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探讨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其入侵中的作用,在高、低海拔的两个样地内,测定了来自云南南部640~2450 m海拔范围的6个种源的紫茎泽兰种群的株高、冠宽、分枝数和高温半致死温度(HSLT).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样地,各种群紫茎泽兰株高、冠宽、分枝数和HSLT(2130 m的哀牢山种群除外)均显著低于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的可塑性指数(0.881~0.975)均较大,而HSLT的可塑性(0.052~0.200)较小.无论在高还是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在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HSLT在种群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其在种群间的差异仍小于其在样地间的差异.在高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分枝数与种源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HSLT与种源海拔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局域适应特征.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均与紫茎泽兰的入侵有关,但前者的作用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92.
采用野外观察、光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入侵皖北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藉此理解该物种入侵适应的结构基础.结果表明:叶的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均较少,具有厚的角质层和长的表皮毛,能起到保水和保护作用;叶片内有发达维管束和束鞘延伸,增加了叶片对光合产物的输导能力,以满足地下营养器官发育的需要.茎具有较强输导和支持能力的结构特征.主根过早停止发育,以适应地下逸生结构发育的需要.加拿大一枝黄花花期、花序结构和未能与本地昆虫建立固定访问关系使部分头状花序不育,成熟花粉粒外有胼胝质包被,有利于花粉传播,其花粉粒属于较为进化的类型;根状茎含较多菊糖,具备成为独立散布体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93.
外来入侵植物粉花月见草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花月见草单花花期1d,整株花期50d左右;单花花粉量达8825个,花粉活力达53.2%,花粉萌发快,萌发率达44.6%,自花授粉;种子小,千粒重0.092g,种子发芽率达85%,萌发时间短,具有休眠机制。三年生株丛结果达1274个,单果种子高达206粒,单株丛种子量2.6×105。种子表面平滑,自然传播以重力为主和风力作用,传播距离在100cm范围内。结果表明:粉花月见草繁殖力、适应力强,易形成单一优势种群,种子小近圆形易形成种子库,人为活动使其远距离传播,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94.
外来生物入侵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对经济、生态和社会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原产于美洲热带至亚热带地区的马缨丹是一种强入侵性杂草,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本文总结了天敌昆虫和致病微生物等天敌资源在马缨丹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天敌资源对马缨丹的控制效能,并对马缨丹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
蚂蚁是分布广泛、种类和数量丰富的社会性昆虫.蚂蚁的传统分类学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分子生物学为蚂蚁的系统学研究提供了新途径.概述了蚂蚁分子系统学在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上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菊科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的繁殖特征及其与入侵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菊科入侵植物.通过实验观察和人工控制套袋等方法,对其花序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自交亲和性、花粉活力、访花昆虫和种子(瘦果)的萌发率等与繁殖相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这些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三叶鬼针草在10-11月开花,单个花序的花期约为5-6天.每小花的花柱基部有圆筒状的蜜腺环绕.单个花序内可自交亲和,自交结实率和花粉活力均较高,其P/O值为1754.12士29.87.主要访花者为灰蝶科(Lycaenidae)、粉蝶科(Pjerjdae)和茧蜂科(Braconidae)昆虫.三叶鬼针草所具有的灵活交配机制是其入侵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三叶鬼针草结实量大、种子产生迅速且适于传播,以及种子萌发范围广和短期快速萌发等特性也增强了其入侵性.  相似文献   
97.
选取林业入侵植物假苍耳(Iva xanthifolia)叶片匀浆体(LSI)和茎匀浆体(SSI)作为生物吸附材料,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Cu^2+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pH值为6.0-7.0,吸附平衡时间为30分钟,处理水体中的Cu^2+浓度应不超过800mg·L^-1。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进行线性拟合,推算出LSI和SSI的饱和吸附率分别为28.68mg·g^-1和13.06mg·g^-1。通过对吸附Cu^2+前后的LSI和SSI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假苍耳参与Cu。’吸附的主要物质是纤维素类和糖类,并且可能是由它们具有的-OH、-CONH2及-C=O等官能团提供结合位点。研究结果显示假苍耳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型重金属生物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98.
对采自华东地区45个居群并移栽于同一生境条件下的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叶表皮和茎横切面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并对叶表皮和茎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居群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CCA分析.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片上、下表皮毛均为单列多细胞型非腺毛,下表皮毛密度高于上表皮;上表皮细胞为多边形且垂周壁平直或波状,下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或多边形且垂周壁较平直或呈波状、浅波状;叶片上表皮几无气孔分布,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气孔器为无规则型,气孔多近圆形;不同居群间表皮毛密度、气孔密度、气孔长度和宽度有显著差异,在较干燥环境下的居群表皮毛密度较大、气孔较小,在较湿润生境下的居群表皮毛较少、气孔较大.茎横切面均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各居群表皮和皮层结构没有明显差异,维管束数目差异明显(8.05~13.39 mm-1);髓部面积百分比也有明显差异(25.7%~49.5%).叶表皮和茎结构特征的可塑性指数存在居群间差异,其中气孔密度的平均可塑性指数最大(0.38),髓部面积百分比的平均可塑性指数最小(0.13).CCA分析结果表明,茎和叶表皮结构特征与土壤湿润度和纬度的关系较大,气孔密度、长度和宽度与土壤湿润度呈正相关,维管束数目、表皮毛密度及髓部面积百分比与土壤湿润度和纬度呈负相关;各居群的分布与分布地的土壤湿润度和纬度的相关性较大.结果显示, 加拿大一枝黄花居群间的形态特征适应性分化利于其入侵不同的生境,而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可保持其个体形态特征上的变异,从而增加其入侵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
飞机草和兰花菊三七光合作用对生长光强的适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测定了干季不同光强下生长的飞机草和兰花菊三七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荧光动力学参数、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LMA),研究了两种植物适应光环境的策略,探讨了其与入侵性的关系.100%光强下,两种植物主要通过降低捕光色素复合体Ⅱ的含量减少光能吸收,提高Pmax增加光能利用维持叶片能量平衡,而它们的热耗散能力并不强,均显著低于其它光强下的值.100%光强下,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是飞机草耗散过剩能量的有效策略,而兰花菊三七可能有其它耗散途径.4.5%光强下仅飞机草能够存活,它通过降低LMA、维持很低的日间热耗散和较高的光合系统Ⅱ非环式电子传递效率适应了弱光环境.推测对强光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入侵植物的共性之一,但这种能力强不一定入侵性大.  相似文献   
100.
海南省新发现的林业外来入侵害虫——水椰八角铁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江华  虞佩玉  张彦周  王小君 《昆虫知识》2003,40(3):286-287,F004
报道了最近发生在海南省东方市华盛顿棕榈 (Washingtoniafilifera)上的林业外来入侵害虫—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nipae(Maulik) ;对其形态特征 ,发生与危害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由于及时采取了适当的根除措施 ,目前该入侵种没发现蔓延、扩散。水椰八角铁甲目前仅有文献报道在马来西亚有分布 ,危害当地的椰树叶和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