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蛔目(Ascaridida)是寄生线虫中较大的目,其种类均寄生于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体内,有些虫种还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的病原体。自从1883年Beneden首先报道马蛔虫的染色体以来,关于蛔目线虫的染色体研究逐渐增多。各作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蛔目线虫  相似文献   

2.
刘国章  何麟 《遗传》1988,10(1):24-25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染色体的研究,国外已有二位学者作了报告。美国Jones(1945)[5]报告该虫染色体数目为10(2n=10);苏联Bovt (1973)[4]研究结果是16 (2n=16)。为了进一步了解犬复孔绦虫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着宿主性的差异以及比较我国的虫种与外国的虫种有差异,我们对广州地区的猫和家犬体内寄生的犬复孔绦虫作了染色体数目计数和组型分析。  相似文献   

3.
屈艾 《遗传》1988,10(2):22-23
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在蜘袖易目染色休的研究方面有不少报道[6-9]。据笔者已有资料所知,国内对晰蝎目染色体的研究工作仅有吴贯夫等(1981)的鳄晰染色体组型的初步观察[1]。关于山地麻晰(Eremies brenchleyi Guenther)染色体的组型分析,迄今尚无报道。因此,我们采用了骨髓细胞直接制片法对山地麻晰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630例正常学龄儿童手的皮纹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崇高  王京美 《遗传》1979,1(4):7-9
近几年,皮纹学(Dermatoglyphics)的研究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Reed[5]根 据皮纹表现的规律,制定了一个皮纹图式,做为 医生诊断某些疾病的简单依据。Uchrida[6],则依 皮纹表现,提出七条做为检查染色体疾病的适 应征。观察证明,皮纹学不但在染色体疾病中 已得到应用,进而对先天性心胜病[7]癌症[8]、小 儿白血病[9]以及子宫内环境影响(如病毒、药 物)胎儿皮纹学变化[2]等方面均有报告。我国 除在法医上早有应用外,近年来在先天性大脑 发育不全患儿的染色体检查诊断中,使用了皮 纹学的方法[1]。为了进一步做好染色体疾病的 诊断、先天性畸形的研究、探讨皮纹学与遗传性 疾病的关系,有必要做一些临床常用的正常值, 特别是儿童时期的皮纹学常值,以便与其它各 种异常情况进行对比。本文是在初报250例[3] 的基础上,增加到63。例的进一步观察报告。  相似文献   

5.
董兆文  汪安琦 《遗传》1982,4(3):5-6
自Goodpastur。等[3]建立染色体的银染色方 法以来,该技术已在细胞遗传学的各个领域得 到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研究18S-28S rDNA 的分布与转录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4]。银 染技术可以特异性地使核仁组织者区(NOR) 着色(称之Ag-NOR),其银染位置与染色体上 核糖体基因(rDNA)的分布相一致[10]  相似文献   

6.
肖春杰  咎瑞光 《遗传》1990,12(2):43-43
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载体,对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染色体结构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过去,人们对于染色体结构提出了许多种模型[1,2,3,5]。大多数作者认为染色体的最高级结构为螺旋结构。关于显示染色体螺旋结构的方法,国外已有报道[4,6],本文将介绍一种显示染色体最高级结构为螺旋结构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7.
姚珍 《遗传》1981,3(6):26-27
近年来,在高等植物染色体的研究中也开 始应用Giemsa N一带染色技术[4,5,7,9]。所获得 的结果并不一致,有的学者证明N一带染色技术 对NOR(核仁组织区)有专一性[4,7],有的学 者则证明N一带染色技术与NOR并不存在有 相关联系[5,7].  相似文献   

