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桶形芋螺和菖蒲芋螺的性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1年 9月和 2 0 0 3年 8月在广东湛江的硇洲岛和 2 0 0 3年 6月在广东阳江的闸坡渔港采集桶形芋螺 (Conus betulinus)和菖蒲芋螺 (Conus vexillum) ,发现两个海区的芋螺雌性个体均发生性畸变 ,性畸变率均为 10 0 % ,但雌 /雄性比仍大于 1.0。两种芋螺的畸变阶段和类型多 ,桶形芋螺有 S3b、S3c、 S4 、S*4 、S5b、S5c,而菖蒲芋螺有 S1 c、S3b、S4 、S*4 、S6 b。 2 0 0 3年 6月在阳江采集的桶形芋螺畸变程度最高 ,种群 RPSI为 5 3.8% ,VDSI高达 4 .9,雌性不育率达 4 4 .0 %。 2 0 0 1年 9月在硇洲岛外海深水区采集的菖蒲芋螺的种群 RPSI虽然只有 14 .7% ,但性畸率为 10 0 % ,VDSI也达 4 .1%。由此可见 ,两种芋螺对有机锡污染均比较敏感 ,而且有个体大、易采集、性畸变率高、畸变阶段跨度大、畸变类型多、畸变特征易于鉴别等特点 ,是中国东南沿海低潮线和潮下带有机锡污染生物监测的理想指示种。如与潮间带有机锡污染指示种疣荔枝螺 (Thaisclavigera)结合起来 ,便可相互补充 ,能更加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近岸海域有机锡污染的现状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苯系物暴露对工人精子染色体的损伤 ,用 4条DNA探针与间期精子核染色体进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 ,同时检测精子 1号、18号染色体数目畸变和 1号染色体结构畸变 (末端缺失与重复 )。作业车间空气中苯的时间加权浓度 (TWA)为 4 2 2 9mg m3,高于国家卫生标准 (6mg m3)。暴露组工人尿粘糠酸 (ttMA)高于对照组。共计数15例暴露组工人 14 4 2 82条精子 ,14例对照组工人 135 937条精子 ,杂交效率为 99 85 %。非整倍体测定结果 :暴露组精子 1号、18号染色体双体率 (分别为 0 0 88%± 0 0 4 1% ,0 0 87%± 0 0 4 9% )显著高于对照组 1号、18号双体率(0 0 4 5 %± 0 0 2 4 % ,0 0 5 3%± 0 0 2 8% ) ;暴露组 1号、18号染色体缺体率分别为 (0 11%± 0 0 5 9% ,0 0 75 %±0 0 35 % )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数值 (0 0 4 8%± 0 0 18% ,0 0 4 5 %± 0 0 2 4 % ) ;而二倍体精子率 ,两组差别无显著性。结构畸变测定结果 :暴露组 1号染色体的末端重复率、末端缺失率 (分别为 0 16 %± 0 0 37% ,0 14 %± 0 0 5 3% )显著高于对照组数值 (分别为 0 0 82 %± 0 0 2 3% ,0 0 6 9%± 0 0 2 8% ) ;暴露组 1号染色体着丝粒重复率及着丝粒缺失率(0 10 %± 0 0 35 % ,0 10 %± 0 0 4 1% )显著性高于对  相似文献   
93.
郭奕斌  龚子鉴 《生物学杂志》2003,20(5):46-48,52
根据自己在制作“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网络课件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一些制作体会,着重介绍如何用FlashMX制作“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的网络型多媒体课件,以及如何使用制作技巧。  相似文献   
94.
两例事故受照者染色体畸变分析及生物剂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玉民  傅宝华  韩林  陈玉浩  赵风玲 《遗传》2002,24(4):417-419
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形和CB微核分析方法,对2000年河南许昌“3.06”^60Co辐射事故1例受照(A)和2000年河南开封“6.26”辐射事故一例过量放射性核素内污染致γ射线照射受照(B)的生物剂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A”和“B”两例受照依据双+环率估算的剂量分别为1.44Gy和0.15Gy,CB微核率估算的剂量分别为1.43Gy和0.22Gy,与用物理方法估算的剂量比较接近,亦与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一致。泊松分布检验证实,“A”偏离泊松分布,受到不均匀照射。提示染色体畸变和CB微核分析是非常可靠的生物计量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95.
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致畸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钱晓薇 《遗传》2004,26(3):337-342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重铬酸钾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重铬酸钾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高于一定浓度后反而呈下降趋势;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均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大;重铬酸钾还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且产生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结论是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96.
