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1.
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根系吸水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测获得根重密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基础上,运用土壤水分运动方程及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得到干旱沙区不同水分处理下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根系吸水速率和蒸腾强度.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系吸水速率与土壤剖面含水量和根重密度密切相关.苜蓿地水分消耗规律在分枝期以棵间蒸发为主,在开花期和结实期以植株蒸腾为主.建立了干旱沙区紫花苜蓿根系吸水模型,经回归分析得到模型中的各个参数,通过对回归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模型的相关性较好(R2=0.890,p<0.05);另外从模型验证的结果看,土壤剖面含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说明本文提出的根系吸水模型其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92.
2010年5月8日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采集到小地兔(Pygeretmus pumilio)1只,为该地的首次纪录。本文对其形态特征及生境进行了描述。这一发现对研究该区域啮齿类动物系统发育与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整体染色透明法对黄连木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连木雄花有4~5枚雄蕊,每花药具4个花粉囊,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2~3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正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少量的二分体.成熟的花粉粒为2-细胞型,球形或近球形,具2~4个萌发孔.雌花单子房,1室,1胚珠,单或双珠被,厚珠心,胚珠倒生,胚囊发育为蓼型.  相似文献   
94.
正物种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问题。野生动物资源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其生态服务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更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标志(Hoffmann et al.,2010;Scheffers et al.,2012;魏辅文等,2014)。然而,由于全球人口爆炸性增长、环境变化和过度利用,当前物种灭绝的速率比历史背景灭绝率高100-  相似文献   
95.
食土行为广泛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中,关于灵长类的食土行为有很多功能性的假说,包括补充矿物质、有毒物质吸附、抗腹泻、抗体内寄生虫感染及肠胃酸性中和等假说。为了解秦岭川金丝猴取食黏土的影响因子和功能假说,于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采用扫描观察法和瞬时记录法收集食性数据,记录取食黏土个体的性别年龄及取食位置,并采集秦岭川金丝猴取食的黏土和对照黏土样品。于2016年07月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样品的pH值。食性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个体,从1岁的婴幼猴到成年个体都存在取食黏土的行为;秦岭川金丝猴取食黏土的pH显著高于对照样品的pH值。因此,本研究结果与肠胃酸性中和假说更为契合,秦岭川金丝猴取食偏碱性的黏土,有利于中和取食大量芽和叶摄入的酸性物质。  相似文献   
96.
秦岭川金丝猴长时间携带死婴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例秦岭川金丝猴死婴被其母亲和近亲未成年雌猴长时间携带行为。携带者的行为除正常婴猴中常见的检视、嗅吻、理毛行为外,还有嘴叼和手抓携带行为,后者是正常婴猴携带行为中未曾见到过的。对于树栖生活为主的川金丝猴,与正常婴猴相比,死婴的携带更加困难,母亲对死婴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婴猴的母爱和照料能力。本文对死婴携带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
以从日本引进的苹果新品种斗南为试验材料,根据保守氨基酸序列"FTQQYQ"和"anti-1/WⅠPNV"设计苹果自交不亲和基因引物,P1:5′-TTTACGCAGCAATATCAG-3′;P2:5′-ACGTTCGGCCAAATA/CATT-3′。利用PCR-RFLP分析和目的片段测序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苹果自交不亲和基因-S33,其片段长度为348bp,包括P1、C2区和HV(含147bp的Intron)区。  相似文献   
98.
2016年5—10月,采用"V"形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种群分布、数量进行调查,初步探讨林场内猴群的社会结构。通过持续跟踪观察,发现猴群共2处,证实一雄多雌单元(OMU)15个,全雄单元(AMU)1个,能区分不同个体137只。AMU有8只个体,OMU平均大小为8.6只,其中,成年占40%、青少年占48%、婴幼猴占12%。成年雌雄的比例为2.40∶1,成年与青少年的比例为1∶1.22,且主要分布于林场南部的东碾道-秦岭村-光头山区域。与秦岭其他种群相比,虽OMU大小基本一致,但成年雌雄的比例却低于其他种群,造成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次调查不仅摸清了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川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分布与社会结构,且为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圈养川金丝猴的饲养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
2013年8至12月,对陕西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及其社会结构进行调查,并估测该物种栖息环境的偏好性。通过在预先选取的样区域内采用"V"型路线调查法调查,发现该区域生活12群,共有460—500只野生猕猴。结合对其中5个猴群长时间的持续跟踪观察,统计得出成年个体占45.93%,未成年个体占34.45%,幼仔占19.61%,成年与未成年比例为1.33,成年雄雌的比例为0.36。并证实猕猴倾向于选择海拔700—1600m裸露的悬崖峭壁、平缓山坡农田带上缘、灌丛-森林带和半山中部及以上区域的阔叶林带下缘活动。  相似文献   
100.
婴幼儿阶段是个体发育的第一个阶段,也是与其照顾者相互作用最为重要的阶段。对个体早期发育阶段行为偏侧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大脑两半球功能偏侧的形成和调控机制,在大脑功能偏侧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梳理了非人灵长类早期发育阶段所涉及到的3种主要偏侧行为(包括肢体偏好、吸乳偏好和头部转向偏好)以及影响个体偏侧行为的多个潜在影响因子和相关假说,全文以人类相关研究为起点,引出非人灵长类研究现状,以深入了解两者在行为偏侧研究中的异同,为非人灵长类早期发育阶段行为偏侧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