反而延长,各虫态发育历期同温度之间呈抛物线变化;25℃时金银花尺蠖各虫态的存活率最高,均达到90%以上,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活率则明显下降;低温条件下,金银花尺蠖的雌性比率大于雄性的比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雌性比率在不断的下降;成虫寿命与温度成负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平均单雌产卵量在25℃时最高,为232.34粒,高温和低温下,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四纹豆象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2 1~ 36℃范围内设置 6个温度对四纹豆象卵、幼虫、蛹的发育速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卵在 2 1~ 36℃、幼虫在 2 1~ 30℃和蛹在 2 1~ 33℃之间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均呈直线关系 ;用直线回归法所得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5.82 ,15.18,16 .0℃ ,有效积温分别为 6 2 .54,151.0 6 ,10 2 .76日度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以白茶为寄主的米缟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温度对以白茶为寄主植物的产虫茶昆虫米缟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分别设置5个温度条件(31、28、25、22、19℃),研究温度对米缟螟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对米缟螟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影响显著,除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外,幼虫、蛹及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均在25℃达到最小值,分别为(249.53±23.83)d、(12.94±1.27)d和(273.00±24.19)d;除蛹外米缟螟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线性相关,幼虫、蛹和未成熟期则呈抛物线相关;温度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卵、幼虫、蛹及未成熟期各虫态存活率均在25℃最高,分别为94.0%、73.8%、91.3%和63.4%,22和19℃次之,31℃最低;幼虫及蛹存活率在31℃均为0,表明米缟螟不耐高温;卵、幼虫、蛹及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21、17.12、14.76和16.47℃,有效积温分别为117.94、870.88、149.70和1442.75日·度.研究结果与米缟螟在贵州息烽地区一年发生2至3代的事实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5.
【目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研究以棉花作为寄主,探索恒温及变温条件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光周期为12L∶12D,RH 70%±5%,在系列恒温及变温(温度波动范围为±1℃)条件下,用棉花饲养扶桑绵粉蚧,观察和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各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存活率和繁殖力及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最适发育温度、极限高温等。【结果】在恒温17~32℃范围内,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当温度达到27℃时发育速率值增幅最大,其中在恒温22~32℃范围内,该虫具有较高的生长发育速率和存活率,且繁殖能力较强,而在恒温37℃条件下,该虫不能完成整个生活史而死亡。在循环变温条件(25~40℃)下,该虫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发育历期更短,速率更快,存活率更高,繁殖力也达到了恒温条件下的平均水平。雌雄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0℃和8.1℃,而达到成虫时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322.6日度和344.8日度。通过拟合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非线性回归关系求出雌雄虫最适发育温度分别为30.5℃和29.9℃,而极限高温分别为36.6℃和35.8℃。【结论】扶桑绵粉蚧适温范围广泛,特别是在变温条件下的适应性非常强。这些结果为预测扶桑绵粉蚧在我国主要棉区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荔枝异形小卷蛾的蛀梢为害是珍贵树种格木人工林健康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依据其天然分布和潜在推广区的温度范围设置系列温度梯度,探讨温度对荔枝异形小卷蛾发育和繁殖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荔枝异形小卷蛾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具有显著影响,在研究温度范围内,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呈显著地下降趋势,世代历期在18℃时为66.87 d,30℃时降至35.77 d。预蛹和蛹的存活率对温度的响应不敏感,而卵、幼虫、成虫的存活率和世代存活率以及产卵量均随温度升高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繁殖力对温度的反映较存活率敏感,其存活率和繁殖力在18℃时均最低,分别为41.20%和13.90粒,在27℃时发育最适,分别为83.80%和45.40粒,在30℃时虽有下降,分别为66.00%和32.40粒,但仍高于18℃时,即其对低温较高温敏感。荔枝异形小卷蛾完整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5.77℃,所需有效积温为876.76 d℃,其中幼虫发育所需有效积温最高,占整个历期的45.23%,发育速率与温度显著正相关。