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梁志芳  莫伟 《蛇志》1996,8(2):30-33
本组48例鼻腔及鼻窦血管瘤的治疗,其中用单纯硬化疗法3例,单用Nd;YAG激光治疗8例,冷冻治疗5例,手术加激光或冷冻加手术,手术切除后高频电或硝酸银烧灼残根32例进行分析,各具优点,讨论了各种鼻窦血管瘤的最佳疗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诱发血管瘤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7月至11月,中国开产前后的商品海兰褐蛋鸡群大面积暴发血管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将病料接种DF1细胞,通过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确定此次暴发的血管瘤为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引起。从患病鸡群中分离到5株ALV-J(前4株已经报道),将第5株病毒命名为WS0705。为研究该毒株抗原性的特点,用PCR方法扩增出gp85基因,并克隆进pMD18-T载体进行测序。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WS0705与英国ALV-J原型毒株HPRS-103同源性最高。从已构建的质粒pMD18-T-WS0705gp85中酶切回收gp85基因,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 Tb-WS0705gp85。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rBac-WS0705gp85。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WS0705gp85基因的表达产物。间接免疫荧光显示,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呈现明显的强阳性反应;Western blot分析,重组病毒感染的Sf9细胞蛋白显示出约35kD的阳性条带。结果表明,WS0705gp85基因在Sf9细胞中得到良好的表达,并且其编码产物完全可以被外源性ALV-J的特异性单抗JE9识别,进一步证明本次暴发血管瘤的病原为ALV-J,并为进一步开发ALV-J相关诊断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中WWOX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5年9月-2009年12月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WWOX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WWOX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在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少量的棕黄色颗粒,WWOX蛋白弱表达。正常皮肤组及退化组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WWOX蛋白高表达。增生期组WWOX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退化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结论 WWOX蛋白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表达减少或缺失,可能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mi-1和EZH2基因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8年-2011年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4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Bmi-1和EZH2基因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Bmi-l和EZH2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ll.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1)Bmi-1的表达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Bmi-1呈高表达,正常皮肤组及退化组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少量的棕黄色颗粒,Bmi-1呈低表达。增生期组Bmi-1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ZH2的表达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EZH2呈高表达,正常皮肤组及退化组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少量的棕黄色颗粒,EZH2呈低表达。增生期组EZH2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o.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1和EZH2基因在血管瘤增生期均呈高表达,表明Bmi-1和EZH2基因均参与了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合性血管瘤(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CHE)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1例肺复合性血管内皮瘤伴皮肤和脑转移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镜检见肿瘤组织由良性、中间型及恶性血管多种成分混合组成:肺组织与头皮的真皮及皮下组织的病变相似,为浸润性生长,病变包括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约占50%)、网状型血管内皮瘤(约占15%)、梭形细胞血管瘤(约占20%)、"血管肉瘤样"区域(约占5%)和良性血管病变(约占10%)。颅内病变可见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梭形细胞肿瘤及动静脉畸形区域。免疫组化标记示FⅧRAg( )、cD34( )。结论:肺复合性血管内皮瘤属交界性/低度恶性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学,有复发倾向,少见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73蛋白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血管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各20例)增生期血管瘤、退化期血管瘤、正常皮肤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并用HPIAS-2000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比较P73蛋白在增生期血管瘤、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增生期血管瘤、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P73蛋白免疫组化阳性反应颗粒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6.408±2.151,1.073±0.516,0.953±0.120;阳性面积率分别为:0.184±0.015,0.098±0.014,0.087±0.012.增生期血管瘤与退化期血管瘤、正常皮肤组分别相比,P73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 ) ,消退期血管瘤与正常皮肤组之间,P73蛋白阳性表达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73蛋白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过度增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9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和癫痫发作,MRI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论:MRI是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最敏感的方法,对有症状者施行积极的显微外科治疗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婴儿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瘤,表现出独特的快速生长的特征,然后随着时间而消退。血管瘤来自CD133+干细胞,当植入免疫缺陷小鼠时,它们分化成内皮细胞。同样克隆扩增的干细胞也产生脂肪细胞,从而重现血管瘤的消退期。本研究主要阐明了使用血管瘤来源的干细胞(hemSC)增殖和分化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发现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增殖期升高并可能抑制脂肪细胞分化。hemSC表达高水平的PDGF-b并且在基础(未刺激)条件下显示PDGF受体的持续酪氨酸磷酸化。PDGF受体信号传导的抑制导致hemSCs中的脂肪生成增强。此外,hemSCs暴露于外源性PDGF-b降低了脂肪含量和脂肪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的表达。总之,本研究将PDGF信号传导鉴定为血管瘤退化的内在负调节因子,并强调了破坏PDGF信号传导治疗血管瘤的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影像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3D-ASL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9例表现为横向哑铃状,鞍旁大,鞍内小,病灶主体位于颈内动脉外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被病灶包绕;1例鞍旁与鞍内病灶大小相似,1例病灶主体位于颈内动脉内侧,2例病灶完全位于颈内动脉外侧;7例垂体显示不清,6例垂体受推移;6例T2W I表现为类似脑脊液的极高信号;仅5例行3D-ASL检查,病灶均呈低灌注。误诊9例,其中4例误诊垂体腺瘤,5例误诊脑膜瘤。结论:横向哑铃状、病灶主体位于颈内动脉外侧及T2W I类似脑脊液的极高信号是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典型影像特征。对于不典型病变,借助3D-ASL可以减少误诊,充分掌握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的要点,对提高临床术前诊断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对于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及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及肝癌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变类型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包含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B组包含肝转移癌患者28例,C组包含肝血管瘤患者41例。采用CT全肝灌注扫描模式对三组患者占位病灶组织、病灶周围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占位病灶组织,B组患者肝动脉灌注量(HAP)最低,C组患者HAP最高;A组患者门静脉灌注量(PVP)最低,C组患者PVP最高,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C组总肝灌注量(TLP)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无明显差异(P0.05);B组病灶周围组织HAP及HPI明显高于A、C组(P0.05),A、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PVP及TLP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正常肝脏组织CT灌注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对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及肝血管瘤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但明确诊断仍需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