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研究Ca2+转运通路对金雀异黄酮舒张大鼠脑血管作用的影响。方法:75只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由二甲亚砜、金雀异黄酮和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47处理基底动脉及Willis环血管。每组大鼠进一步划分成5个亚组,每个亚组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外Ca2+处理,分为:0、0.6、1.2、1.8和3.6 m M Ca2+组。5-羟色胺诱导血管收缩。测定大鼠基底动脉管壁厚度与官腔周长的比值;荧光成像分析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内Ca2+浓度;免疫印迹分析检测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蛋白质磷酸酶催化亚基1(PP1),肌凝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基1(MYPT1)的表达来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Ca2+敏感性。结果:金雀异黄酮和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47显著降低大鼠基底动脉管壁厚度与官腔周长的比值(P0.01),Ca2+内流(P0.01,P0.05)及MLCK的表达(P0.01);增加PP1和MYPT1的表达(P0.01)。细胞外Ca2+与金雀异黄酮及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47有协同效应。硝苯地平和毒胡萝卜素可废除该效应。结论:低细胞外Ca2+水平增强了金雀异黄酮和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47的血管舒张作用。L型电压门控Ca2+通道(L-VGCC)和肌浆网Ca2+库(SR)参与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92.
目的确定上海地区成人雌马酚代谢表型及雌马酚的生理范围;把握由于大豆异黄酮负荷而产生的雌马酚产生者比例;调查雌马酚表型和食物摄取频率及有关激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现状调查方法,筛选出172名居住在上海市区健康成年男女。填写问卷获得研究对象日常饮食频率,检测研究对象血清获得血液激素浓度,采用HPLC法分析负荷大豆异黄酮前后尿中雌马酚等大豆异黄酮24 h排泄量,统计产雌马酚者比例及其与摄食频率和激素的关系。结果负荷前雌马酚生理范围0~33.74μmol/24 h,产雌马酚者比例为30.2%,负荷大豆异黄酮后比例提高至53.5%。产雌马酚者与非产雌马酚者之间日常食品摄取频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Eq者血中游离雌二醇的浓度较非产Eq者低(P<0.05)。结论在通常膳食条件下,约有1/3上海成人尿液中能检测到雌马酚,但负荷大豆异黄酮后,约有1/2能产生雌马酚。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SI)对前列腺增生大鼠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丙酸睾酮诱导雄性SD大鼠前列腺增生,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3个大豆异黄酮剂量组,分别灌胃SI 60、120、240 mg/(kg.d),28 d后,光镜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同时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前列腺腺体、间质的形态计量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前列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各剂量大豆异黄酮均可降低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湿重、指数及体积,降低上皮细胞高度、腺体面积、腺体相对总体积、单位体积内腺体平均直径、平均体积、平均表面积和间质相对总体积,提高腺体数目、腺体数密度、腺体表面积/腺体体积和腺体平均曲率。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为确定粉葛的最佳采收时期及各部位的应用价值,探索粉葛主要营养物质与异黄酮成分的积累规律及相关关系,该研究以广西藤县粉葛为材料,采用测试盒法、酶重量法、索氏抽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生理生化技术,测定了成熟期不同部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及不同生长时期粉葛块根主要营养物质、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并分析了各营养物质与异黄酮成分积累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在成熟期,粉葛不同部位的染料木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叶片的大豆苷元含量显著小于中藤,根头和藤的总异黄酮、葛根素、大豆苷的含量显著大于叶片和块根,并且根头和藤的葛根素含量均超过1.00%。(2)不同生长时期,粉葛的淀粉、多糖、粗蛋白、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在11月和12月达到最大,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积累在12月最小,可溶性膳食纤维在8月和12月的积累量最大,总异黄酮和葛根素在8月和9月的积累量最大。(3)总异黄酮、葛根素的积累与淀粉、多糖的积累呈显著负相关,总异黄酮、葛根素的积累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积累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结果认为:粉葛的根头、藤蔓含有丰富的总异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具有很好的药用开发价值;粉葛药用的最佳采收期为8月和9月,粉葛食用的最佳采收期为...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S)-雌马酚对人体肠道菌群的体外调控作用和人体肠道菌群对(S)-雌马酚的代谢衍生作用。[方法]采用人体肠道菌群体外批量发酵、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质谱等检测(S)-雌马酚与人体肠道菌群体外相互作用。[结果]体外添加(S)-雌马酚对总体人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产量影响不明显。添加0.45 mmol/L (S)-雌马酚组与对照组相比,未检测到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的细菌;添加0.90 mmol/L (S)-雌马酚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了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等条件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减少了潜在益生菌粪球菌属(Coprococcus)的比例。代谢分析发现,发酵培养液中(S)-雌马酚的浓度降低了约15%−30%,推测可能被微生物进一步降解或衍生修饰。[结论]从体外调控肠道菌群的角度判断,0.45 mmol/L (S)-雌马酚相对较安全,而0.90 mmol/L (S)-雌马酚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S)-雌马酚可以被人体肠道菌群进一步代谢,其特定代谢产物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体内生物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
异黄酮是野葛(Pueraria lobata)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而异黄酮合酶(IFS)是催化异黄酮生物合成的第一步关键酶,尽管野葛的IFS基因已被分离,但其功能还未得到任何验证。本研究以中国安徽省郎溪县的野葛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到野葛IFS基因,命名为PlIFS,PlIFS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566 bp,编码521个氨基酸,将该基因克隆到GAL1启动子控制下的酵母表达载体pESC-TRP上,得到重组质粒pESC-TRP-PlIFS,通过LiAc/ssDNA/PEG方法将其转化进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WAT11中进行异源表达,并在酵母体内对其活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PlIFS能催化甘草素生成大豆苷元,表现出异黄酮合酶活性特征。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PlIFS基因主要在野葛的根中表达,这与活性物质异黄酮主要在野葛根中的积累模式一致。  相似文献   
97.
