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P物质在家兔延髓腹侧面加压区的升压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史干  黄承钧 《生理学报》1997,49(3):273-280
在乌拉坦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观察到,延髓腹侧面加压区给予P物质使血压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但对心率无明显影响。VSMp给予SP受体阻断使BP明显降低并可阻断SP升压效应,VSMp给予酚妥拉明或哌唑嗪预处理使SP升压效应减弱或消失,而给予育亨宾或心得安对SP升压效应无明显影响。VSMp给予SP可使肾交感神经放电显著增加,并伴有BP显著升高;VSMp给予DSP使RSND和BP明显降低并可  相似文献   
4.
在横断山区鸟类考察过程中,发现采自四川宝兴县硗碛和雅江县八角楼的两号小鴞属标本与原记录的种类有显著差异,经研究认为是横斑腹小鴞(Athene brama)的一新亚种,命名为: 横斑腹小鴞 新亚种—杂斑腹小鴞Athene brama poikila Subsp.nov. 正模标本 雄性成鸟(采集号6079),1964年12月6日,采自四川省宝兴县的硗碛,海拔高度2,200米。标本保存在四川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5.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尝试对四种五株纤毛虫(褶累枝虫(Epistylis plicatilis)、绿草履虫(Paramecium bursaria)、多态喇叭虫(Stentor polymorphus)、嗜热四膜虫BF1株(Tetrahymena thermophilaBF1)和嗜热四膜虫BF5株(T.ther-mophilaBF5))进行遗传关系研究。用13个ISSR引物对五株纤毛虫进行扩增,六个ISSR引物获得多态片段。根据Nei s遗传距离矩阵构建了五株纤毛虫的遗传关系树状图。UPGMA,NJ聚类图表明:两株嗜热四膜虫最先聚在一起;其次是褶累枝虫和多态喇叭虫聚在一起,然后再与嗜热四膜虫聚在一起;咽膜亚纲的绿草履虫形成独立的一枝。结果显示:①缘毛亚纲纤毛虫可能是寡膜纲中较独特的一个类群,建议提升缘毛亚纲纤毛虫的分类地位;②缘毛亚纲褶累枝虫与膜口亚纲嗜热四膜虫的亲缘关系近于咽膜亚纲绿草履虫,在寡膜纲中绿草履虫处于原始地位;③五株纤毛虫基因组中均含有微卫星DNA序列:(GTG)4(、GACA)4(、AG)8(、CAA)6和(GAA)6。  相似文献   
6.
温晓敏  吴贯夫  赵尔宓 《四川动物》2005,24(4):459-462,F0003
对倭蛙属(Nanorana)已知3种:高山倭蛙(Nanorana parkeri)、倭蛙(N. pleskei)和腹斑倭蛙(N. ventripunctata)的肩带作了连续切片后进行Masson染色,发现其上喙骨(epicoracoid)的融合与重叠的状况与虎纹蛙(Rana rugulosa)较相似,而与无尾目中其它物种已知的肩带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倭蛙属和虎纹蛙等与已知肩带类型的蛙亚科其它的物种在系统进化中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最近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7.
人为干扰对黑腹滨鹬觅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人为干扰实验法,于浙江省乐清湾滩涂进行人类活动对黑腹滨鹬(Calidrisalpina)觅食行为影响的研究。取样观察结果表明,在每天沿海堤可观察黑腹滨鹬持续觅食的1h里,96.6%的黑腹滨鹬在35m或更小的距离上通过奔跑或惊飞对人类的活动作出反应;黑腹滨鹬花费90%(人类较多的盐盆滩涂为85%,较少的乐成滩涂为94%)的时间觅食,10%的时间用于避免人类的干扰;人数、人类活动类型对觅食时间具有显著影响,人数、人离黑腹滨鹬的距离、人类活动类型对黑腹滨鹬移动的距离、移动的次数以及黑腹滨鹬对人类靠近的反应均具有显著效应。人为干扰最小接近距离实验结果表明,黑腹滨鹬对人类反应的距离在3~30m;干扰人数为1人时的最小接近距离显著大于2人;人类行走和奔跑的两种活动类型对黑腹滨鹬的最小接近距离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验证了滨鸟觅食区内的人为活动严重影响黑腹滨鹬觅食行为的假设。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学者夏凯龄的分类系统中,剑角蝗科Acrididae一直被看作是单系群,包含6个亚科。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对其单系性争议较大。为探讨其单系性和剑角蝗属等6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我们测定了剑角蝗科14种蝗虫的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1种蝗虫的同源序列。以蚱科的2个种作外群,用NJ、MP及ML法重建系统发生树。由三棵分子系统树中得出的系统发生关系与中国的分类系统差别较大,都不支持剑角蝗科是单系群,但与国外Kevan的系统相一致,提示我们国内的分类系统亟待修改和完善。长腹蝗亚科与斑腿蝗科的亲缘关系要近于与剑角蝗科的其他种类的关系。另外,尽管所测的红足剑角蝗和上海剑角蝗的16S rDNA的片段序列完全相同,我们仍不能断定二者是同一个物种[动物学报52 (2) : 302 -308 , 2006]。  相似文献   
9.
瘦尾虫的小核在无性繁殖周期中对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立培  刘星吟 《动物学报》2006,52(2):383-388
通过显微切割建立瘦尾虫无小核细胞系,并与原细胞系及切割后再生的有小核细胞系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无小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尤其是口器出现高比率的畸形。在生长静止期,无小核细胞系群体中约23 % (36/155)的细胞完全失去了波动膜。与此同时,这些细胞的口围带也显出异常。一些无小核细胞的大核也出现异常,有的细胞仅含有1枚大核,有的则含有4枚,而不是通常的2枚;还有少数细胞的大核在非细胞分裂期进行分裂。上述结果提示,在无性繁殖周期中,瘦尾虫的小核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形态结构、尤其是保持胞口结构的稳定性和大核数的恒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学报52 (2) : 383 -388 , 2006]。  相似文献   
10.
厚朴酚对果蝇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沂  吴翔  翁新楚 《四川动物》2006,25(4):700-702
从中药厚朴中提取的厚朴酚(magnolol)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对其进行黑腹果蝇抗衰老和繁殖力试验。结果表明,分别采用0.02%、0.03%和0.05%浓度的厚朴酚对果蝇寿命均有不同程度明显的延长作用,平均延寿率从8.7%到18.5%;对果蝇繁殖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果蝇子代蛹数显著增加,平均增殖率从70.0%到268.2%,成虫果蝇数量也显著增加,平均增殖率从145.3%到541.5%。表明厚朴酚具有延缓衰老和促进果蝇的繁殖能力,提高生育力和生命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