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的根除率,选择可以有效弥补传统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措施的四联疗法。方法:选择2010年8月到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序贯疗法,对照组的患者采取标准四联疗法。对比两组的根除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根除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根除率为51.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7.8%;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的根除率以及疗效高于标准四联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MRI图像特征。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肝动脉血管造影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M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MRI图像特征。结果:6例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肝被膜下出血4例,腹腔内出血2例。出血表现为T1WI呈高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低信号,5例可清晰显示肿瘤破口。结论:MR诊断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及时、准确,T1WI及延迟扫描冠状位图像对诊断有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厌氧盐碱细菌Alkalitalea saponilacus产木聚糖酶所需的碳源,优化木聚糖粗酶的提取条件并分析酶学性质。【方法】应用GC技术分析A.saponilacus发酵木聚糖的主要产物;利用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测定木聚糖酶活力以获得最优的碳源、提取粗酶的最佳条件及其酶学特性。【结果】A.saponilacus以不同来源木聚糖为底物时,发酵产生的主要产物丙酸含量都在80%以上。若以0.4%(W/V)蔗糖+0.1%(W/V)桦木木聚糖为复合碳源时,木聚糖酶活力是以桦木木聚糖或者蔗糖为单一碳源时的3.2倍。木聚糖酶的酶活力在盐度2%–6%、pH 7.0和55°C达到最佳且在该条件下的酶活力为590 IU/mg。此外,该酶活力在0.2%Tween 20存在时增加,而在5 mmol/L Mg~(2+)和0.2%Triton X-100存在时无显著影响,但在Cu~(2+)、Fe3+和Ni~(2+)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则被显著抑制。【结论】A.saponilacus发酵主产物丙酸以及生物合成的木聚糖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可以刺激精子生成和促进卵子成熟,是人体内重要的激素之一。本研究针对体外受精(IVF)周 期bFSH 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bFSH对卵巢反应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2012 年 12 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分为A 组 (bFSH≥10 IU/L)、B 组(8≤bFSH≤10 IU/L)和C 组(bFSH<8 IU/L)。对比分析三组对象的年龄、基础窦卵泡数(bAFC)、黄体生成素 (LH)含量、FSH/LH 值、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使用时间、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bAFC 及FSH/LH相比 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Gn 用量和时间、获卵数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基础 LH 值及超排卵周期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对体外受精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具有一定的预测 价值,bFSH 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预测女性不孕患者超排卵周期卵巢反应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处理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腹腔镜组行微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67.82±9.57)min,术中出血量为(296.48±33.24)mL,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1.12±1.33)d,下床活动时间为(6.05±1.85)d,住院时间为(8.44±1.63)d,复发率为10.81%,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8.16±8.94)min,术中出血量为(482.32±24.21)mL,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8.18±1.09)d,下床活动时间为(8.47±1.23)d,住院时间为(11.28±1.91)d,复发率为19.44%,并发症发生率为30.55%;腹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采用3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45头金皮(金华×皮特兰)F2代猪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CAST)的第6外显子和第7外显子之间的片段进行了PCR-RFLP分析, 结果显示在第6内含子内均检测到MspⅠ、HinfⅠ和RsaⅠ酶切多态性。根据酶切结果将CAST基因分为3种基因型(AACCEE、BBDDFF、ABCDEF), 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778, 0.2222, 0.6000。对背最长肌做连续性石蜡切片, 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和肌球蛋白重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并拍照, ImageJ软件统计肌纤维横截面积、密度、直径及MHCⅠ型肌纤维的比例。采用SPSS程序分析了CAST不同基因型对金皮F2代猪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和屠宰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BBDDFF基因型个体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眼肌面积显著地高于ABCDEF基因型个体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眼肌面积(P < 0.05)。  相似文献   
7.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its)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曾造成约2亿人的死亡,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由于鼠疫菌具有高度致病性、传染性,被列为最具潜力的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剂。在面临鼠疫威胁时,疫苗是最为有力的武器。鼠疫疫苗研究中,减毒活疫苗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现就鼠疫减毒活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微卫星标记多重PCR扩增组合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多重PCR的方法,以快速扩增微卫星标记和节约试剂为目标,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获得了46个扩增效果理想的微卫星标记多重PCR组合,其中30个为二重PCR,16个为三重PCR。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多重PCP反应的引物浓度为0.06~0.3μmol/L, Mg2+的浓度变化范围为1.5~3.0mmol/L,采用的PCR缓冲液的倍数为1.0、1.2、1.4或1.6,每个PCR反应聚合酶的用量在0.2和0.4U之间,退火温度及反应循环数分别为52~60℃ 和32~50℃。所有多重PCR进一步合并为17个可在ABI 337测序仪上进行电泳的组合。 Abstract:In order to rapidly amplify pi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nd save materials,multiplex PCR was used and its reaction condition was optimized.Forty-six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x PCR with good effects were obtained.Thirty of them are duplex-PCRs,sixteen are triplex-PCRs.The results of multiplexe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primers varied among 0.06~0.3μmol/L,the Mg2+ concentration among 1.5~3.0 mmol/L;0.2~0.4 U of Taq polymerase and 1.0-,1.2-,1.4-,1.6-fold buffer were used,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cycle number varied among 52~60℃ and 32~50℃,respectively.All multiplexes were further combined into 17 sets for the electrophoresis on ABI 377 sequencer.  相似文献   
9.
MyoG基因对金华猪繁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进  聂光军  张金枝  郭晓令  徐宁迎 《遗传》2005,27(6):893-897
用PCR-RFLP方法对金华猪I系(109头)、II系(15头)、III系(25头)的MyoG基因的第二内含子内(PCR1- MspⅠ-RFLP)和3'-端(PCR2- MspⅠ-RFLP)位点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PCR1- MspⅠ-RFLP位点有3种基因型(AA、AB、BB),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544,0.3826,0.4631;PCR2- MspⅠ-RFLP位点只有2种基因型(MM、MN),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953和0.0047。采用SPSS程序分析MyoG基因对金华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MyoG基因对金华母猪初胎的总产仔数、二胎的产活仔数影响显著(P<0.05),而对其他胎次组合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初生窝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B族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PAC1是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 PACAP)的特异受体,介导PACAP神经保护等功能,是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之一. HSDCIF(His-Ser-Asp-Cys-Ile-Phe)为位于PAC1的N端胞外1区(extracellar domain 1, EC1)的一段短肽序列,与特定负责激活PAC1受体的激动域PACAP(1-6)具有极高的同源性.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出缺陷HSDCIF基序的PAC1突变体(简称D PAC1)|利用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构建系列真核表达重组载体,包括融合了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enhanced 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 EYFP)的表达载体D-PAC1-EYFP|用于生物发光能量转移(bio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RET)检测的D-PAC1-Rluc|以及用于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实验的D-PAC1-EYFP/N和D-PAC1-EYFP/C.免疫荧光检测(immunofluorescence assay)测定D PAC1的表达|荧光共聚焦显微观察D-PAC1的细胞运输,然后通过 Western印迹、BRET与BiFC方法来检测D PAC1的二聚化情况,综合评价HSDCIF基序对PAC1二聚化和在细胞中定位的影响.检测结果显示,缺陷HSDCIF基序的突变体D PAC1不能发生二聚化,也不能正常的进行上膜运输,而是滞留在内质网中,同时外源化学合成的寡肽HSDCIF可以竞争性地抑制正常PAC1的二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