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合成的五肽胃泌素及人类粒细胞慢性白血病蛋白P210的抗原簇十肽的研究,探讨了小肽氨基酸序列直接测定的快原子轰击质谱法(FABMS)。从谱图中可以观察到显著的分子量信息和序列离子,并由此确定出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一般C-端无碱性氨基酸时肽链比较容易形成N-端序列离子。 对掺杂有氧化态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其经巯基乙醇处理后的混合物FAB谱图的研究表明,后者具有更强的分子离子峰和更完整的序列离子,为含有胱(半胱)氨酸的肽序列分析提供了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2.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Streptomyces diastaticus No. 7 strain M1033 xylose isomerase (SDXyI) have been analysed and refined at 0.19nm. The crystal space group is I222, with unit cell dimensions of a=9.884 ran, b=9.393nm and c=8.798nm. Based on the coordinates of the Streptomyces rubiginosus xylose isomerase (SRXyI), the initial model of SDXyl was built up by the dose packing analysing and R-factor searching and refined by PROLSQ to a final R-factor of 0.177 with the rms deviations of bond lengths and bond angles of 0.001 9nm and 2.1°,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global conformation change existed between SRXyI and SDXyI except the local conformation in the active site.  相似文献   
3.
以双引物法对葡萄糖异构酶(GI)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体基因于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了GI双点突变体GIK253RA198C.研究K253R和A198C双点突变对GI的结构和性质的作用,结果表明GIK253RA198C的热稳定性明显下降,最适反应温度降低5℃.文章从结构和机制上解释了为何同是K253R突变,对SM33 GI和密苏里游动放线菌GI的热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认为这是由于Lys253在两种GI结构的位置上存在微小差异,从而使引入的Arg对亚基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相反效应所引起.  相似文献   
4.
7号淀粉酶链霉菌M1033菌株木糖异构酶晶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号淀粉酶链霉菌M1033菌株木糖异构酶(SDXyI).19nm分辨率晶体结构已经解出.晶体空间群为I222,晶胞参数为a=9.884nm,b=9.393nm,c=8.798nm.参考锈赤链霉菌木糖异构酶(SRXyI)的晶体结构模型,通过分析晶体密堆积关系和晶体学R因子搜索,获得了SDXyI晶体结构的初始模型.采用PROLSQ软件包使用0.60~0.19nm分辨率衍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最终模型的晶体学R因子为0.177,键长键角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0019nm和2.1°.与SRXyI相比较,SDXyI整体构象未发生明显变化,活性中心构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分别从重组质粒pUB1及其M(13)亚克隆S1中将7号淀粉酶链霉菌(StreptomycesdiastaticusNo.7)M1033(以下简称S.di.M1033)木糖异构酶基因的-192-+581bp片段克隆入链霉菌启动子探测质粒pIJ4083中,转化变铅青链霉菌(S.lividans)TK24。通过对其邻苯二酚加双氧酶活性的检测表明,该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应用M13亚克隆S1和合成引物P6延伸制备放射性标记的单链DNA探针;通过S.di.M1033的总RNA的S1核酸酶保护实验,确定了其转录的起始位点,并由此探讨了与木糖异构酶基因表达有关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肠杆菌是导致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为探讨毒力岛基因ibeT在大肠杆菌K1株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了ibeT基因缺失的大肠杆菌K1株,细菌在细胞内存活试验结果显示,ibeT基因缺失抑制了大肠杆菌K1株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生长.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到,在细菌侵袭进入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与野生型相比,ibeT基因缺失突变株较多地滞留在溶酶体内;透射电镜结果进一步显示,ibeT基因缺失使大肠杆菌K1株逃逸ECV(含有大肠杆菌的囊泡)的能力发生了下降,继而使其在细胞浆内的复制减少.利用体外模拟的弱酸性环境,检测大肠杆菌菌体胞内的缓冲容量,发现ibeT基因缺失突变株菌体胞内的缓冲能力较野生型低.这些结果提示,在大肠杆菌K1株侵袭进入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ibeT基因有利于大肠杆菌降解ECV膜,避免与溶酶体融合,进而促使大肠杆菌逃逸进入细胞浆并进行复制.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GRP94在小鼠脑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及RNA印迹技术,检测了发育不同时期小鼠脑组织中GRP78、GRP94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小鼠脑发育过程中GRP78、GRP94的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显著差异,在脑发育的早中期GRP78表达水平高于GRP94,随发育的进程GRP78不断下降而GRP94逐渐升高,至胚胎发育晚期GRP94表达水平高于GRP78.在E16.5的不同脑区,GRP78的表达呈现出从端脑到后脑逐渐递减的“浓度梯度”分布,而GRP94在不同脑区中表达相同.小鼠出生后,二者作为应激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RP78和GRP94在大脑组织中的分布基本相同,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质均有分布.这些观察得到的结果提示,GRP78和GRP94与神经细胞分化和脑的形态建成有关,它们分别在脑发育的不同时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尖吻蝮(五步蛇)蛇毒中用DEAE-Sephadex A-50,Sephadex G-75,DEAE 纤维素和CM-Sephadex C-25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三个毒性组分,分别简称为AaT-Ⅰ,AaT-Ⅱ和AaT-Ⅲ。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免疫电泳鉴定,均表现均一。AaT-Ⅰ和AaT-Ⅱ是酸性蛋白质,等电点分别是4.6及5.3。AaT-Ⅲ是碱性蛋白质,pI>9。它们的分子量均约为22000。  相似文献   
9.
根据徐洵等人的分离方法,我们从皖南山区尖吻蝮蛇蛇毒中得到出血毒素Ⅰ(AaH-1),它的萤光激发峰在284nm,发射峰在350nm,表现出Trp残基的萤光光谱。AaH-1的萤光强度和峰位随pH值的升高而增强且红移,在pH5~6萤光强度出现跃增,活性从无到有。pH7~9萤光强度稳定,出血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此相似。升温到50℃以上其萤光强度急骤下降,并失活。一定浓度的SDS,EDTA均使AaH-1的萤光强度下降,出血活性也减弱。表明能改变AaH-1的pH环境、构象或使之变性的因素都能使它的萤光强度和出血活性同时发生相应的改变。AaH-1的萤光能分别被Ⅰ~-和丙烯酰胺碰撞淬灭,从萤光峰位和丙烯酰胺淬灭常数,可见Trp残基处于这些淬灭剂可以作用的位置。NBS能氧化AaH-1的Trp残基的吲哚环,而使Trp残基的萤光淬灭,致使AaH-1的活性也相应地减弱,说明Trp残基与出血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了解胰岛素构象与功能的关系,测定了不同条件下胰岛素和它的类似物的内源萤光光谱,胰岛素类似物包括去B链羧端五肽胰岛素,去B链羧端七肽胰岛素和去B链羧端八肽胰岛素。它们的发射光谱的峰在306nm,激发光谱峰在277nm。不同pH值,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温度变化对胰岛素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和对类似物的影响非常相似。说明这些类似物的环境酪氨酸残基的微环境是相似的。由于去五肽胰岛素有接近于天然胰岛素的生物活力,去七肽胰岛素没有生物活力,因此说明,胰岛素分子的受体结合部位中,B_(24~25)两个苯丙氨酸侧链本身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不是因为失去它们后引起胰岛素构象变化而失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