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51.
宽口光唇鱼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涪江下游宽口光唇鱼的产卵时间为4—5月,自然产卵水温为17℃—23℃。产卵场位于底质为卵石和砾石的浅水滩,分散产卵,卵弱粘性,金黄色,沉性,卵径1.55—2.11mm,卵膜外径2.27-2.55mm。在水温19.5—21.2℃条件下,胚胎从受精到孵化出膜共历时56h30min,初孵仔鱼全长6.0-6.2mm,肛后长/全长=24.14%,卵黄囊前部为膨大的球形,后部为均匀的棒状。  相似文献   
852.
突唇跳小蜂属全世界已知29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寄生膜翅目的木蜂科Xylocopi-dae、蜜蜂科Apidae和叶舌花蜂科Hylaeidae的幼虫,行多胚生殖。我国过去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从黑龙江伊春采集的突唇跳小蜂属1新种,即锤角突唇跳小蜂,Coelopen-cyrtusclaviger,sp.nov.,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特征图。本文也是突唇跳小蜂属在我国分布的首次记录。模式标本存放在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锤角突唇跳小蜂Coelopencyrtusclaviger,新种(图1~4)标本记录:正模♀,黑龙江伊春(47°42′N,128°54′E),1981-Ⅶ,金丽元,原始记录寄主为落叶松毛虫卵(?),850218;副模4♀♀,同正模。鉴别特征:本种与CoelopencyrtusarenariusErdoes很相似,主要区别是:1)触角棒节长为宽的1.4倍,索节第3~4节上有感觉孔,后者棒节长为宽的2.0倍;索节第3~4节无感觉孔;2)上颚明显长,后者上颚短;3)中足胫节末端、各足跗节第1~4节浅黄白色,第5节褐色,产卵管黑色,后者各足及产卵管均为褐色。  相似文献   
853.
花叶千年木花序梗愈伤组织直接再生花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离体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或外植体直接再生花芽已经在许多草本植物上取得成功[1~7],而就木本植物来说,迄今尚未见到成功的报导。诱导愈伤组织或外植体直接再生花芽所形成的离体培养实验系统将十分有利于研究雌、雄性器官分化和发育所必需的条件[8]和找到所需...  相似文献   
854.
本研究通过几种培养基对鱼籽兰(Chloranthus errectus)外植体培养,选择出了有效的外植体和适合的培养基,并摸索出了有效的移栽和栽培技术,培育出了外植体繁殖的成熟开花植株,为该植物提供了一条新的快速繁殖途径,对同属其它植物的快速繁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55.
志留纪兰多维列世(Llandovery)鲁丹期(Rhuddanian)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残存期和复苏期。志留纪初期冈瓦纳大陆边缘壳相地层稀少,多数地区为沉积间断或笔石相地层,研究底栖壳相生物残存-复苏期的宏演化普遍缺乏理想材料,而华南上扬子区贵州湄潭地区发育了志留纪早期的壳相地层,即五里坡层(鲁丹阶中部)和牛场组(鲁丹阶上部),为探索这一关键地史时期三叶虫动物群宏演化型式及其背景机制提供了依据。贵州湄潭岩坪剖面和高江剖面的五里坡层和牛场组共发现三叶虫7目11科15属(含亚属)17种(含1新种、3未定种),根据其属级分类单元的时空分布规律,将这些三叶虫识别为5种宏演化类型:即减缩幸存型、扩增幸存型、复活幸存型、新生型和死支漫步型。不同类型的属级分类单元在大灭绝中具有不同的宏演化型式,体现出其应对灾变而采取的不同的生存策略。减缩幸存型和复活幸存型是大灭绝后生态系统复苏和再次辐射的主要源泉,它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宏演化进程;新生型的出现则标志着大灭绝后环境的实质性改善,三叶虫的全面复苏也随之到来。  相似文献   
856.
报道了中国夹竹桃科(Apocynaceae)球兰属(Hoya R.Br.)一新记录种:三岛球兰(H.tamdaoensis RoddaT.B.Tran)。该种产于广西那坡县,生于石灰岩常绿阔叶林中。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补充了该种发表时未曾描述的果实和种子特征,并提供图版以方便鉴别。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药用植物园标本馆(GXMG)。  相似文献   
857.
克氏光唇鱼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光唇鱼属的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侧条光唇鱼(Acrossocheilus parallens)线粒体基因(mt 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引物步移和PCR扩增产物测序,获得了克氏光唇鱼(A.kreyenbergii)的mt DNA全序列。结构分析表明,克氏光唇鱼mt DNA为首尾闭合的环状基因,全长16 596 bp,编码37个基因,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和两段非编码区(D-loop和轻链复制起点OL),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A+T偏好和反G偏倚现象。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Ⅰ的起始密码子是GTG,其余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G;终止密码子包括完全的终止密码子TAA(38.46%)和TAG(7.69%),不完全的终止密码子TA(15.38%)和T(38.46%)。在D-loop区的811~837 bp区间发现了一段"TA"短串联重复序列。从蛋白编码基因所包含的信息量、变异位点和变异率看,ND5、ND4、COⅠ和ND2最适合作为光唇鱼属种间系统发育分析的分子标记。采用贝叶斯法利用13个蛋白编码基因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光唇鱼属和白甲鱼属(Onychostoma)的24种鱼类各自没有聚为单系群,相互间不能明确区分。  相似文献   
858.
藏药斑唇马先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大孔树脂柱、Sephadex LH-20柱、反相C18柱等柱层析手段,对斑唇马先蒿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化合物,其1H NMR和13C NMR鉴定结果为木犀草素(luteolin,1)、芹菜素(apigenin,2)、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3)、3,5,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3,5,7-trihydroxy-3’,5’-dimethoxyl flavone,4)、毛蕊花苷(verbascoside,5)、异毛蕊花苷(isoverbascoside,6)、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luteolin-4’-O-β-D-glucoside,7).这7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藏药斑唇马先蓠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9.
为了解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 Thunb.)和无距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 T. Tang et F. T. Wang)的核型,采用根尖压片法对扇脉杓兰和无距虾脊兰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扇脉杓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2,核型公式为2n=2x=22=16m+2sm+2st+2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2L+6M2+12M1+2S,核不对称系数为60.01%,核型分类为2B型;而无距虾脊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0,核型公式为2n=2x=40=28m+10sm+2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0=8L+10M2+16M1+6S,核不对称系数为59.84%,核型分类为2B型;两者核型都较为对称。其中,无距虾脊兰的核型为首次报道。这为扇脉杓兰和无距虾脊兰的进化地位和种质保护提供了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860.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珍稀植物无距虾脊兰ISSR-PCR反应的5个因素(Mg2+、dNTPs、引物、模板DNA和Taq DNA聚合酶)4个水平进行试验,并通过梯度PCR实验确定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最终确定无距虾脊兰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 μL的体系中含3.0 mmol·L-1 Mg2+、0.3 mmol·L-1dNTP、0.4 μmol·L-1引物、2.5 ng·μL-1模板DNA、0.08 U·μL-1 Taq DNA聚合酶以及1×PCR buffe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退火1 min(根据不同引物选择不同的退火温度),72℃延伸1 min,循环40次;72℃延伸10 min;12℃终止反应。该ISSR-PCR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对无距虾脊兰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系统学以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