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普遍定植于呼吸道,是人类重要的侵袭性病原菌之一,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菌血症、鼻窦炎的主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粘附和毒力因子A(pneumococcal adherence and virulence factor A,PavA)是肺炎链球菌早期感染和侵袭过程中关键的毒力因子。体外试验表明,缺失PavA的肺炎链球菌的突变株其粘附和侵入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能力明显下降。作为一种保护性抗原,其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可以有效的抵抗肺炎链球菌的感染,是肺炎链球菌新一代疫苗的候选蛋白。但是,PavA在肺炎链球菌与人肺上皮细胞交互对话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就肺炎链球菌粘附和毒力因子A得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SCN1A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基因,该基因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非常重要.为了认识SCN1A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保守性及其功能意义,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目前已发表位于SCN1A启动子区的11个SNPs,分别命名S1~S11.分析结果表明,S3、S5和S7等位基因频率没有人种差异性,其余SNP等位基因频率均有人种差异性;接近核心启动子的SNPs要比远离核心启动子SNPs的保守程度高,提示靠近核心启动子的SNPs影响SCN1A基因表达的概率可能越大;大部分SNPs祖传等位基因在哺乳动物中是保守的(S3除外),暗示这些SNPs新生等位基因有可能在人类进化过程起到一定的作用:启动子分析软件预测发现,含S2、S4、S8及S9等4个SNPs不同等位基因的同一序列分别存在不同转录因子结合元件,而含S1和S11不同等位基因的同一序列都只能预测到含其中一个等位基因的序列存在转录因子结合元件,这些差异可能是SNPs影响SCN1A表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分析将为进一步研究SCN1A启动子区SNPs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互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兔脑皮层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内缘流厚度的变化。方法: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比较家兔脑皮质动脉内缘流厚度在正常、粥样硬化病理状态下的不同。结果:在血管直径为74.87±3.26μm的血管中血液缘流厚度在病理状态下随血管的舒张、收缩而发生改变;而在血管直径为94.33±2.84μm的缘流厚度在血管收缩时发生改变。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模型中血液缘流厚度随血液的流变性质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Snail基因修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CXCR4表达水平及向SDF-1趋化能力影响, 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AGGSneo-snail-HA)及对照空质粒(pCAGGSneo)转染MSCs, 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及RT-PCR检测细胞CXCR4表达水平; 体外跨膜趋化实验评价MSCs向SDF-1趋化能力, 观察抗CXCR4中和抗体的干预作用。MSCs-Sna的CXC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SCs-neo。MSCs-Sna在SDF-1诱导下细胞迁移量较MSCs-neo显著增加(P<0.05)。抗CXCR4中和抗体可显著减少SDF-1a诱导的MSCs-Sna趋化运动。研究提示通过上调Snail表达而提高MSCs向正调节表达SDF-1的受损组织迁移效率的可行性, 为优化MSCs迁移力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研究人与小鼠SCN3A基因的启动子及其上游调控区的特征,采用5′-Full RACE方法对人及小鼠SCN3A基因的转录起始点进行了准确定位,通过序列测定及对比分析证明:确定人和小鼠SCN3A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均为“A”,人SCN3A基因转录起始点位于翻译起始点上游约27 kb处,而小鼠位于翻译起始点上游约31 kb处.人SCN3A基因5′非翻译区存在两个5′非翻译外显子,而小鼠只有一个5′非翻译外显子.人和小鼠SCN3A基因核心启动子区(-80 ~+70)的同源率高达96.0%,存在相同的启动子核心元件,BRE/和TATA;在-400至+200区段内预测到人存在而小鼠不存在的转录因子有PHR1、GATA-1、FOXN2、NF-1AP-4,小鼠存在而人不存在的转录因子Sp、Sp3GBF.人和小鼠SCN3A启动子区特征的异同将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人和小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是否表达功能性的L-型钙通道,L-型钙通道是否参与了对大鼠胚胎NSCs增殖和分化调控.分离孕15天Wistar大鼠胚胎海马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添加bFGF、EGF、N-2和B27 supplement的DMEM/F12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原代至第5代细胞进行鉴定,均有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第3代nestin阳性细胞比例达97%.把培养的细胞诱导分化5天后,这些细胞表现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且分别呈Ⅲ型β-微管蛋白(Tuj1)阳性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免疫印迹结果显示,NSCs表达L-型钙通道的Cav1.2α1C亚单位,而无Cav1.3α1D亚单位的表达;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NSCs上记录到了L-型钙电流,证明了NSCs所表达的L-型钙通道具有功能.进一步对细胞进行药理学干预,发现L-型钙通道的激活不仅可以促进胚胎NSCs的增殖,而且使增殖的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Wistar大鼠胚胎海马NSCs表达功能性的L-型钙通道;L-型钙通道参与了胚胎NSCs增殖和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腹针疗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疗效及对焦虑、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诊治的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平行对照原则把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针疗法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心绞痛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低,试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的便秘、嗜睡、头晕、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对照组为21.7 %,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能促进缓解焦虑抑郁症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中医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8.
未经抗病毒治疗慢乙肝患者YMDD变异检测及HBV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未接受拉米呋啶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YMDD是否存在变异及HBV的基因亚型。方法 :采用PCR荧光分子信标探针检测技术及PCR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技术进行HBVYMDD变异株 (YIDD YVDD)及HB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2 9例慢性乙肝患者HBVYMDD变异阳性 6例 ,阳性率为 2 0 6%。 5例变异阳性中 3例为YIDD阳性 ,2例为YVDD阳性 ,6例均为YMDD野生株和变异株同时存在 ;HBV基因亚型以C、B、D亚型为主 ,分别占41 3% ( 1 2 2 9)、2 4 1 % ( 7 2 9)、2 0 6% ( 6 2 9)。结论 :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 ,临床上在应用拉米呋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 ,应对患者是否存在YMDD变异加以重视 。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模拟、分析预测扁豆过敏原Len c 3蛋白的结构、性质及B 细胞抗原表位, 为探索基于扁豆过敏原Len c 3 抗原表位的改造提供依据。方法:从Uniprot 蛋白质数据库中得到扁豆过敏原Len c 3的氨基酸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Swiss-Model及Swiss-PdbViewer 4.0 模拟和分析扁豆过敏原Len c 3蛋白的结构,使用DNAStar软件对其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模拟、分析预测。结果:扁豆过敏原Len c 3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在氨基酸残基第7-26 位有一跨膜区,Ramachandran 图评估扁豆过敏原Len c 3蛋白的三维结构显示其空间构象稳定,Len c 3蛋白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为35-36,48-50,66-71,87-90。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扁豆过敏原Len c 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该过敏原的结构、性质及潜在的B 细胞抗原表位,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扁豆过敏原Len c 3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抗原性改造、单克隆抗体制备、表位疫苗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丙型肝炎流行广泛,慢性化率高达50%~85%,并可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目前慢性丙型肝炎(CHC )的标准治疗方案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约50%的HCV 1型感染者不能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研究发现,HCV基因型、病毒载量,以及宿主的性别、年龄、乙醇摄入量、肝纤维化程度、合并感染、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可影响治疗效果。其中,HCV病毒载量、HCV基因型及宿主基因多态性是预测持续病毒学应答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