根据荔枝异形小卷蛾为害方式、发育和繁殖特征分析可知,在低温地区其幼虫期长,但世代数少、存活率和繁殖力低,对寄主植物受害部位的单次为害程度严重;在高温地区则幼虫期短,但世代数多、存活率和繁殖力高,对寄主植物受害部位的单次为害程度低,但更为频繁,持续为害程度高。研究结果对于不同地区选择荔枝异形小卷蛾的防治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指导格木人工林的合理推广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全麦粉和酵母粉(10:1)为饲料,分别在8种温度(17.5-35℃)及5种相对湿度(50%-90%RH)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嗜虫书虱的生物学特性,获得了其在不同温、湿度组合情况下的生长发育、生存和繁殖的一系列特性和参数。结果表明,在75%RH、20-35℃范围内,世代发育历期在71.9-21.7天之间。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5.7℃和460.7日·度。各虫态及世代存活率均以27.5℃时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该虫存活。成虫平均寿命在64.4-32.4天之间。每雌平均产卵量为21.1-13.9粒。在28℃条件下,较高的相对温度有利于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相对湿度低于50%或温度低于17.5℃,该虫均不能完成世代发耷。总体来看该虫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区为28-30℃,最适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并就该虫在我国分布及为害严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烟草甲的实验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孝羲  王明洁 《昆虫学报》1996,39(4):383-392
在六种温度(20.3℃,23.9℃,27.7℃,32.2℃,33.7℃,35.9℃)及三种相对湿度范围(51.3%-55.0%RH,75.5%-76.0%RH,83.8%-85.0%RH)组合下,开展了又烟草甲 Lasioderma serricorne(F.)实验生态的系统研究,获得其在不同温、湿度组合情况下生长发育、生存和繁殖的一系列特性和参数,包括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平均繁殖力等,并建立了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存活率及繁殖力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香蕉花蓟马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付步礼  刘奎  邱海燕  伍祎 《生态学报》2014,34(14):3895-3899
通过在人工气候箱内饲养香蕉花蓟马,测定了14、18、22、26℃和30℃5个温度下香蕉花蓟马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分析了温度与香蕉花蓟马发育速率的关系,计算了其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存活率。结果表明:香蕉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和温度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香蕉花蓟马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预蛹、蛹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26、10.56、7.92、9.17、9.53、8.69℃,世代的有效积温为153.81d·℃。26℃下香蕉花蓟马的世代存活率最高,为63.16%;30℃下的存活率最低,为46.34%。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15°—35℃范围内六种恒温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在15°—30℃之间发育正常,发育速率符合逻辑斯蒂曲线,适温为20°—30℃,最适温度在28℃左右。35℃高温和20℃以下的低温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不利影响。在试验温度下,世代存活率、雌虫产卵量和种群增长指数等皆呈抛物线趋势,由此初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以估计发生趋势,但影响种群发展的其它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莲草直胸跳甲是恶性入侵杂草喜旱莲子草的有效天敌。为探明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繁育的适宜温度条件和卵的低温冷藏适期,本文研究了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在25、27、30、32、35℃下的存活、取食和产卵特性及卵在15℃下冷藏不同时期的孵化率。结果表明:在25~35℃,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生存曲线差异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雌雄成虫寿命呈缩短趋势,表现为25℃>32℃>35℃;但27和30℃的生存曲线与25和32℃差异均不显著。温度对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取食量和产卵量均有显著影响,在25~35℃,随着温度的升高,跳甲的取食量和产卵量呈下降趋势;成虫期取食量、日均产卵量和世代产卵量表现为25℃>27℃、30℃>32℃>35℃;成虫期取食量和世代产卵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0。将莲草直胸跳甲卵在15℃下冷藏1~10d后转移至25℃,其孵化率均可达100%,但孵化进度则有差异,孵化高峰期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而提前。与未经冷藏的卵(对照)相比,在15℃下冷藏1d,莲草直胸跳甲卵的始孵化日提前1d,但高峰期不变,均在第5天;在15℃下冷藏4、7和10d后,其孵化高峰期分别较对照提前1、2和3d。可见,在25~35℃时,25℃是莲草直胸...  相似文献   

12.