8.
小鼠淋巴肉瘤一号(简称L1肉瘤)是1956 年我国自己创立的可移植性瘤株[1],可分为实 体瘤和腹水瘤。本文叙述的是腹水瘤,是一种新 型的瘤株,建株已有20多年。对该瘤株我们仅 仅作了组织学方面的观察,而细胞遗传学方面 的研究至今还未报道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 染色体异常与细胞癌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2,5]。此外,在研究肿瘤时染色体数目是一个很重要 的参数,因为具有不同倍数的癌瘤细胞,它们的 生物学行为也不完全相同[4,6]。本工作对该瘤 株的核型(包括Giemsa带和着丝点异染色质 带)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遗传》1981,3(6):1-3
胚胎发育中核酸的测定是研究胚胎生化的 重要方面之一。Davidson等曾报道鸡胚、羊胚 各器官核酸的含量[1]及鸡胚胎的心脏体外生长 过程中核酸含量的变化[2].THMo中eeBa等研究 了泥鳅卵发育过程中核酸的变动趋势[6], A13TXWEM 等测定了鱼在胚胎过程中的核酸[5]。人 胚胎核酸含量只见过零星报道[2]。我们测定了 24名胎儿9种脏器核酸的含量,胎儿的胎龄从 12-40周,随着胎龄增长,比较了各脏器内核 酸含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木本植物花药培养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华 《遗传》1984,6(4):34-37
近十年来,已从木本植物的8个科、9个属、约23 个种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它们是:茄科的滨黎叶拘祀 (Lycium halimifolzum Mill.)[33],宁夏拘祀(L. barbarum L.)t'3拘祀(L. chinense Mill.)[2]。杨柳科的 黑杨(Populus nigra L. )[33,小叶杨X黑杨(P. simonit Carr. X P. nigra L.),大青杨(P. ussuriensis Komar. )[32],加拿大白杨X香杨(P. canadensis Moench X P. koreana Rehd.),哈青杨X钻天杨(P. harbinensis Wang et Skv. X P. pyramidalis Roz.)[4],银白杨X小 叶杨(P. albs L. X P. simonii Carr.)[5],中东杨(P. berolinensis Dipp. ),中东杨X钻夭杨(P. berolinensis Dipp. X P. pyramidalis Roz. ),小青杨(P. pseudo-simonii Kitagawa.)[6],小青杨X钻天杨(P. pseudo-stmonzi Kitagawa. X P. pyramidalis Roz.)[5],小叶杨(P. simonii Carr.) M,胡杨(P. euphratica Oliv. )[7][8]。芸香科的权 壳(Poncirus trifolata (L.) Raf.)[25], 柑桔(Citrus microcarpa Bge.)[9] 葡萄科的葡萄(Vitis vinifera L.)[10]蔷薇科苹果属的揪子(Malus pruni f olia (Wi- 11d.) Borkh.)[11]以及苹果(Malus pumilea Mill.)[12]。七叶树科的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 L.)[30] 无患子科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13]。此外,在 我国已从杉木花药培养获得小植株[14],油茶也已从花 药愈伤组织分化出绿芽点[15]。  相似文献   

