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以分子生物学方法为“金标准”对两种商品化酵母样真菌鉴定产品Rapid ID Yeast Plus(简称RapIDYST)及API20C AUX(简称API20C)的鉴定效能进行评估.方法 从2010年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监测网菌株库中筛选酵母样真菌25种,共计194株.其中,包含临床最常见的5种酵母样真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共130株,占研究总菌株数的67.0%.所有菌株已经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鉴定至种水平.菌株复苏分纯后,严格按照产品操作指南,平行进行RapID YST和API20C鉴定.结果 所研究菌株中,有181株(18种)在RapID YST鉴定菌种数据库中,所有在库菌株种及复合体鉴定正确率为87.8%(159/181).相比,API鉴定菌种库包含菌株174株(18种),在库菌株种及复合体鉴定正确率为92.0% (160/174).RapID YST与API20C对于5种临床常见的酵母样真菌的种鉴定正确率分别为93.1%和97.1%.对于库外菌株,RapID YST的鉴定错误率分别为23.1%(3/13),相比API20C的鉴定错误率为60.0% (12/20).综合此次评估结果,二者对酵母样真菌的鉴定效能无显著差异(McNemar检验,P>0.05).结论 两种商品化产品对酵母样真菌的鉴定效能基本一致;相较而言,RapID YST在操作便捷性、检测时间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溴氨酸降解菌株的分离和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化工厂污泥中中分离到4个对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有显降解和脱色作用的菌株。经鉴定,4株菌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脱色效果最好的N1菌株能以溴酸为唯一碳源生长,其脱色效果受温度和pH影响较大,最佳生长条件是30℃,pH7.2。  相似文献   
3.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与前列腺癌的生长和内分泌治疗密切相关.醋酸环丙孕酮(cyproterone acetate,CPA)作为雄激素的拮抗剂已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结合了CPA的AR可与核受体协同抑制因子作用.已证实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可介导生长因子和雄激素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的交互作用.我们报道,激活的MAPK抑制结合了CPA的AR招募核受体协同抑制因子(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NCoR)至雄激素反应元件上.应用MEK的抑制剂U0126阻断MAPK通路可促进结合了CPA的AR和NCoR相互作用并通过对NCoR的招募增加抑制AR的功能从而阻遏AR靶基因的表达.此外,联合使用CPA和U0126处理稳定表达NCoR的LNCaP细胞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本研究表明,联合应用AR的拮抗剂和MAPK抑制剂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能有效去除成纤维细胞,筛选有较强增殖能力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成纤维细胞对G418敏感的特性,在成体小鼠胰腺细胞分离后,采用悬浮细胞直接接种到含30μg/mL G418的培养基中,或细胞贴壁生长汇合至50-70%后用30至100μg/mL之间不同浓度G418处理24h、48h或72h两种方案进行上皮细胞的纯化。结果:在直接接种法培养处理中,存活的大部分细胞为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无法得到纯化的胰腺上皮集落;而在细胞贴壁生长汇合至50-70%后经G418处理,成纤维细胞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死亡率也在逐渐上升,其中50μg/mL G418处理72小时对去除成纤维细胞效果最佳。结论:G418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成纤维细胞,分离纯化出一群在离体条件下具有强增殖能力、形成大上皮细胞集落的细胞。该分离纯化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成体胰腺干/祖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机制等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含有B区缺失型(△760aa-1639aa)人凝血因子Ⅷ(B domain-deleted human FⅧ,BDDhFⅧ)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使其稳定表达人凝血因子Ⅷ。方法:将BDDhFVIII基因片段插入pcDNA4/v5-his空载体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测序正确后电转入HepG2细胞,经Ni-NTA纯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凝血因子Ⅷ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持续培养获得稳定表达BDDhFⅧ蛋白的细胞株。结果:经限制性酶切和测序鉴定均证实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4/v5-his-BDDhFⅧ成功构建,在转染HepG2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证实人凝血因子Ⅷ可以在HepG2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人凝血因子Ⅷ的稳定细胞株,并能在HepG2细胞表达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抗人Dysbindin-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DAS-ELISA检测体系,并初步应用于肝癌血清的检测。