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用焦锑酸钾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枇杷幼叶细胞内 Ca2 水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枇杷幼叶细胞未经低温处理时 ,Ca2 定位分布的沉淀颗粒大量出现在细胞壁、细胞间隙、质膜和液泡 ;叶绿体、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也有一些 Ca2 沉淀颗粒分布。枇杷幼叶经 44h、4℃低温处理后 ,在质膜和液泡膜上 Ca2 的沉淀增多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Ca2 水平增加。不抗寒品种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可见核孔开口较大 ,有时可观察到核内容物外漏。抗寒品种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核孔未见明显开口 ,叶绿体中类囊体不形成基粒 ,少数片层结合重叠后伸展在整个叶绿体中。而不抗寒品种类囊体则堆积形成明显的颗粒状基粒 ,类囊体片层数量较多。在 2个叶绿体之间还常可见到线粒体紧夹其间 ,但线粒体的内膜模糊不清。不抗寒品种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也较多见 ,内膜系统比较发达 ,但低温胁迫条件下膜系统易受破坏 ,膜结构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92.
按现行中学生物学大纲规定的课时安排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第一册 (上 )关于绿色开花植物开花结果的教学进度 ,正值深秋时节。笔者经过多年摸索发现 :枇杷和蓖麻这两种植物的花 ,是研究“花的结构”比较理想的实验材料。1 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枇杷又名卢橘 ,蔷薇科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枇杷虽然是亚热带以南地区的果树 ,但我国温带以北的非高寒地区都有栽培 ,南方作为大宗水果发展 ,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而北方多作为优良绿化树种或药材栽培 ,一般都能正常开花。枇杷还是养蜂业重要的蜜源植物。枇杷开花期从 10月…  相似文献   
93.
侯江  刘立民 《化石》2007,(4):15-17
贾兰坡、卞美年这对老友、地质调查所早期同道、周口店遗址第一批研究人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发现者,上个世纪80年代初,相聚北京又到重庆以后,由时任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和北碚区文星湾两地)的副馆长方其仁陪同,于上午驱车来到北碚文星湾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抗战时期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内迁落脚之地。贾兰坡时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卞美年曾任职美国大西洋石油公司。贾兰坡与卞美年有着许多珍贵的同时。同时进入地质调…  相似文献   
94.
枇杷种子的脱水敏感性与膜脂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枇杷种子不耐贮藏,属于脱水敏感的种子。在干燥脱水过程中,子叶和胚轴的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不断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及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不断增加,种子活力逐渐降低。外源0.05~0.25mmol/L的抗坏血酸(ASA),0.05~0.25mmol/L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0.05~0.5mmol/L的Ca^2+处理能有效地增强种胚防御过氧化的能力,缓解氧自由  相似文献   
95.
枇杷花三萜皂甙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花的乙醚、乙酸乙酯部分得到皂甙类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出化合物分别是熊果酸、齐墩果酸(urosolicacid,oleanolicacid)。该植物中成分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6.
枇杷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度、pH、几种还原剂对枇杷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作用底物,该酶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3,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钠等还原剂对该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背景】橘小实蝇是水果国际贸易中被关注的有害生物。枇杷为福建名优水果,同时福建为橘小实蝇疫区,枇杷橘小实蝇的检疫处理技术是保证枇杷出口的关键环节。【方法】对人工接入枇杷果实中的橘小实蝇卵和幼虫的低温感受性、小规模处理和大规模处理及低温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橘小实蝇2—3龄幼虫混合虫态最耐受低温;1.5℃下处理12d,可完全杀死枇杷果实中的橘小实蝇,并且低温处理对枇杷果实无损伤。【结论与意义】低温可用于枇杷内橘小实蝇的检疫处理。  相似文献   
98.
枇杷幼果PLD和LOX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年生枇杷品种‘早钟6号’(Eriobotrya japonica‘Zaozhong No.6’)容器嫁接苗为试材,于0℃、-1℃、-3℃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探讨枇杷幼果细胞膜磷脂及相关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在不同温度胁迫过程中,枇杷幼果磷脂酶D(PLD,EC 3.1.4.4)和脂氧合酶(LOX,EC 1.13.11.12)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质膜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肌醇(PI)含量因逐渐被降解而呈下降趋势,磷脂酸(PA)含量出现积累、增加,而膜结合Ca2+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温度的降低,枇杷幼果细胞PLD和LOX活性增幅加大,从而加速了膜PC和PI的降解和PA的积累。低温胁迫过程中幼果细胞膜PC含量的降幅大于PI,膜结合Ca2+含量的变化与PLD和LOX活性变化呈负相关。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细胞膜结合Ca2+含量的减少诱导了膜脂降解酶PLD和LOX活性的提高,并导致膜结构稳定性下降,加剧了低温胁迫对膜脂的降解和脂质过氧化伤害,其中尤以-3℃胁迫处理4~6 h对幼果细胞质膜的伤害最严重。表明低温胁迫下Ca2+·Ca M信使系统可能参与枇杷幼果细胞膜PLD和LOX活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99.
盘单毛孢属与五隔盘单毛孢属的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育新  韦刚等 《菌物系统》2002,21(4):503-510
盘单毛孢属的7个新种与五隔盘单毛孢属的1个新种被报道,它们是鱼尾葵盘单毛孢,苏铁盘单毛孢,杜英盘单毛孢,藤黄盘单毛孢,毛状盘单毛孢,圆柏盘单毛孢,萨拉卡棕盘单毛孢及枇杷五隔盘单毛孢。  相似文献   
100.
枇杷害虫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枇杷发生常见害虫约35种。叶部主要害虫有枇杷瘤蛾、苹掌舟蛾,在6-8月份发生为害叶片;果实主要害虫有燕灰蝶、长卷蛾,在3-5月份发生为害果实。研究应用90%万灵WP和10%吡虫灵WP防治低龄瘤蛾幼虫,效果分别为92.61%和90.34%;采用喷5%齐螨素结合套袋(牛皮纸)保果能有效控制果蛀虫的为害,防效为9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