11.
徐厚镕 《遗传》1982,4(3):15-18
激光应用于生物学的研究,国内外都取得 了一定进展。Zkzolot[8]用红宝石激光器照射雄 性果蝇幼虫产生了突变。中山大学[3]用CO2激 光器处理植物花药,引起大量染色体畸变。安 徽农学院[5]用钦玻璃激光器照射蚕卵,获得一 雌一雄的突变体,进而育成新原种。华南农学 院[2]用显离子激光照射蓖麻蚕蛹,诱发蛾翅突 变,并育成优良新品种。但也有经照射后未发 现突变的>,对此有必要从实践和理论上作进 一步探讨。我们采用特定位点法,以家蚕形质 性状为标志,研究了激光对家蚕诱变的效应,并 进行了染色体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等植物基因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华 《遗传》1982,4(6):38-40
高等植物基因组结构的研究是当前植物分子生物 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1976年Walbot和Dure报 道了棉花DNA复性动力学研究结果[26],同年Flavell 和Smith发表了小麦方面的工作[12] 迄今为止已报 道的经DNA复性动力学方法系统研究过的高等植物 还有: 烟草[29],豌豆[22,]大豆[1,15],蚕豆[27]黑 麦[25]欧芹[29],绿豆[23],玉米[16],花生[8],粟[28],亚 麻[6]等。从已发表的情况来看,高等植物基因组结构 在主要方面都和已知的动物方面的情况相仿,下面我 们分几个方面逐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落叶栎的聚类分析和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良民 《植物研究》1986,6(1):55-69
通常,把栎属(Quercus L.)中的落叶种类称为落叶栎。在经典分类学方面,植物分类学家对我国落叶栎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工作[2,5,6,8,13]。从这些研究中看出落叶栎种之间的天然杂种并不罕见,而且一些遗传学研究和细胞学研究征明了这些天然杂种的可孕性[8,9,11,12]。由于天然杂交现象的存在,落叶栎种类之间的形态特征表现得错综复杂,种间界限具有很大的连续性,给种类的确定及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采用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方法和染色体组型分析方法对我国落叶栎进行分类学研究,拟为今后对整个栎属乃至整个壳斗科(Fagaceae)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的发现[6,7]和在 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1971年巴黎会 议t幻制定了人类显带染色体的带型模式图和命 名标准;1975年[9]又对巴黎会议模式图和命名 法作了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15.
非豆科植物和内生放线菌的共生体--放线菌根瘤(Actinorhizas)已在桤木等21属植物中发现[3,6]。从桤木等属分离的放线菌已定为Frankia属[4,9,14]。目前已知与放线菌共生结瘤的植物有178种左右,属于被子植物的7目、8科、20属[2]。放线菌根瘤在形态学和解剖学上与豆科植物根瘤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6.
李实摊  李立容  王宗仁 《遗传》1981,3(6):19-22
对人和动物细胞的中期染色体的核仁形成 区(NOR,)用硝酸银试剂进行特异性染色(下 称银染技术),已由Denton[4]和Goodpasture[5]等 人证明,被银染的物质是一种酸性蛋白质成分。 银染能够显示核糖体基因18S和28S在染色体 上的位置以及在细胞周期中的活动[7]。染色体 银染技术的出现,为细胞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 段,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及到人和动物的体细胞、 生殖细胞以及培养细胞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陈登勤  陈维胜 《遗传》1981,3(2):34-36
激光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中 的作用,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1-3.9.10],据报道, He-Ne激光能活化植物色素,提高光合作用的 强度[8],并能引起染色体畸变,有诱发突变的作 用。我们实验室于1977年曾用裙带菜(Ur, daria 洲nnali fida)作材料,进行激光实验,发现He-Ne 激光和红宝石激光都有促进雌配子体发育和促 进抱子体生长的作用[4]。本实验是用海带作材 料,进一步探明He-Ne激光对三种不同来源的 海带雌配子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浅谈广西野生稻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妙桑 《遗传》1981,3(3):36-37
世界各学者把栽培稻分为两种[1,2]。其中 一种为光释稻(Oryza glaberrima),原产于非 洲,叫非洲栽培稻,目前仅限于分布在非洲西面 部分地区[1]。另一种为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 va),起源于亚洲,叫亚洲栽培稻,现已遍及五 大洲,成为世界性的栽培稻[1,3]。由于普通栽培 稻具有多型性特点,种植面积广,它的起源地问 题,各学者已有较多的报道[1-6],但因问题复杂, 牵涉面广,至今还未得到统一的结论。至于其 近缘祖先问题,目前各学者虽有不同看法,但其 来源于野生稻,这是毫无异疑的。因此,世界诸 学者都把野生稻的原生地作为稻种起源地论据 之一[1-5]  相似文献   

19.
以热带经济植物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的成熟花萼为原料提制而成的玫瑰茄红色素,是一种新的食用天然色素[3,10,11,18,19]。我们已经简要报道过这种色素的提制工艺、理化性质、安全性和着色试验的研究结果[2],尔后又详细报道了玫瑰茄红色素最优提取条件的选择[4]和热效应试验[5]。本文拟报道玫瑰茄红色素对三种金属离子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郭丽娟  陶自荣 《遗传》1981,3(5):18-21
近年来,同工酶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已得 到广泛的重视与应用[8,9,11,12]。一些研究表明, 同工酶可以用于预测杂种优势[3,4]、筛选抗病品 种[2]鉴定远缘杂交种和花药培养获得的花粉 植株[10]。我们对玉米不同材料、未培养与培养 的花药以及花粉植株后代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的表现进行了研究,以便探明过氧化物酶同工 酶在不同材料上的差异;在培养过程中酶的变 化以及与花粉植株后代的遗传学表现之间的关 系。本文将报道上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