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颈围用于筛选糖调节受损人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一医院2017年3月至11月收治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共100例,男性颈围以38 cm为临界值,女性以35 cm为临界值,分为颈围正常组和颈围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相关指标水平,并分析颈围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颈围异常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数值高于颈围正常组,尤以甘油三酯明显,高密度脂蛋白数值低于颈围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与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围可以作为临床预测、评估糖调节受损患者的早期指标,为早期社区筛查及诊断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呈"井喷"式增长,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它主要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中,严重危害了公共健康并加重了卫生经济负担。大量研究表明医学营养治疗对遏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膳食纤维作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公共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由于它不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产生能量,我们过去曾错误地认为它是一种"无营养物质"。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膳食纤维的健康获益不断地被发现和证实,现被定义为第七类营养素。如今我国居民饮食结构愈发精细化,膳食纤维更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膳食纤维进行系统阐述,总结其与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我国居民及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膳食纤维摄入现状及趋势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3.
PCNA、Ki-67是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核抗原,在增殖的组织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反映组织细胞的增殖活性,是细胞增殖的重要标记物。PCNA、Ki-67在正常发育的胚胎组织、糖尿病、胰腺肿瘤、胰岛移植等胰腺疾病及其他疾病中均高表达,同时也与其他系统肿瘤和疾病密切相关。PCNA、Ki-67作为增殖指标可以用于评价胰腺疾病、胰岛细胞移植后细胞再生数量及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目前已将它们视为细胞的标志物,用于细胞增殖的动力学研究,在临床病理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未来PCNA、Ki67将广泛应用于临床及基础研究,尤其用于研究胰腺疾病的新靶点、探索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及胰岛移植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是患者致死致残主要原因。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微血管病变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该病发病重要原因。EPCs有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并且参与新血管形成和新生的能力。正常情况下内皮损失和EPCs对内皮的修复作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EPCs受损,内皮损害和修复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内皮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必然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EPCs数目功能改变,而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EPCs的怎样变化?本文就EPCs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5.
以羟基乙腈为唯一氮源,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腈水解酶产生菌CCZU-12, 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 鉴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对菌株CCZU-12产腈水解酶的培养条件及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最适产酶培养条件为: 碳源为10 g/L乙酸钠, 氮源为5 g/L酵母粉, 金属离子为1.0 mmol/L Mg2+, 培养温度30 °C, pH值7.0, 接种量4%, 装液量50 mL/250 mL; 最适催化反应温度35 °C, pH值7.0, 反应120 h, 羟基乙腈转化率达到98.9%。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川芎嗪(Ligustrazine)联合前列地尔(Alprostadil)治疗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作用与疗效。方法:收集近年我院糖尿病伴背景性DR共73例(112只眼),分别按治疗中应用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或拜阿司匹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眼底病变改善情况。结果: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的治疗组疗效比拜阿司匹林的对照组好;眼底荧光检查表明,治疗组眼底病变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DR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贝母提取物(FE)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H9c2 心肌细胞肥大(CH)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心肌H9c2 细胞,MTT法测定心肌H9c2细胞存活率; 细胞分4组(n=10):对照组、2 μmol/L Iso (模型)组、2 μmol/L Iso+FE 400 μg/L 组、2 μmol/LIso+FE 1 000 μg/L 组;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测定心肌细胞直径;二辛可酸法检测细胞总蛋白;钙-4 试剂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Iso 组心肌H9c2细胞直径、总蛋白量及[Ca2+]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00 μg/ml 和1 000 μg/ml FE各组心肌H9c2细胞直径、总蛋白量及细胞[Ca2+]i均显著低于Iso组 (P<0.05 或P<0.01)。结论: FE对Iso诱导H9c2 CH有干预作用,可能与抑制钙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能够增殖、迁移、粘附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潜能的一种原始细胞,在修复血管内皮和促进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EPC来源于骨髓,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血,新研究表明在脂肪组织、心肌中也能发现EPC的存在。EPC与干细胞的细胞表面标志物相似,功能上亦接近干细胞,但不具有自我更新的功能。近年来EPC已成为热点问题,对疾病诊断,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恶性肿瘤等治疗中全身或局部注射EPC具有更广泛的前景和应用价值。但关于分离培养EPC的方法及细胞表面标志物不完全相同,报道较少,至今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就对于内皮祖细胞基本现状、分离培养技术、分选鉴定及临床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亚型与糖尿病合并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为预防及治疗糖尿病伴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440名心内科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有无冠脉狭窄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四组:冠脉内膜光滑组94人(A组);单纯冠脉狭窄组108人(B组);糖尿病合并冠脉狭窄组共184人(C组);糖尿病冠脉无狭窄组44人(D组),记录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传统血脂脂谱、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两者的比值(apoB/apoA);采用Gensini评分比较传统血脂、apoA、apoB及与Gensini积分值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冠脉无狭窄组apoB、apoB/apoA、LDL和TG升高,apoA和HDL降低,B组和C组apoA与Gensini积分值存在负相关(P=0.01570.05);apoB;apoB/apoA与Gensini积分值存在正相关(P0.0001);两组中,apoB与Gensini积分值相关系数最大(r=0.85795,0.85941),且apoB与Gensini积分值的相关性都强于LDL与积分值的相关性。结论:在糖尿病患者预测心血管风险上,apoB,apoA,apoB/apoA的测定可能优于传统的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