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台农1号’芒果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淀粉酶、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组分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台农1号芒果果实属于单S型生长曲线,发育前期主要积累淀粉、葡萄糖和果糖,果实成熟软化时,淀粉酶活性降至最低,淀粉水解,蔗糖快速积累.(2)酸性转化酶活性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维持最高,完熟时略有降低;蔗糖磷酸合成酶在果实发育前期略有降低,完熟时升至最高;蔗糖合成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在整个发育期一直很低且较稳定.(3)淀粉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SPS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葡萄糖含量均与SPS、SS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果糖含量与S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表明,芒果成熟时淀粉分解、酸性转化酶活性的降低,且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增加是引起果实蔗糖积累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我国荔枝上的一种新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记述了在广东省廉江市荔枝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榕树粉蚧Pseudococcus baliteus Lit的形态特征、寄主和分布.这是榕树粉蚧在中国的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3.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是椰子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海南岛发生普遍,椰子受害严重。由于椰心叶甲受到自然界中某些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在受害的椰子树心叶上常可发现椰心叶甲僵虫,并发现大部分僵虫表面长出了霉菌,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椰心叶甲僵虫表面的霉菌中分离出绿僵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从僵虫表面刮下孢子或菌丝体,置于绿僵菌选择性培养基(DOA)上培养,挑出真菌菌落,经纯化后,进行生物学特性、菌落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测定,并从PPDA、OMA、VSA和PDA中筛选菌落生长及产孢最适培养基,同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对椰心叶甲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ikoff)],PPDA是菌落生长及产孢的最适培养基,大多数菌株对椰心叶甲有较强的致病力。选取强毒菌株MA4在田间进行防治效果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能显著降低椰心叶甲成虫的虫口密度。这些金龟子绿僵菌菌株是首次从海南的椰心叶甲僵虫中分离到的昆虫病原真菌,该菌对海南的椰心叶甲具有很好的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4.
参照豆科合萌属 (Aeschynomene)作物炭疽病菌的tub1和tub2基因序列设计了 2对引物 ,分别从芒果 (Man gifera)炭疽病菌对多菌灵 (MBC)田间抗药性 (MBCR)和敏感 (MBCS)的菌株中扩增 β_微管蛋白基因。结果只有以tub2为参照设计的引物扩增到了特异片段。进一步对全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该基因序列全长 1344bp ,编码4 4 7aa ,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豆科合萌属炭疽病菌的tub2基因高度同源。对芒果炭疽病菌抗、感菌株 β_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第 181、2 37和 36 3位氨基酸发生了突变 ,而其它位置 (如第 198位或 2 0 0位 )均不变  相似文献   
5.
腺嘌呤对菠萝快速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腺嘌呤(adenine,Ad)作为基本培养基(MS)的添加成分,进行菠萝的快速繁殖.以不加Ad作对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Ad分别为1.0、2.0、3.0、4.0、5.0、6.0 mg·L-1对芽的分化及增殖均无显著促进作用.而在壮苗培养中,除Ad为1.0 mg·L-1外,其他各浓度均能极显著地提高幼苗的生长速率,而且在不同浓度间也出现了极显著差异.Ad在3.0~5.0 mg·L-1时,幼苗生长速率最快,可使出苗时间提前30 d以上.  相似文献   
6.
芒果畸形病是芒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由镰孢菌侵染引起,其中以Fusarium mangiferae为主要致病菌.该病害诊断困难,且难于有效控制,因此,一旦发生则对芒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研究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从50条已知引物中筛选得到一条目的引物UBC 888,该引物可稳定扩增出大小为479bp的F. mangiferae特异性条带(GenBank Accession No. KJ526382).根据获得的特异性片段序列设计引物,成功地将ISSR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并获得一对SCAR特异性引物(W342,W1772)和一段大小为1 376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GenBank Accession No. KJ526383).通过优化特异性引物扩增条件,获得最适退火温度,构建芒果畸形病病原菌F. mangiferae的快速分子检测技术.此技术操作简单,特异性强,可检测真菌DNA的含量最低为10pg,适用于F. mangiferae和田间带菌芒果组织高灵敏度快速检测,为芒果畸形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预防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芒果畸形病的病原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采集芒果畸形病组织,运用柯赫氏法则证实分离物MG6为该病的致病菌。菌株MG6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上菌丝白色,无色素产生,米饭培养基浅粉红色;在康乃馨叶片培养基(CLA)上以单瓶梗或复瓶梗假头状产孢,不产生链状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卵形或长椭圆形,具0-1个分隔,3.1-10.2×1.5-2.2μm;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通常3个分隔,18-38×1.8-2.4μm。EF-1α测序结果在Fusarium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分析显示,菌株MG6与F. mangiferae的同源性最高,达99.68%。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和EF-1α序列分析,将菌株MG6鉴定为Fusarium mangiferae。  相似文献   
8.
参照豆科合萌属(Aeschynomene)作物炭疽病菌的tub1和tub2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分别从芒果(Mangifera)炭疽病菌对多菌灵(MBC)田间抗药性(MBCR)和敏感(MBCS)的菌株中扩增β_微管蛋白基因。结果只有以tub2为参照设计的引物扩增到了特异片段。进一步对全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该基因序列全长1344bp,编码447aa,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豆科合萌属炭疽病菌的tub2基因高度同源。对芒果炭疽病菌抗、感菌株β_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第181、237和363位氨基酸发生了突变,而其它位置(如第198位或200位)均不变。  相似文献   
9.
詹儒林  昝丽梅 《植物学报》2004,21(3):342-345
以腺嘌呤(adenine,Ad)作为基本培养基(MS)的添加成分,进行菠萝的快速繁殖。以不加Ad作对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Ad分别为1.0、2.0、3.0、4.0、5.0、6.0 mg.L-1对芽的分化及增殖均无显著促进作用。而在壮苗培养中,除Ad为1.0 mg.L-1外,其他各浓度均能极显著地提高幼苗的生长速率,而且在不同浓度间也出现了极显著差异。Ad在3.0~5.0 mg.L-1时,幼苗生长速率最快,可使出苗时间提前30 d以上。  相似文献   
10.
近年,在广东徐闻凤梨种植基地生产的凤梨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生一种果肉腐烂病害,发病率达10%左右,并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为了明确该病的病原菌,本文通过果实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获得1个致病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TEF-1α序列分析,确定该病的病原菌为凤梨镰孢菌Fusarium ananatum,这是该菌所致凤梨小果芯腐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