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圆锥角膜疾病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近视,常见的矫正方法有佩戴近视眼镜、隐形眼镜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光对近视等眼科疾病进行屈光矫正已经成为当前临床中常用的方法.使用光诱导角膜胶原蛋白发生交联,从而达到治疗圆锥角膜疾病、提高患者视力水平的目的,这是一种新型的光治疗眼睛疾病的方法.同时这种方法由于无侵入性、对操作者能力依赖性小等优势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光诱导角膜交联的基本原理,并介绍其发展历程,分析现有的各种交联方法和角膜检测技术的原理,并对现有交联方法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最后,本文对光诱导角膜交联和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系统的论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五龙鹅MHC ClassⅠ基因克隆及同源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与动物机体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之间存在关联。从GenBank/DDBJ/EMBL基因库中读取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MHC ClassⅠ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引物, 使用LA-PCR法从五龙鹅的基因组中克隆了MHC ClassⅠ基因序列(DNA序列和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 AM114925和AM114924), 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显示: 基因组DNA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 与鸡基因序列同源率为60.8%~64.1%, 与人的同源率为42.9%。分子进化树进一步揭示了五龙鹅与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进化关系, 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该基因由氨基末端结构域和羧基末端结构域构成。  相似文献   
3.
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两种小型海水鱼, 常被作为水产动物饵料, 也可被人类食用。研究检测了这两种鱼在30℃下贮存48h 每隔6h 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9 种生物胺(尸胺、腐胺、组胺、酪胺、5-羟色胺、亚精胺、精胺、多巴胺、章鱼胺)的含量变化, 并对这两种鱼的T-VBN 和生物胺含量与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为水产品类饵料安全投喂和人类食品安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 两种鱼在相同贮存条件中T-VBN 和生物胺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T-VBN 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棘头梅童鱼T-VBN 含量从0h 的8.19 mg/100 g 增加到48h 的568.05 mg/100 g,龙头鱼从0h 的13.16 mg/100 g 增加到48h 的361.34 mg/100 g, 棘头梅童鱼增长值显著高于龙头鱼(PPPP>0.05);多巴胺在两种鱼体内均未检测到。这两种鱼体内T-VBN、腐胺、尸胺、组胺、酪胺含量与时间的相关性均极其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赵怡  章骏  杨志刚  曹伟  周咸亮 《生物磁学》2011,(10):1917-1920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选择早期乳腺癌患者138例,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保乳组(Bcs)和根治组(MRS),保乳组采取保乳手术方案,根治组采用改良根治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美容效果满意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美容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复发或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时,应首选保乳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水通道蛋白11基因(AQP11)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长蜕壳过程中的功能作用,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华绒螯蟹水通道蛋白11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总长为1 746bp,5'端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463 bp和476 bp,开放阅读框为807 bp,推测编码26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29.46 kDa,理论等电点为5.38.生物学信息分析表明,AQP11含有4个跨膜区(第62~84,第159~181,第194~216,第231~250)和2个NPV单元,属于稳定蛋白;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AQP11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同源性最高(82.0%),与凡纳滨对虾的聚为一支,与甲壳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检测显示,AQP11基因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脑、肌肉和胸神经节,在肝胰腺、鳃和血中表达量最低.研究发现,AQP11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表达呈现,在蜕壳间期(C期)和蜕壳前期(D期)过程中表达量均较低,在蜕壳期(E期)表达量开始上升,蜕壳后期(AB期)表达量不变.AQP11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呈现,蜕壳间期(C期)表达量低,蜕壳前期(D期)表达量开始上升,蜕壳期(E期)达到峰值,随后到蜕壳后期(AB期)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AQP11基因在其蜕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鼻内窥镜下手术与自唇龈沟切开剥离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n=36)采用鼻内窥镜下经鼻前庭径路切除囊肿,对照组(n=42)采用传统的自唇龈沟鼻前庭囊肿摘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min)、平均出血量(ml)、伤口平均愈合时间(d)、面部肿胀程度、术后伤口疼痛情况、术后半年面部麻木酸胀感,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无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生物高技术,已被看作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生物高技术作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活动和发展社会经济极为活跃和最有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它的发展有可能给人类开发出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获得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胰脂酶基因(pancreatic lipase, PL)的cDNA序列全长。该序列全长1 970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74 bp,编码457个氨基酸,5'和3'非编码区(UTR)长度分别为372 bp和224 bp。理化分析表明其预测分子量为51.066 kD,理论等电点为4.65。其序列中检测到脂肪酶典型的催化三联体结构、"盖子"结构以及"亲核弯"结构。蛋白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胰脂酶和其他物种同源性较高(50%左右),且和甲壳动物聚为一支而与脊椎动物相聚较远。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EsPL基因主要在肝胰腺、肠道、胸神经节表达较高;幼体发育阶段表达模式分析表明,EsPL基因在溞状幼体Ⅰ~Ⅲ期表达量逐渐递增,Ⅳ期显著下降,Ⅴ期较Ⅳ又显著增加,大眼幼体阶段表达最低;同一脂肪水平下,相比于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而言,植物油如豆油和亚麻油的添加均会增加胰脂酶基因的表达,且亚麻油鱼油混合油组促进效果最显著。上述结果表明饵料脂类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胰脂酶,从而为提高中华绒螯蟹对饵料脂类利用率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GST-AWP1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研究人的一新蛋白———蛋白激酶C相关激酶 1相关蛋白 (AWP1)的结构、功能及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而进行GST AW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抗体的制备 .采用逆转录PCR(RT PCR)法从人ECV30 4内皮细胞中扩增AWP1cDNA编码区 ,并将其重组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GEX KG中 .经酶切、序列鉴定分析后 ,用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并经异丙基 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产生GST AWP1融合蛋白 ,继而纯化获得了分子量约 5 6kD的融合蛋白 .将此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 ,经ELISA和Western印迹检测获得了效价高、免疫活性强的兔抗人多克隆抗体 .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GST AWP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了GST AWP1融合蛋白 ,并获得高效多抗 ,为下阶段深入AWP1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枸骨叶为研究对象,经75%乙醇浸提,用极性递增的溶剂分离制备获得枸骨叶提取物,测定了枸骨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使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的方法检测了枸骨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枸骨叶三氯甲烷和正丁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达到0.414 mg/m L和0.667 mg/m L,均为混合型可逆抑制类型。同时,二者均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值分别为0.132 mg/m L和0.039 mg/m L,表明枸骨叶提取物同时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抗氧化的功效,在美容、药物及食品等行业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