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蜚蠊的种类繁多,现世界上已定名的约有3500多种。开展蜚蠊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对其种属鉴定、遗传防制以及遗传与变异机理的探讨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广州地区澳洲大蠊的减数分裂及染色体组型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虫体来源由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昆虫室提供末龄雌、雄若虫及成虫。方法一、先日下午在实验虫体的腹腔内注入0.01%秋水仙素0.02~0.03ml,置入放有食物与水的烧杯内过夜。二、翌日上午在预冷的0.85%NaCl溶液中解剖虫体,取出生殖腺。三、将生殖腺置入预冷的1%枸椽酸钠溶液中低渗处理一小时。四、将低渗处理过的生殖腺置入新配制的…  相似文献   
2.
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1819)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据国内文献报道的病例统计已达70例。国外也有成批病例发现的报告。作者在研究了长膜壳绦虫染色体数目统计和核型分析的基础上,又对该虫的减数分裂进行了研究,观察了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形态学的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关细胞学方面的知识。材料与方法从鼠小肠获得活的长膜壳绦虫,用生理盐水漂洗3~4次,直至洗去虫体表面的污物为止。切取虫体的成熟节段,置于含有秋水仙素终浓度为10微克的199培养液中,在37℃温箱内连续培养4小时。用解剖针在虫体的生殖系统部位,撕剥出生殖细胞,然后…  相似文献   
3.
刘国章  何麟 《遗传》1987,9(3):26-27
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长 膜壳绦虫)的染色体研究,国外已有报告(Jon es, 19451"; Kisner 1957E"; Douglas, 1962E'3)认为 该虫染色体数目为2n=12,但均未作染色体 组型分析。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秋水仙 素短期体外培养— 低渗处理— 空气干燥技 术,研究了缩小膜壳绦虫的染色体组型,现将结 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晓光  何麟 《遗传》1990,12(1):27-29
采用表面铺展法结合银染技术制备联会复合体标本,再光镜、电镜下进行观察。发现褐斑大蠊精母细胞连会复合体(SC)的结构及演变符合一般规律;SC的相对长度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吻合性;电镜下可观察到SC侧线本身的双股结构;分类描述了核内的几种颗粒并对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蚤类染色体空气干燥制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以往蚤类染色体制备,以蚤幼期生殖腺、肢芽组织及卵为材料,沿用醋酸地衣红压片法制作。我们参考凌发瑶、Dyban等其它昆虫和动物染色体制作技术,摸索和建立了适合于蚤的染色体常规制作方法。该法以蚤成熟三龄幼虫脑组织和成蚤生殖腺为材料,采用体外短期培养、空气干燥Giemsa染色技术制片,具取材容易、操作简便、中期分裂相多且染色体标本不需封片即可长期保存等优点,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跃进  何麟 《遗传》1988,10(2):13-16
蛔目(Ascaridida)是寄生线虫中较大的目,全部种类都寄生于脊椎动物,有些还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的病原体。自从1883年Beneden首先研究马蛔虫染色体以来,关于蛔目线虫的遗传学研究逐渐增多。但由于蛔虫组织较难固定及染色体制片技术的限制,对某些种类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各作者报道差异较大[7,10],而国内的研究报告甚少[1]。为有助于弄清蛔目线虫各虫种的遗传组成,我们采集了广州地区较常见的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 1758)、猪蛔虫(A. swum Goeze, 1782)、鸡蛔虫[Ascaridia galli(Schrank,1788) Freeborn, 1923]和犬弓首线虫[Toxocara cams Werner,1782) Stiles, 1905]进行了染色体的研究,同时我们还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4种线虫生殖细胞DNA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白纹伊蚊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麟  李文盛  袁金富 《遗传》1985,7(4):40-41
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之一, 对此蚊种进行细胞遗传学观察研究以及组型分 析是很有必要的。国内朱沈侃等[h]以实验室饲 养的蚊虫为研究材料,曾对该蚊种的染色体形 态作了描述分析。本文对采自广州地区的白纹 伊蚊的体细胞染色体作一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蜚蠊的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蜚蠊染色体研究国外开展较早,1907年Wassilieff首次报道了德国小蠊的精细胞染色体。此后,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很快,学者们对多种蜚蠊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作了较详细的报道。国内在1984年才由李本文等报道了德国小蠊的核型,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本文仅对国内外的文献结合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流域鲫鱼的种群变异和生态资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龙江流域的鲫鱼,是渔获物中的主要粗成之一,约占总产量的20%。黑龙江流域的水利枢纽建成后,它将成为水库中的主要养殖对象,因此,调查研究鲫鱼的生活习性及其种群变异,对于今后的渔业利用是有很大益处的。  相似文献   
10.
绦虫类细胞遗传学研究 Ⅲ.泡状带绦虫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章  何麟 《动物学研究》1987,8(4):353-356
本文采用空气干燥法制片,首次报道了泡状带绦虫染色体组型。泡状带绦虫染色体数目为2n=18。染色体组型是由7对中部着丝粒,一对亚中部着丝粒和一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