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胞外多糖(EPS)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及周围生长介质中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物质。乳酸菌胞外多糖除了具有重要的加工优势外,如提高酸奶等乳制品的粘度、质地和口感,还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本文重点介绍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类和主要生物活性,并从胞外多糖的益生元特性、作为肠道能源物质、对肠道细胞的粘附、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调节肠道免疫五个方面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对胞外多糖的后续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乳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检测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WPI(乳清分离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个组分显示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分子量小于5 kDa的组分最强。采用凝胶过滤色谱对分子量小于5 kDa的WPI酶解物进行分离,抗氧化活性强的组分继续采用RP-HPLC进行纯化。通过MALDI-TOF-MS与氨基酸组成分析鉴定该活性肽为His-Ile-Arg。  相似文献   
3.
为拓宽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微生物来源,筛选一株具有降糖效果的菌株。实验利用体外模型对西藏生牦牛乳来源的菌株进行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株具有α-葡萄糖苷酶高抑制活性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bovis BD3526,该菌株的降糖活性(>60%)显著高于其他分离菌株和常规乳酸菌。菌株产α-GI的遗传性状稳定有效,中温、好氧发酵更有利于该菌株合成与积累活性物质。当在脱脂乳中发酵12h后,活菌总数达到峰值1.75×10^9CFU/mL,6h后的发酵乳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处于高水平(>80%),不断递减的IC50表明,α-GI伴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在进一步积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抗氧化肽A对人肺癌细胞A549,红细胞溶血和肝组织氧化性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抗氧化肽A能够有效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同时也能抑制红细胞的溶血和肝组织氧化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961年11月,我们在江苏省淮阴地区泗阳县发现一例羊联体,出生后即死亡,保存在10%的福马林液中。今将其外部形态、内部各系统的观察和解剖作一报导,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胞外多糖(EPS)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及周围生长介质中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物质。乳酸菌胞外多糖除了具有重要的加工优势外,如提高酸奶等乳制品的粘度、质地和口感,还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本文重点介绍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类和主要生物活性,并从胞外多糖的益生元特性、作为肠道能源物质、对肠道细胞的粘附、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调节肠道免疫五个方面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对胞外多糖的后续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摘要:1型糖尿病作为一种胰岛素依赖性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不仅与遗传性内因有关,也与能量和饮食失衡以及肠道微生物等环境性外因有关。而益生菌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宿主的肠道菌群组成、肠道结构完整性、影响其代谢和免疫,从而起到延缓或预防1型糖尿病的作用。由此,本研究在总结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种类、相关发病机制、疾病表型及其应用的基础上,综述十几年来益生菌作为环境性外因应用于1型糖尿病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快速定量检测植物乳杆菌的方法,排除近缘菌的干扰。方法利用SMM系统筛选植物乳杆菌种特异序列,根据特异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果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种特异性,检测限为2.26×10^2CFU/mL。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一株类芽孢杆菌BD3526为研究对象,采用丙酮浸提菌体得到抑菌活性粗品,通过Sephadex LH-20对样品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粗品对藤黄微球菌CGMCC1.184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 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GMCC1.879和单增李斯特菌CGMCC1.9136的MIC为25 mg/m L;Sephadex LH-20纯化样品对藤黄微球CGMCC1.1848的MIC为1 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GMCC1.879和单增李斯特菌CGMCC1.9136的MIC为2 mg/m L。样品经链霉蛋白酶处理后,活性基本消失。经加热、酸碱、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蛋白酶K处理后,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因此,类芽孢杆菌BD3526产生的是一种细菌素类的抑菌物质,该抑菌物质在食品和医疗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