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筛选分离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优势菌种对开展多环芳烃污染生态系统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焦化厂周围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为菌源,经过富集培养驯化和平板分离,获得11株能降解多环芳烃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比对对菌株进行鉴定,筛选出3株PAHs高效降解菌,分别命名为DJ-3、DJ-8、DJ-10。经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DJ-3为假单胞菌属、DJ-8为克雷伯氏菌属、DJ-10为芽孢杆菌属。对菌株降解能力的研究表明,3株菌(DJ-3、DJ-8、DJ-10)培养7 d后对混合多环芳烃中菲(200 mg·L-1)、芘(200 mg·L-1)和萘(160 mg·L-1)的降解率分别为48.9%~65.9%、38.9%~43.1%和57.6%~64.9%。3株菌对多环芳烃混合样品(1200 mg·L-1)的降解率分别为49.1%、44.5%、53.9%,远高于其他8株筛选菌,为PAHs高效降解菌株。3种菌株两两之间和三者组合均无拮抗关系。研究结果将为构建高效的多环芳烃降解菌群、提高多环芳烃原位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根据2016—2017年在山东近海进行的四个季节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和胃含物分析数据, 应用分类树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法等, 研究了该海域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黄鮟鱇(Lophius litulon)和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3种主要底层鱼类的食物组成及其营养-空间二维生态位的重叠情况, 并分析环境因素对其摄食习性的影响, 旨在为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基础资料。研究发现, 这3种底层鱼类均主要以虾类和鱼类为食, 属于底栖动物食性。3种鱼类的摄食习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可以通过构建分类树将其进行区分。通过CCA分析发现, 这3种鱼类的摄食习性受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 其中高眼鲽的摄食习性主要与其体长有关, 随着体长的增加, 高眼鲽会摄食更多的鱼类和虾类; 小眼绿鳍鱼的摄食主要与季节有关, 不同季节小眼绿鳍鱼摄食鱼类和虾类的比例不同; 而黄鮟鱇的摄食主要受空间分布的影响, 高纬度的黄鮟鱇摄食更多的虾类, 而随着经度的增加, 黄鮟鱇会摄食更多的鱼类。黄鮟鱇的营养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最高, 而其余两种鱼的营养和空间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小。山东近海这3种鱼类的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都较高, 但是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小,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它们之间的种间竞争。  相似文献   
4.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R(SNase R)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 A)的一种类似物,具有与SNaseA相同的酶活性,与SNase A唯一不同之处是在N端多出6个氨基酸残基。为了得到完整的SNase基因并使其在E.Coli中表达,我们利用单链U模板—单引物突变法,将为6个额外氨基酸残基编码的18个氨基酸残基删除,其突变率可达90%。进而,完整的SNase A基因被重组入表达载体pBV221。细菌表达产物的PAGE分析结果指出,SNase A在E.coli中得到高效表达。与此同时,我们利用两个不同的引物在单链U模板上同时介导两种不同类型的突变(片段缺失、碱基取代)其突变率可达83%以上,这为进行多种类型的高效突变提供一个有用的方法。本文也对影响突变率的某些实验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篇文章报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A的克隆和在温控启动子PRPL调控下在E.Coli中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核酸酶A的含量可占E.Coli细胞总蛋白含量的60%。经有效的增溶和复性处理后,重组酶具有与天然酶相同的活力;N-末端氨基酸分析的结果指出,fMet在转译后被加工去除;对重组SNaseA在构象上的同一性也通过Phenyl—Su—perose疏水柱层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利军  蒋锦昌 《昆虫学报》1992,35(4):422-427
黑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的发声膜依次由上表面、蜡层、横向几丁质纤维层(H-CFL)、纵-横向和纵向纤丝层(V-HFL和VFL)、真皮层、类脂质层、腊层和下表面组成,具有适合于发声功能的结构特性,而明显区别于其他昆虫的一般角质板.上表面为直径约0.28—0.4μm的纤维网状结构,具有保护功能;但其边缘为直径约2.7μm的拱形纤维束和高约4μm的两棘突起的组合结构,具有加固和弹性阻尼功能.下表面是由直径约8μm的纤维束骨架伸延和交织成直径约0.7—1.0μm的纤维网状结构,具有支撑和保护功能.H-CFL通常为28层,而肋间膜逐渐变薄,凹端约为6层,形成适合于长肋阻尼振动的刚-柔结构.长肋加厚段由H-CFL的片层伸延、加密和增厚而成的几丁质体,共腹端形成适合于阻尼振动的弧形“关节”状节构.每条长肋上方的短肋是由两侧间膜的H-CFL,V-HFL和VFL伸延和交织而成的加厚几丁质体,具有阻尼功能的质量块.  相似文献   
7.
按定义癌细胞是多细胞生物体中行为不受正常细胞调控机理控制的异常细胞。最近的研究戏剧性地表明,使细胞发生癌变的方法之一是激活细胞的致癌基因--这种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多少是失活的,但在肿瘤细胞中看来已发生改变或被激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个美国人WiIson和Jones提出证据证明化学致癌剂的作用之一可能是干扰了使致癌基因及其它细胞基因置于正常控制之下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将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基因的质粒pFOG405转化到大肠杆菌SE6004中,获得分泌表达的SNase,在该酶的测活体系中,观察到激活剂Ca~(2+)与底物DNA微弱结合,引起底物DNA的UV光谱在260nm附近明显下降。在Ca~(2+)浓度为10mM时,底物DNA紫外区CD光谱在270—280nm和210—230nm处〔θ〕值减少,〔θ〕值为零的点从260nm移至257nm。这一结果表明,Ca~(2+)与底物DNA在缺少SNase的情况下仍能结合,引起DNA分子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8日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采集到小地兔(Pygeretmus pumilio)1只,为该地的首次纪录。本文对其形态特征及生境进行了描述。这一发现对研究该区域啮齿类动物系统发育与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基因的质粒pFOG405转化到大肠杆菌SE6004中,获得分泌表达的SNase,在该酶的测活体系中,观察到激活剂Ca~(2+)与底物DNA微弱结合,引起底物DNA的UV光谱在260nm附近明显下降。在Ca~(2+)浓度为10mM时,底物DNA紫外区CD光谱在270—280nm和210—230nm处〔θ〕值减少,〔θ〕值为零的点从260nm移至257nm。这一结果表明,Ca~(2+)与底物DNA在缺少SNase的情况下仍能结合,引起DNA分子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