激光辐照对花生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Nd∶YAG(10 6 0nm)激光辐照花生种子后其M1代的细胞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剂量的YAG(10 6 0nm)激光辐照均能诱发胚芽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在功率密度为 35.84w cm2情况下 ,辐照时间由 3秒增至 8秒 ,畸变率相应由0 .16 %增至 0 .53% ,染色体畸变类型也随之增加。 8秒处理后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中 ,中期提早分离、数目变异、粘连、不均等分裂、多极分裂、核向细胞质突起等类型 ,在 3秒处理中均无出现。且根据种子萌发和生长情况 ,35.84w cm2 × 8s处理已达到致死剂量激光辐照对花生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97.
动物细胞系的染色体组型与遗传变异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建立国内首家犬,猫,猴,鼠传代细胞库,即7种动物肾细胞系(F-81,CRFK,MDCK,Vero,Vero-2,MA-104,BHK-21)的种子库和工作库的基础上,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型,G带核型,染色体数目变异率,结构畸变率分析,了解7种细胞系传代培养不同代次的染色体变异情况,以相应的细胞株皮下接种褐 形成肿瘤实验,软琼脂细胞克隆一苦恼经与植物凝集素作用下细胞凝集实验为对照,筛选出无致癌/致瘤性,符合细胞遗传学要求,无传染因子污染的细胞系(F-81,CRFK,Vero,Vero-2)或极低致癌性的MDCK细胞系用于制苗,发现肿瘤细胞系高变异率株可在裸鼠体内快速选育成功,细胞系染色体遗传特征决定致性质并具有种属特异性,得到一些100%成瘤和100%不成瘤的细胞株并了与染色体组型的关系,对于肿瘤的发病机理及实验治疗,都是非常好的模型,一些细胞系不仅成瘤而且还可转移(致恶性横纹肌样瘤的BHK-21和Vero 细胞株),其他致瘤细胞株只成瘤不转移或不明显转移。  相似文献   
98.
脉冲电磁场对家猪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方东  徐柳  王子淑  王喜忠 《动物学研究》2001,22(2):89-92,T001
以家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研究了脉冲电磁场(pul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简称PEMFS)树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实验发现,100和200kHz的PEMFs对家猪的淋巴细胞照射培养12,24,48h后,染色体畸变(包括非整倍体,染色体断裂等)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6%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和42%的间隙发生在家猪常见染色体脆性位点部位,同时, 经100kHz和200kHz的PEMFs照射48h后,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PEMFS能诱导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99.
Wang G  Huang CH  Zhao Y  Cai L  Wang Y  Xiu SJ  Jiang ZW  Yang S  Zhao T  Huang W  Gu JR 《Cell research》2000,10(4):311-323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pathology underly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we used 41 highly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o examine 55 HCC and corresponding non-tumor liver tissues on chromosome 9,16 and 17.Loss-of-heterozygosity(LOH) is observed with high frequency on chromosomal region 17p13(36k/55,65%),9q21-p23(28/55,51%),16q21-23(27/55,49%) in tumors.Meanwhile,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is rarely found in these microsatellite loci.Direct sequencing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tentative mutation of tumor wuppressor genes in these regions:p53,MTS1/p16,and CDH1/E-cadherin.Wihin exon 5-9 of p53 gene,14 out of 55 HCC specimens(24%) have somatic mutations,and nucleotide deletion of this gene is reported in HCC for the first time.Mutation in MTS1/p16 is found only in one tumor case.We do not find mutations in CDH1/E-cadherin.Furthermore,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s present between p53 gene mutation and loss of chromosome region 16q21-q23 and 9p21-p23,which indicates that synergism between p53 inactivation and deletion of 16q21-q23 and 9p21-p23 may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CC.  相似文献   
100.
SO2水合物诱发蚕豆(Vicia faba)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仪慧兰  姜林 《生态学报》2007,27(6):2318-2324
以蚕豆为材料,研究SO2水合物-亚硫酸钠与亚硫酸氢钠混合液(3∶1,mmol·L^-1/mmol·L^-1)对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效应。结果表明:SO2水合物处理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遗传不稳定,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使非整倍体和染色体结构异常明显增加。中期染色体出现了缺失、断片、环(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环)、易位、双着丝粒等异常;在细胞分裂后期出现了滞后染色体、桥和断片等异常。研究结果表明,SO2是DNA分子断裂剂、非整倍体诱变剂,能够破坏生物细胞的基因组稳定性,是一种具有遗传毒性的环境诱变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