代表性大豆种质异黄酮主要组分含量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检测方法,对100份不同来源的代表性大豆种质进行异黄酮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大豆种质中主要含有6种异黄酮组分,分别为黄豆苷(D)、黄豆黄苷(GL)、染料木苷(G)、丙二酰基黄豆苷(MD)、丙二酰基黄豆黄苷(MGL)和丙二酰基染料木苷(MG),且异黄酮含量在不同生态区间和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丰富;南方产区大豆品种的异黄酮总含量最高(2465.48ug/g),黄淮大豆产区次之(2308.48ug/g),北方大豆产区最低(1705.89ug/g);6 种主要异黄酮组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3.44%~52.03%。相关分析表明异黄酮总含量与各主要组分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 = -0.323**)。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高异黄酮含量的大豆种质2份,分别为平顶黑豆(4459.91 ug/g)和PI-567479(4073.95 ug/g),低异黄酮含量的大豆种质2份,分别为茶色豆(857.74 ug/g)和牡丰1号(922.82 ug/g),可以用于大豆异黄酮育种或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98.
采用 Design-Expert 软件中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响应面分析方法对β-葡萄糖苷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的4个主要因素(水解温度、水解时间、pH 以及加酶量)进行优化。方差分析发现,影响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最主要的因素有温度、水解时间和 pH。对各因素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最佳实验条件分别为:温度46.2℃,反应时间94 min,pH 5.1,酶量61单位,此时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达到0.096 g·L-1,比优化前提高了22%。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两种大豆异黄酮主要成分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和大豆苷元(daidzein,DAI)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信号途径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MCF-7细胞的PPARγ表达情况,PPARγ介导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大豆异黄酮和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对MCF-7细胞PPARγ的激活作用,MCF-7细胞分别经8×10-5mol/L GEN、DAI和1×10-5mol/L的ROS单独或联合1×10-5mol/L的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联合处理24、48和72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MCF-7细胞存在有PPARγ表达,GEN、DAI呈剂量依赖性增强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且这种作用可被GW9662明显阻断;GEN、DAI和ROS呈时间依赖性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P<0.05),而GW9662可以显著削弱GEN、DAI和ROS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通过激活乳腺癌MCF-7细胞的PPARγ信号途径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00.
蔗糖和光对三裂叶野葛毛状根生长及次生物质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蔗糖浓度和光对固体培养的三裂叶野葛毛状根生长及其总异黄酮和葛根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分别添加1%、3%、5%、7%和9%蔗糖的MS固体培养基中,3%蔗糖能促进三裂叶野葛毛状根的生长及其异黄酮类化合物和葛根素的积累;培养20d后,其生物量达到0.48g(DW,干重)/瓶,总异黄酮和葛根素含量分别为25.44mg/g(DW)和11.64mg/g(DW)。与添加3%蔗糖的MS培养基培养的三裂叶野葛毛状根相比,含5%蔗糖的培养基培养的毛状根干重增殖倍数提高了7.0%,而含1%、7%和9%蔗糖的培养基培养的毛状根干重增殖倍数分别下降62.4%、42.8%和65.3%;其总异黄酮含量分别降低574%、13%和33.4%,葛根素含量分别下降47.9%、15.8%和35.1%,但其毛状根培养物的可溶性糖含量则分别增加了0.52、1.45和1.54倍。暗培养30d的毛状根的生物量达到0.83g(DW)/瓶,分别比蓝光和白光培养的毛状根提高37.1%和23.3%。在蓝光和白光下培养的部分毛状根的表面呈淡绿色;但白光处理的毛状根中总异黄酮含量比蓝光和暗培养处理的分别提高了14.7%和19.2%;蓝光抑制毛状根中葛根素含量的积累,白光和暗培养的毛状根培养物中的葛根素含量分别是蓝光处理的1.61倍和1.5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