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温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其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与地形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开展长白山自然保护区GPP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子研究,对于了解植被生长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光能利用率模型(VP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GPP进行估算,并分析坡度、海拔、气温、降水、总辐射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GPP多年平均值为63~1706 g C·m-2·a-1,GPP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气温是影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GPP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与GPP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研究期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年GPP整体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年均增加值为13 g C·m-2·a-1。年GPP增加的区域占总区域的79.9%,且各植物功能型年GPP增加面积的比例存在差异。年降水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43.2%区域的GPP呈显著负相关,而年均温和年总辐射分别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47.2%和82.4%区域的GPP呈显著正相关。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长白山...  相似文献   
992.
气候变化将会对森林树种结构、空间结构以及林龄结构等产生重大影响,准确预测森林景观演替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不仅能够为科学管理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珍稀物种保护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LANDIS Pro 7.0与LINKAGES模型,模拟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树种在2种不同气候变化情景(RCP4.5和RCP8.5)下未来300年的森林植被演替动态,分析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毛竹、马尾松、猴头杜鹃、长苞铁杉以及杉木的潜在面积分布与景观格局指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显著。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各树种的景观分维度均介于1.03—1.08,保护区内各景观斑块相对简单规则。毛竹、猴头杜鹃和杉木聚集度下降趋势明显而斑块密度显著上升,长苞铁杉随演替进行面积逐渐减少而聚集度相对较高且斑块密度剧增,马尾松斑块密度缓慢增加而聚集度先降后升,随气候变化这些树种的景观完整度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且在RCP8.5气候情景下景观破碎化更严重。而气候变化对阔叶林与柳杉的影响则较小,且阔叶林在演替期间斑块密度下降而聚集度稳中有增,潜在面积分布呈现出良好的...  相似文献   
993.
郝秀东  欧阳绪红  谢世友 《生态学报》2011,31(18):5235-5245
通过对重庆市南川区岩溶山区和石漠化区14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调查和采样,以研究该区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岩溶山区的表土孢粉组合中以乔木花粉为优势,含量为34.38%-63.39%,其次是草本和蕨类植物的孢粉,含量为32.04%-58.18%,灌木花粉含量最小,为6.08%-29.77%,沼生草本也有少量,仅为0.14%,这与当地的现代植被基本相同;(2) 石漠化地区的表土孢粉组合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孢粉占优势,含量为46.40%-76.47%,其次是乔木花粉(主要为马尾松),含量为17.73%-46.84%,灌木花粉含量最小,为5.79%-12.50%,说明其植被退化严重;(3)石漠化区的表土孢粉组合中有很多喜钙性、旱生性、石生性植物,对生态恢复和重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为该区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竹巴笼矮岩羊昼间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中旬至2009年1月中旬和2009年3月至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在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的昼间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矮岩羊的昼间行为活动有明显的节律性,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与矮岩羊昼间取食高峰时间基本一致。取食和卧息是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分别占总观察频次的53.83%和27.76%,频次较少的是站立和移动,分别占总观察频次的9.93%和8.24%,其它行为所占频次最少,只有0.24%,昼间2个取食高峰(9:00-11:00, 17:00-19:00)和1个卧息高峰(11:00-16:00),呈现出取食-休息-取食的规律。Kruskal-Wallis H 检验表明,季节因素对矮岩羊取食(P <0.05)、卧息(P <0.05)和其它行为(P <0.05)所占时间影响显著,而对移动(P >0.05)和站立(P >0.05)行为影响不显著。各年龄段之间其它行为所占的时间比例差异显著(P<0.05),而取食(P>0.05)、移动(P>0.05)、卧息(P>0.05)和站立(P>0.05)所占时间比例差异不显著;对比分析不同性别矮岩羊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差异,雌性的取食、移动和卧息的时间略高于雄性,而站立和其他行为时间低于雄性;Mann-Whitney U 检验对不同性别矮岩羊昼间的各种行为差异进行分析表明:性别因素对矮岩羊昼间时间分配和行为节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5.
1999年及2001年先后在广东省始兴县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采得角蟾科角蟾属标本,经与角蟾属已知种对比,特别是与相似种白颌大角蟾M.lateralis(Anderson)对比,其差异明显,鉴定为广东省新记录——莽山角蟾M.mangshanensis。  相似文献   
996.
Leslie 矩阵在大沙鼠种群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  张大铭 《四川动物》2004,23(2):113-116
2002~2003年通过对精河甘家湖荒漠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沙鼠的实地调查,采用样方面积夹子法、堵洞盗开法、样地捕净法,捕获大沙鼠173只,其中雄94只,雌79只。用胴体重为指标划分年龄。经Leslie矩阵推演,其数量变动表明,近几年该种群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两三年内数量不会有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997.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坡鹿容纳量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宋延龄  李善元 《动物学报》1995,41(3):275-281
以坡鹿采食的植物资源贮量及坡鹿日采食量的方法,估测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坡鹿容纳量,围栏内的坡鹿容纳量是每公顷1.01-1.42只,围栏外每公顷1.40-1.85只,在这一密度下,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种群增长率等于零,为尽快增加种群数量改变坡鹿的濒危状态,应将坡鹿的数量控制在1/2容纳量以内,即围栏内容纳152-213只,围栏外容纳690-909只,应尽快扩大围栏面积并严格控制割取鹿茸的雄鹿比例  相似文献   
998.
在连绵不断的大兴安岭之中,有一块绿色宝地,它就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寒温带针叶林区——呼中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999.
鄂西后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初步探讨了后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特点,结果表明:本区系蕨类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起源十分古老,亚热带成分占居主导地位,温带成分的比例高,组成本区系各成分来源不同,发展极不平衡,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拥有大量属种,显现出复杂性,优势性特色;本区系中国特有种占较大比重,与我国西南区相似率最高,可能处于我国蕨类植物的川东-鄂西特有现象中心,并支持了秦仁昌在中国蕨类植物地理分区中将鄂西划为西南区  相似文献   
1000.
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四川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共计为164种另3亚种,分隶于15目34科(4亚科)。其中家麻雀新疆亚种(Passerdomesticusbactrianus)为四川省鸟类新纪录。文中还对保护区鸟类的区系组成和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