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设计并合成抗肿瘤药物帕玛度胺的3位N取代的新型类似物。方法:从3-硝基邻苯二甲酸(2)和N-(叔丁氧羰基).L-谷氨酰胺(4)出发,经过六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3-硝基邻苯二甲酸(2)经脱水制得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3)。用N-(叔丁氧羰基)-L-谷氨酰胺(4)经闭环、脱保护制得3-氨基-2,6-哌啶二酮三氟乙酸盐(6)。4与6经缩合、钯碳催化氢化制得免疫调节剂Pomalidomide(8),(8)经过酰化得到3-乙酰氨基-N-(2,6-二氧代-3-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以(4)计总收率约34.9%。结果:得到3-乙酰氨基-N-(2,6-二氧代-3-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应用于细胞活性测试。结论:改进了帕玛度胺的合成工艺,得到了3位N乙酰化的新型帕玛度胺类似物(1),初步研究显示(1)的生物活性与帕玛度胺接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37个新型N-取代吡咯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探讨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来测试37个化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和1种正常细胞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化合物3f活性最高,其对MGC80-3的IC50值为61.29μM。同时成功地总结了新型N-取代吡咯化合物的构效关系:(1)对于吡咯母核的3位,取代苯环上对位氯取代和对位叔丁基取代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差不多,并且没有明显的规律性。(2)对于吡咯母核的4位,取代基团的电子云密度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也没有明显的规律。(3)对于吡咯母核的1位,当3位为对叔丁基苯基取代时,其整体活性顺序为:(苄基,溴乙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乙烯基;当3位为对氯苯基取代时,其整体活性顺序为:(乙烯基,苄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结论:为了得到更好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吡咯母核的1号位置上应该接入苄基等大空间位阻基团、容易形成氢键的基团或者不接入任何取代基,从而为吡咯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结构修饰以开发更高活性的抗肿瘤化合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胰岛索非注射给药研究中,经皮给药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近年来医药领域的研发重点。控释膜的研究是经皮给药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涉及胰岛素通过控释膜释放的研究报道不多。本实验室通过紫外光催化技术合成出一种丙烯酸酯-PEG复合薄膜作为胰岛素控释膜。本实验目的在于考察该复合薄膜在24小时内对胰岛素的体外控释作用,从而为胰岛素经皮给药制剂的基础研究作出贡献。方法:通过紫外光固化方法合成丙烯酸酯-PEG400复合薄膜,通过HPLC的方法考察丙烯酸酯-PEG400复合薄膜对不同浓度胰岛素溶液的控释作用,通过比较薄膜对不同浓度胰岛素溶液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等参数,研究薄膜对胰岛索的控释规律。结果:实验数据显示:丙烯酸酯-PEG复合薄膜对3.0mg/mL,6.0mg/mL,9.0mg/mL这三种不同浓度胰岛素控释曲线的相关因子分别为:0.9921,0.9950,0.9964。相关因子均大于0.99,表明该薄膜能很好的控制胰岛素溶液实现线性释放。经计算,薄膜对3.0mg/mL,6.0mg/mL,9.0mg/mL这三种浓度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266.69μg/cm-2,343.65μg/cm-2,460.10μg/cm2。渗透速率分别为:9.24μg/cm-2·h-1,13.40μg/cm-2·h-1,19.04μg/cm-2·h-1。以上两组数据表明,薄膜对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随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丙烯酸酯一PEG复合薄膜能控制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溶液以恒定速率释放,通过对比薄膜对各浓度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等参数,发现该薄膜对胰岛素的释放速率受胰岛素浓度调节,具体表现为随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该薄膜不仅可以稳定控制胰岛素实现零级释放,而且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浓度实现调节胰岛素释放速率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该薄膜是一种理想的胰岛素控释膜。同时本实验作为胰岛素控释膜的基础研究,也为日后以该薄膜为控释膜的胰岛素经皮给药制剂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研究中,经皮给药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近年来医药领域的研发重点。控释膜的研究是 经皮给药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涉及胰岛素通过控释膜释放的研究报道不多。本实验室通过紫外光催化技术合成出一 种丙烯酸酯-PEG复合薄膜作为胰岛素控释膜。本实验目的在于考察该复合薄膜在24 小时内对胰岛素的体外控释作用,从而为 胰岛素经皮给药制剂的基础研究作出贡献。方法:通过紫外光固化方法合成丙烯酸酯-PEG400 复合薄膜,通过HPLC的方法考察 丙烯酸酯-PEG400 复合薄膜对不同浓度胰岛素溶液的控释作用,通过比较薄膜对不同浓度胰岛素溶液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 等参数,研究薄膜对胰岛素的控释规律。结果:实验数据显示:丙烯酸酯-PEG 复合薄膜对3.0 mg/mL,6.0 mg/mL,9.0 mg/mL 这三 种不同浓度胰岛素控释曲线的相关因子分别为:0.9921,0.9950,0.9964。相关因子均大于0.99,表明该薄膜能很好的控制胰岛素溶 液实现线性释放。经计算,薄膜对3.0 mg/mL,6.0 mg/mL,9.0 mg/mL 这三种浓度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266.69 ug/cm2,343.65 ug/cm2,460.10 ug/cm2。渗透速率分别为:9.24 ug·cm-2·h-1,13.40 ug·cm-2·h-1,19.04 ug·cm-2·h-1。以上两组数据表明, 薄膜对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随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丙烯酸酯-PEG复合薄 膜能控制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溶液以恒定速率释放,通过对比薄膜对各浓度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等参数,发现该薄膜 对胰岛素的释放速率受胰岛素浓度调节,具体表现为随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该薄膜不仅可以稳定控制胰岛素实现零 级释放,而且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浓度实现调节胰岛素释放速率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该薄膜是一种理想的胰岛素控释膜。同 时本实验作为胰岛素控释膜的基础研究,也为日后以该薄膜为控释膜的胰岛素经皮给药制剂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多组分反应(Multi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s,MCRs)是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相对简单的原料加入"一锅煮"反应中,不经过中间体分离而直接得到结构复杂的分子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环境友好等优点。多组分反应发展至今,已经在包括药物合成的多个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吡咯衍生物作为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有着重要生物医药价值和材料科学价值的重要化合物,其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用于合成吡咯衍生物的多组分反应也不断地被报道。多组分反应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吡咯合成路线中取代基引入的问题并能提高反应收率,为吡咯衍生物的合成与研究带来便利。本文从合成方法上概述了近年来多组分反应在吡咯合成中的应用,为合成已有吡咯衍生物和探寻全新结构的吡咯衍生物提供合成方法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神经激肽中P物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通过与其最主要的受体NK1受体结合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NK1受体拮抗剂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仅能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而且在缓解抑郁,抗肿瘤,治疗急性尿失禁方面都显示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NK1受体拮抗剂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