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洛河流域蝗虫群落排序及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相似性分析、主成分(PCA)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比较了洛河流域黄土高原不同地区蝗虫的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吴旗和志丹、富县和黄陵的相似性均很高,甘泉则更加靠近富县和黄陵,相似性分析的结果反映了该地区蝗虫群落在地理上的分布规律。对各地点气候因素和蝗虫群落所进行的主成分分析,结果非常理想,三维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了96.22%和92.06%。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发现,促进蝗虫发生的气候因子有5~9月平均气温、5~9月平均总降水、年平均总降水和年平均日照时数,抑止因子有5~9月最低降水等;促进蝗虫发生的植被因素有草本植物高度多样性、树木盖度、豆科优势度和其他科优势度等几个因素,抑止因素有禾本科优势度、莎草科优势度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学者夏凯龄的分类系统中,剑角蝗科Acrididae一直被看作是单系群,包含6个亚科。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对其单系性争议较大。为探讨其单系性和剑角蝗属等6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我们测定了剑角蝗科14种蝗虫的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1种蝗虫的同源序列。以蚱科的2个种作外群,用NJ、MP及ML法重建系统发生树。由三棵分子系统树中得出的系统发生关系与中国的分类系统差别较大,都不支持剑角蝗科是单系群,但与国外Kevan的系统相一致,提示我们国内的分类系统亟待修改和完善。长腹蝗亚科与斑腿蝗科的亲缘关系要近于与剑角蝗科的其他种类的关系。另外,尽管所测的红足剑角蝗和上海剑角蝗的16S rDNA的片段序列完全相同,我们仍不能断定二者是同一个物种[动物学报52 (2) : 302 -308 , 2006]。  相似文献   
3.
广西左江地区蚱总科四新种记述(直翅目)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记述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地区蚱总科昆虫4新种,即黑瘤大磨蚱Macromotettix nigrituberculus sp.nov.,白斑蚱 Tetrix albomaculatus sp.nov.,白纹悠背蚱Euparatettix caadidistris sp.nov.及褐胫悠背蚱Euparatettix avellanitibis.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记述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区直翅目刺翼蚱科郑蚱属1新种:弯刺郑蚱Zhengitettix curvispinu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用RAPD标记研究蚱属五个种间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蒋国芳  陆敢  黄琨  黄日波 《昆虫学报》2002,45(4):499-502
用RAPD技术对蚱属5种蚱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用12个随机引物扩增, 共得到84条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段,片段长度为200~2 000 bp。统计这些片段,根据扩增片段的共享度计算出相对遗传距离指数,然后用UPGMA和NJ聚类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构建系统树,确定了它们相互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广西蚱科四新种记述(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记述采自广西状族自治区大青山及大瑶山地区蚱科昆虫4新种,即龙州蚱Tetrixlongzhouensis sp.nov.、广西拟台蚱Formosatettixoides guangxiensis sp.nov.、黑胫真长背蚱Euparatettix nigritibis sp.nov.及长翅拟真长背蚱Euparatettixoides longipennis sp.nov.。  相似文献   
7.
蟋蟀科5属9个种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被测定或从Gen Bank获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NJ和MP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49bp的序列中A、T、C和G碱基含量分别为31.8%、36.9%、9.9%和21.4%,A T平均含量为68.7%。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属9种蟋蟀聚成3个聚类簇,斗蟋属先与灶蟋属汇合,再与棺头蟋属构成聚类簇Ⅰ;油葫芦属黑脸油葫芦和北京油葫芦与蟋蟀属的家蟋相聚构成聚类簇Ⅱ;蟋蟀属的田蟋单独构成聚类簇Ⅲ。  相似文献   
8.
用12S rRNA基因序列研究斑腿蝗科二属六种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中国斑腿蝗科昆虫6种和斑翅蝗科的红胫小车蝗线粒体12S rRNA基因长约345 bp片段的序列。在获得的345 bp的序列中,A+T约占71.8%,其中135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 (约占39.1%)。PAUP4.0b数据分析软件构建该6种蝗虫的MP和NJ分子系统树显示,稻蝗属和蔗蝗属各为独立的一支。在稻蝗属一支中,中华稻蝗与山稻蝗关系很近,而与小稻蝗关系较远,这与形态学结果相吻合;在蔗蝗属一支中,异歧蔗蝗与斑角蔗蝗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等歧蔗蝗关系较远,这与形态学研究结果并不吻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蚱科26种蚱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的部分序列,分析了蚱亚科、短翼蚱亚科、刺翼蚱亚科及股沟蚱亚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以蜢总科的Vandiemenella viatica和Proriferasp.作为外群,构建了MP树和Bayes树。在获得的598bp的序列中,有289个变异位点,253个简约信息位点; A、T、G和C的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1.6% ,32.7% ,19.5% ,16.2% , A+T含量高于G+C含量。分子系统树显示:蚱亚科尖顶蚱属和该亚科其他属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短翼蚱亚科的狭顶蚱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尖顶蚱属的广西尖顶蚱聚在短翼蚱科内,与该亚科的尖翅狭顶蚱形成姐妹群且支持两者关系的置信度很高,广西尖顶蚱不应属于蚱亚科尖顶蚱属。龙滩柯蚱与蚱属的桂南蚱形成姐妹关系,而庭蚱属的细庭蚱聚在柯蚱属中,且蚱亚科柯蚱属的防城柯蚱与刺翼蚱亚科的二刺羊角蚱形成姐妹关系,因此柯蚱属不是单系群,作为一个单独的属是可疑的;蚱属不是单系群,日本蚱也不是蚱属中的原始物种,锯齿股蚱和粗体蚱碱基序列完全相同,再次证明二者为同一物种。  相似文献   
10.
广西南部地区蚱总科一新属和七新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记述采自广西南部地区蚱总科一新属七新种,即横刺郑蚱Zhengitettix transpicula sp.nov.,拟奇蚱属Miriatroides gen.nov.,方顶拟奇蚱Miriatroides quadrivertex sp.nov., 长背蟾蚱Hyboella longinota sp.nov.,二瓣庭蚱Hedotettix bivalvatus sp.nov.,防城柯蚱Coptotettix fangchengensis sp.nov.,桂南蚱Tetrix guinanensis sp.nov.,波股悠背蚱Euparatettix sinufemoral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