方法:采用合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Dysbindin-1单克隆抗体,用HRP标记单克隆抗体,ELISA和SDS-PAGE电泳法检测抗体的亚类、滴度;采用DAS-ELISA技术制备Dysbindin-1检测试剂盒,检测正常、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各30例血清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细胞融合后获得了4株稳定产生抗Dysbindin-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C6A11、1E8H3、2D1C11、5B6D4),抗体亚类分别为IgG2b,IgG2b,IgG1和IgG2a,杂交瘤细胞诱生的腹水抗体效价达106以上,通过抗体配对实验筛选确定2D1C11作为包被抗体,1E8H3作为酶标抗体。该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62.5-1000ng/mL,检测限为62.5ng/mL;应用该方法检测显示正常组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间差异显著(P0.001),Dysbindin-1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93.3%。结论:Dysbindin-1可以成为新的候选的肝癌血清标志物,抗Dysbindin-1多肽双抗夹心ELISA体系可以初步应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能有效去除成纤维细胞,筛选有较强增殖能力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成纤维细胞对G418敏感的特性,在成体小鼠胰腺细胞分离后,采用悬浮细胞直接接种到含30μg/mL G418的培养基中,或细胞贴壁生长汇合至50-70%后用30至100μg/mL之间不同浓度G418处理24h、48h或72h两种方案进行上皮细胞的纯化。结果:在直接接种法培养处理中,存活的大部分细胞为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无法得到纯化的胰腺上皮集落;而在细胞贴壁生长汇合至50-70%后经G418处理,成纤维细胞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死亡率也在逐渐上升,其中50μg/mL G418处理72小时对去除成纤维细胞效果最佳。结论:G418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成纤维细胞,分离纯化出一群在离体条件下具有强增殖能力、形成大上皮细胞集落的细胞。该分离纯化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成体胰腺干/祖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机制等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方仁东  巫芮  申艳娜 《微生物学报》2016,56(9):1406-1414
在一系列微生物感染及内外源性刺激物的作用下,细胞质中多种蛋白复合物组装成炎性小体,其主要功能是活化半胱天冬酶-1,引起一系列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半胱天冬酶-1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是炎性小体中连接胞浆内受体和半胱天冬酶-1的接头蛋白,在炎性小体活化中ASC聚集成大分子的二聚体,被称为ASC斑点(ASC-speck)。ASC斑点的形成对半胱天冬酶-1的活化至关重要,调控ASC斑点的形成是炎性小体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新途径。本文从ASC斑点形成的分子机理,以及磷酸化、泛素化和去泛素化、离子通道等方面,对近年来ASC斑点的调控机制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总结了ASC斑点的形成机理及主要调控机制,最后结合作者相关研究成果和观点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刘瑞卿  李胜玉  申艳娜 《微生物学报》2019,59(11):2083-2093
细胞焦亡是细胞感染时由炎症小体介导,以裂解细胞为特点的程序性死亡形式。其激活途径分为依赖半胱氨酸蛋白酶-1或半胱氨酸蛋白酶-4/5/11活化的经典与非经典途径。目前的研究表明细胞焦亡过程中主要效应蛋白是具有膜成孔活性的gasdermin(也作GSDM)家族成员。因此,细胞焦亡也被称为gasdermin介导的程序性坏死。当宿主受到感染时,细胞焦亡与宿主自身其他免疫防御机制存在互相调节机制,保证宿主在清除感染的同时降低自身损伤程度。本文笔者将从研究最为广泛的GSDMD在细胞焦亡途径中的作用机制、细胞焦亡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及细胞焦亡与其他程序性死亡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相互作用这三个方面作系统叙述,期望为今后研究如何通过细胞焦亡途径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常规菌群分析方法和ERIC-PCR技术对正常小鼠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模型分别进行肠道菌群检测,结合细菌培养和DNA指纹图谱检测结果分析小鼠肠道内主导菌群数量和种类的改变情况,建立利用ERIC-PCR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检测方法。方法先利用常规菌群分析方法鉴定正常小鼠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的菌群状况,再提取其基因组DNA,最后以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为模板,利用ERIC-PCR方法获得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指纹图谱,与常规菌群分析结果作比较,验证ERIC-PCR技术的准确性。结果常规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优势菌群在数量上出现明显的变化,证实造模成功。经ERIC-PCR技术成功获得两组小鼠粪便基因组DNA图谱,两组间呈现具有一定对比性的特异性指纹图谱。结论从小鼠粪便基因组经ERIC-PCR后的图谱中特异性条带的分布、数目和亮度来看,能说明肠道菌群的分布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结合常规菌群分析方法作对比,说明ERIC-PCR技术是一种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高效快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