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由脂多糖、磷脂、外膜蛋白和脂蛋白等成分组成,是细菌抵御外界有害物质的首要物理屏障,与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密切相关.外膜各组分依赖特定的系统进行跨膜转运,包括脂多糖转运系统(lipopolysaccharide transport, Lpt)、脂质不对称维持系统(maintenance of lipid asymmetry, Mla)、β-桶状装配机器(β-barrel assembly machinery,Bam)以及脂蛋白定位系统(localization of lipoprotein,Lol).这些系统能够保证细菌外膜的完整与稳定,被视为维持细菌生命活动的"命门".因此,本文系统地综述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主要成分的跨膜转运系统结构与功能,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新型靶向抗菌类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微氧条件下,考察肺炎克雷伯氏菌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过程中柠檬酸和丙酮酸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摇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能抑制菌体生长和1,3-丙二醇合成;丙酮酸对菌体生长和1,3-丙二醇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 L发酵罐批式发酵表明:补料培养基中加入8 g/L丙酮酸,1,3-丙二醇的产量提高了约10.8%,转化率提高了约4.4%,比生长速率提高了约10.8%。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强化能量的产生能够有效促进1,3-丙二醇的合成,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强化丙酮酸的产生以促进1,3-丙二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杂交条件进行了优化。基于副溶血性弧菌的tdh,trh,toxR基因选用了3种探针序列,从菌落杂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杂交时间和显色检测等方面对基于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的原位杂交实验进行了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采用80℃热固定2 h,37℃预杂交10 min后杂交8 h以及封闭1 h的改良方法可获得高特异性、低背景且着色清晰的实验结果。优化的菌落杂交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高效、准确、可区分致病性菌株的优点,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致病菌株和非致病菌株的同步检测和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用L-多聚赖氨酸、聚乙烯亚胺及L-多聚鸟氨酸三种多聚阳离子对壳聚糖进行共混修饰,制备了三种共混材料.在这些材料表面吸附了血清白蛋白,并利用圆二色(CD)光谱研究了白蛋白吸附到材料表面后的构象变化.结果显示,与天然状态相比,白蛋白吸附到共混材料表面后,其α-螺旋、β-折叠及无规则卷曲的含量均发生了明显改变.通过研究MC3T3-E1细胞在这些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发现细胞的增殖与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变化有一定关系,在吸附的白蛋白构象与天然构象最接近的共混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增殖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5.
云南澜沧拉祜族HLA-DRB1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我们改进的高分辨率基于内含子的PCR-SBT分型方法,首次检测云南拉祜族HLA-DRB1基因多态性。在55例拉祜族个体中共检出16种HLA-DRB1等位基因,最常见的DRB1等位基因是HLA-DRB1*12021、09012、15011,基因频率分别为30.909%、15.455%、13.636%,共占拉祜族可检出等位基因的60%,其中DRB1*0413、11081、1312、1418、1504首次在我国人群中检出,并且在世界各地人群中也比较罕见。对拉祜族和世界各地人群的HLA-DRB1频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HLA-DRB1等位基因在各人种中的分布特点,并用Neighbor-joining法进行了聚类分析。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拉祜族明显属于中国南方族群,未显示出其族源来自北方的痕迹。对此遗传数据和民族学、历史学研究的矛盾,做了初步的分析。 Abstract:The HLA-DRB1 gene polymorphism in Lahu ethnic of Yunnan,China was the first time investigated using high resolution PCR-SBT method,which is based on sequences of HLA-DRB1 Intron 1 and Intron 2 and with our improvement.From 55 individuals of Lahu ethnic 16 DRB1 alleles were detected.The three most common alleles were HLA-DRB1*12021(30.909%),09012(15.455%),15011(13.636%),and they covered 60% of the total alleles detected from Lahu ethnic.HLA-DRB1*1413,*11081,*1312,*1418,*1504 were the first time detected in the Chinese,and were very rare in worldwide ethnic groups.With comparison of HLA-DRB1 gene frequencies between various ethnic groups we analys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LA-DRB1 gene distribution in worldwide populations,and constructed the phylogenetic tree by Neighbor-joining method and Nei measure of genetic distance.The result showed Lahu ethnic obviously belong to the Chinese South ethnic groups and can't trace its origin from northern groups with the HLA-DRB1 genetic data.The preliminary explanations about the contradiction were given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6.
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耐受及致病机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在实验室模拟的条件下,重现人体消化过程中的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以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耐受性、致病机理、肠道菌群互作及疫苗开发,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综述了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研究中的应用,将现有胃肠道模型系统地划分为体外静态模型、体外动态模型、普通动物模型及人源化动物模型,并详细介绍了各类模型的概念及特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现有模型的不足,并对未来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源性致病菌耐受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5年6~9月,采用扫描取样法在浙江省长兴扬子鳄自然繁育中心,对人工繁殖的成年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行为的发生频率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行为体温调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子鳄日常活动行为主要包括巡游、头出水、头背出水、贴地闭嘴趴伏、张嘴趴伏和抬头闭嘴趴伏6种行为。扬子鳄在水中活动更多,占62.1%,头出水是最主要的行为状态,占52.3%,而张嘴的频次最少,占1.8%。扬子鳄表现出有规律的水陆活动,6:00~8:00和18:00~20:00时分别是一天中扬子鳄大量入水和上岸的时段。水温和气温的差异是影响扬子鳄水陆活动的最重要因素。根据扬子鳄的水陆活动规律,发现扬子鳄主动选择不超过(31±1)℃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8.
采用原生质体电转化和PEB电转化方法向鼠李糖乳杆菌LA-04-01中导入外源基因。在培养过程中使用甘氨酸和青霉素辅助溶菌酶处理细胞制备原生质体,得到300个/μg的转化子。使用PEB缓冲液处理细胞,使转化率稳定达到6×105个/μg,建立了针对鼠李糖乳杆菌简便高效的转化方法,为进一步的基因操作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9.
两种核域估算方法在野生藏狐家域研究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核域是野生动物重点利用、含有更多居所、隐蔽场所及依赖性食物资源的区域。关于核域的确定和划分一直存在争议,且很难找到客观的并能准确展示动物生物学信息的数理统计方法。2006 年4 月,2006 年9 ~10月和2007 年1 ~4 月,我们共记录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3 只藏狐的199 个活动位点,通过固定核空间(Fixed kernel)和调和平均值(Harmonic mean)模型,结合独立区域法的计算原理,估算藏狐的核域,并对两种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更理想的核域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估算方法中核域面积均受到家域总面积的影响,固定核空间法的核域面积受家域总面积影响较大,而且变量系数不稳定; (2) 随着样本量的增加,固定核空间法估算的核域面积逐渐减小,而调和平均值法则增大,前者从数理统计上更好地描述了藏狐对家域资源的利用分布,后者更符合客观实际;(3)调和平均值法在划定家域边界时容易包括不属于家域范围的区域,而在估算核域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该缺陷;(4)调和平均值法能够真实地反应动物的活动中心,估算的核域中包含有更多的活动位点。因此,尽管在估算藏狐核域时固定核空间法有稳定的计算结果等优点,调和平均值法为更理想的核域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10.
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广东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侵入危害较严重的地段进行随机抽样及全面调查,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及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等,对内伶仃岛上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作出了一个初步的评估.薇甘菊入侵造成内伶仃岛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涵养水源、固定CO2、生产氧气、净化大气,减少污染、减少病虫害,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经济损失为383.49-862.86万元人民币.生物多样性损失为每年66.80-150.31万元人民币.估计全岛年损失近450.29-1013.17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