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大肠杆菌mRNA中存在的一定程度的poly (A)现象 ,利用oligo (dT)与poly(A)特异结合的特性 ,纯化并逆转录mRNA ,并应用RD PCR方法获得了 1 70多条大肠杆菌poly (A)化mRNA的基因片段 ,利用这些片段打印成基因芯片 ,以供后续大肠杆菌的基因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2.
胡萝卜素产生菌粘红酵母ZR—5的培养优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本报道胡萝卜素产生菌粘红酵母ZR-5的培养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组分、糖浓度、通气量、培养时间、培养基起台P值等对该菌细菌生物量和胡萝卜素含量均有影响。在确定的优化条件下,细胞生物量为27.7mg干重/ml培养基;胡萝卜素含量为375μg/g干重细胞。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6月22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峰附近的华北落叶松林内(113°49′33″E,38°44′59″N,海拔2 056 m)观察到1雌1雄2只鹟科鸟类。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两翼各具1道棕白色的翼斑;喉部、胸部浅褐色,并略带皮黄;尾上覆羽沾棕色;眼周白色,嘴黑褐色。雄鸟上体暗蓝灰色,喉、上胸、两胁橙红色,腹部颜色逐渐变白,尾近黑色。发现时,雌鸟往返飞行于落叶松枝和地面进行觅食;雄鸟在落叶松上部的树枝上频繁地鸣唱。经查阅文献(约翰·马敬能等2000,曲利明2014,Clement et al.2016),确定该鸟种为锈胸蓝姬鹟(Ficedula hodgsonii)(图1)。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职称评聘制度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作为卫生专业,其实践操作性较强,单纯依靠学术成果来评价其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探索一套能较全面、准确地评定临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体系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迫在眉睫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的改革,介绍将临床技能考核纳入临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当中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建立完整的临床考核研究体系,同时也提出了将临床技能考核纳入职称评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L-精氨酸和雨蛙素分别诱导SD大鼠急性胰腺炎(AP)模型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胰腺炎提供可靠模型。方法:L-精氨酸采用3次腹腔注射,间隔1 h,雨蛙素采用7次腹腔注射,间隔1 h诱导急性胰腺炎模型。碘-淀粉比色法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血清脂肪酶测定试剂盒检测脂肪酶活性,胰腺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的破坏情况,TUNEL法检测腺泡细胞凋亡。结果:①L-精氨酸诱导的大鼠模型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在诱导成功后6 h即显著升高,蛙皮素诱导的大鼠模型在12 h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急性胰腺炎建模成功。②L-精氨酸诱导的模型中胰腺组织结构破坏,有大片出血坏死灶、大量炎细胞浸润;而蛙皮素诱导的模型组织腺泡、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少量散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常不明显,渗液清亮。结论:L-精氨酸和雨蛙素均能诱导SD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L-精氨酸诱导重症急性胰腺炎,雨蛙素诱导轻型急性胰腺炎,是研究急性胰腺炎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检测HSF1 mRNA的real-time PCR的方法,了解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HSF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20例肝细胞癌患者及20例正常人群外周血中HSF1 mRNA的表达量。结果: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SF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5);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HSF1 mRNA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情况、HbsAg水平及AFP水平的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的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al-time PCR技术可以成功检测外周血中HSF1 mRNA的表达量,HSF1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比较在芯片杂交中,荧光标记样品定量与非定量对杂交结果的影响。其方法是,提取经As2O3作用K562细胞前后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第一链,并分别用Cy3/Cy5标记。标记后的样品再次定量或不定量,但均取相同体积上样与K562芯片杂交,用扫描仪扫描并分析。其结果,标记后样品定量与不定量杂交的结果都与理论推测一致,但以样品定量进行杂交的效果更好,标记样品杂交前再次定量的,分析发现2个基因表达下调;杂交前不定量仅取相同体积进行杂交的,发现6个基因片段表达下调,其中只有2个基因与细胞凋亡通路密切相关。认为在芯片的杂交检测中,对荧光标记样品杂交前再次定量可大大提高杂交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评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其生态恢复的研究,从科学研究动态和生态环境退化以及恢复研究的现实需要两方面论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的若干核心问题;植被过程研究,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景观过程研究,科尔沁沙地区域环境评估和预测与生态恢复研究。  相似文献   
9.
应用RD-PCR技术制备HIV基因芯片探针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限制性显示 (RD PCR)技术快速分离HIV 1基因片段制备DNA芯片探针 .以Sau3AⅠ酶切HIV基因 ,得到许多大小适合芯片的限制性酶切片段 .然后在片段两端接上接头 ,根据酶切位点、接头的序列设计通用引物 .在该通用引物的 3′端分别延伸一个碱基后 ,通过引物间的两两组合 ,将PCR反应分成 10个亚组 .纯化各组PCR产物 ,克隆到T载体上 .阳性克隆经鉴定、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 .以质粒为模板扩增靶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 .每个亚型得到了十几个 10 0~ 10 0 0bp的HIV基因片段 .研究表明 ,RD PCR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快速制备基因芯片探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重RT-PCR用于临床检测三种胃肠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和星状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因子。研究采用JV12/JV13、P1/P2和Mon340/Mon348三对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这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并应用于128份临床粪便样本的检测,检出轮状病毒62份(48.44%),诺瓦克病毒8份(6.25%),星状病毒11份(8.59%)。在灵敏度试验中,轮状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5pg/mL、诺瓦克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均为50pg/mL。该研究所建立3种常见胃肠炎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临床病原诊断和溯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