魏淑花  朱猛蒙  张蓉  黄文广  于钊 《昆虫学报》2013,56(9):1004-1009
为了明确温度对沙蒿金叶甲Chrysolina aeruginosa Faldermann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本实验在恒温条件(13, 18, 23, 28和33℃)下, 以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为寄主植物, 研究了温度对沙蒿金叶甲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对沙蒿金叶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存活率以及种群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在13~28℃范围内, 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是, 当温度上升至33℃时, 幼虫和蛹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其幼虫发育历期与18℃, 23℃和28℃下相比延长并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 成虫不能羽化出土; 低温影响沙蒿金叶甲卵的存活率, 高温影响其蛹的存活率, 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沙蒿金叶甲的生长发育。成虫产卵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大小顺序为28℃>23℃>18℃>13℃, 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沙蒿金叶甲卵期、 1-3龄幼虫期、 4龄幼虫+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72℃, 7.11℃和8.77℃, 有效积温依次为115.36, 441.91和448.40日·度。研究结果为沙蒿金叶甲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对指导生产实践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双委夜蛾种群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是新发现的一种农业害虫,为探索温度对双委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l6,21,26,30,34(±1)℃,RH为70%±5%、光周期为14L︰10D条件下,测定了双委夜蛾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成虫产卵量,组建了双委夜蛾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结果表明,双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世代发育起点温度(C)为9.88℃,有效积温(K)为906.53日·度;卵的孵化率在不同的温度下无显著差异;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则以21~30℃为最高;成虫的产卵量以21~26℃为最高,而在16℃和30℃时显著降低,在34℃下成虫不能交配,30℃成虫交配率仅为46%;生命表分析表明,26℃双委夜蛾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内禀增长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98.5和0.1。【结论】21~26℃是最适宜双委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4.
桃小食心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探索温度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17, 20, 23, 26, 29和32(±1) ℃,80%±7% RH和15L: 9D条件下,测定了桃小食心虫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存活率和/或产卵量, 组建了桃小食心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桃小食心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初孵幼虫的蛀果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幼虫脱果率与温度之间呈抛物线关系:y=-0.5638x2+27.882x-269.18 (R2=0.9801,P<0.01);结茧率和羽化率在17~29℃间无明显变化,但在32℃时则明显降低;雌蛾的产卵量和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3℃时雌蛾交配率最高.生命表分析表明,种群趋势指数在17~29℃间均大于1,26℃时内禀增长率最高;世代存活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S=-0.073x3+4.626x2-92.019x+596.57(R2=0.9832)表示; 内禀增长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rm=-0.0008x2+0.0409x-0.4438(R2=0.9851)描述。 据此得出,23~26℃是最适宜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5.
何嘉  高立原  张蓉  陈林  朱猛蒙 《昆虫学报》2014,57(8):935-942
【目的】近年来巨膜长蝽Jakowleffia setulosa (Jakovlev)由稳定种群的荒漠昆虫上升为暴发性发生并迁移至农区危害的农业害虫。由于缺乏巨膜长蝽生物学基础研究,给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带来许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明温度对巨膜长蝽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 Moq.为寄主植物,分别在7个恒温(13,18,23,28,33,35和37℃)下研究了温度对巨膜长蝽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发育速率、成活率、产卵量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在13~37℃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3℃完成一个世代发育需要82.63 d,37℃只需要14.61 d。各虫态的发育速率(V)与温度(T)的关系均符合多项式回归模型,且极显著相关。采用直接最优法分析,巨膜长蝽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30℃,有效积温为555.77日·度,在宁夏一年可发生2代。巨膜长蝽世代存活率均在33℃时最高,为35.44%。28~37℃之间单雌产卵量较多,达到10粒以上,通过方程拟合得到理论上雌虫产卵最适温度为34.59℃,产卵量最高可达到16.73粒/雌;种群趋势指数在13℃为零,18~23℃小于1,种群呈负增长;28~37℃大于1,且33℃时最高,为2.77;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均在37℃时最高,分别为7.24, 0.3912和1.4787;种群世代周期以13℃时最长,为45.8936 d,37℃时最短,为5.0608。【结论】巨膜长蝽在28~35℃下存活率、增长指数和繁殖力较高,说明该温度范围是巨膜长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本研究为有效开展巨膜长蝽的监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明确温度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本实验在恒温条件(15, 19, 23, 27和31℃共5个温度梯度)下, 以板栗为寄主食料, 研究了温度对桃蛀螟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对桃蛀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存活率、 蛹重以及种群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在15~27℃范围内, 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是, 当温度上升至31℃时, 幼虫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其发育历期比27℃时延长了1.11 d, 而卵期、 蛹期和产卵前期仍符合随温度升高趋于缩短的趋势。此外, 15℃下桃蛀螟5龄幼虫发育停滞, 表明老熟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高于其他低龄幼虫。桃蛀螟世代存活率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大小顺序为23℃>27℃>19℃>31℃, 其中, 23~27℃的存活率较高, 为54.44%~63.56%, 31℃时为4.30%, 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成虫产卵量在23℃时最高, 单雌平均产卵量达55.00粒, 其次为19℃和27℃, 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3.30和39.70粒; 31℃下产卵量最少, 仅为20.90粒。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桃蛀螟卵期、 幼虫期、 蛹期、 产卵前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37, 10.06, 14.27, 7.47和11.85℃, 有效积温依次为70.84, 287.71, 118.42, 58.33和509.06日度。研究结果为桃蛀螟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对指导生产实践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不同温度对取食玉米籽粒桃蛀螟生长发育、存活和生殖的影响,本研究依据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理论计算了在21、24、27和30 ℃下取食玉米籽粒的桃蛀螟种群的生命表参数,并基于这些参数预测了未来80 d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 在21、24、27和30 ℃下桃蛀螟均能完成1个世代,随着温度升高,各阶段的发育历期缩短,且温度间差异显著。24 ℃下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最高(116.7粒),成虫前期存活率最高(84.7%),雌虫占比最高(0.46),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24、27、30 ℃下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059、0.1101、0.1045 d-1,周限增长率分别为1.1117、1.1164、1.1102 d-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21 ℃处理。21、24、27和30 ℃下的净增殖率(R0)分别为17.3、53.7、36.9、19.8个后代个体,其中24 ℃时的R0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表明桃蛀螟种群在24~27 ℃下的存活率高、繁殖力大、雌性占比较高,是其生长发育、生存和繁殖的适合温度。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入侵害虫,本研究旨在探索温度对入侵番茄潜叶蛾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预测番茄潜叶蛾的分布区域、田间发生动态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测定了番茄叶片上番茄潜叶蛾在15, 20, 25, 30和35℃ 5个恒定温度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增长参数,并应用不同模型分析发育速率、内禀增长率和净生殖率与温度的关系,估计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极限温度、发育最适温度、有效积温和年发生代数。【结果】在恒温15~30℃范围内,番茄潜叶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25℃下幼虫期存活率、成虫前期存活率、雌虫总产卵量、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大。在35℃下,卵的存活率骤降至11%,孵化的幼虫无法正常发育。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前期、全世代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04.17, 232.59, 129.87, 434.78和526.32日·度,该虫在新疆伊宁县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理论发生代数为4~5代。基于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模型与基于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关系的模型所计算的积温需求参数不同,基于内禀增长率求得的番茄潜叶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极限高温和发育最适温度分别为12.46, 30.40和27.36℃。【结论】入侵我国新疆地区的番茄潜叶蛾适温范围广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极高的扩散风险。  相似文献   

19.
Cirrospilus vittatus is a generalist parasitoid detected on the invading Phyllocnistis citrella 1 yr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est into Spain in 1993.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parasitoid development, survival, and some selected life history parameters was determined. Development times shortened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from 15 to 30 degrees C, but increased between 30 and 35 degrees C. Larval development times varied the greatest over the range of temperatures, whereas egg development varied the least. The estimated upper and lower development thresholds were 38.2 and 8.2 degrees C, respectively, and the maximal developmental rate (8.75 d(-1)) occurred at 31.5 degrees C. The thermal constant was 275.1 +/- 4.6 degree-days. Cirrospilus vittatus appeared to be a synovigenic species. Mean fecundity at 25 degrees C was 39.17 eggs per female, and the oviposition rate fluctuated around five eggs per day. Superparasitism was quite common (42.8%), but fertility was high (85.6%). Immature C. vittatus survival was 58.1%. From these results, an 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of 0.126 females per female per day was estimated. Although under typical Mediterranean climatic conditions, development of C. vittatus could continue throughout the year, its reproductive fitness at 25 degrees C is lower than other leafminer parasitoids attacking P. citrella in Spain. These results could account for the progressive displacement observed in field populations occurring between C. vittatus and the predominant indigenous parasitoids of P. citrella, Cirrospilus sp. near lync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